謝謝您的邀請和提問。“書法中什麼是古法用筆?”我真的有一點沒有弄清楚的,就是到底是“骨法”還是“古法”?這兩種用筆都是書法中最重要的用筆方法,我們還是按照您題目裏邊提出的“古法用筆”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漢字書法一直是在變的,因此用筆也是變化的。我們所説的用筆是具體的起筆、行筆、收筆這樣一個用的方法。但是,起筆、行筆、收筆是用筆的筆法單元過程,這個過程並不代表具體是怎麼樣下筆的。下筆是具體的,有側鋒下筆有露鋒下筆。這兩個具體的筆法主要體現在筆畫的兩端,就是前端和後端,而中間部分呢叫做行筆,主要體現在毛筆是處於順毫狀態,這個規律不論在任何一種書法的變化當中,都是不會改變的。最早的篆書用筆藏鋒露鋒起筆收筆的都有,篆書成熟時期的用筆以《石鼓文》和秦篆即小篆為代表。這一時期的書法用筆主要以藏鋒用筆為主,所以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篆書都是以藏鋒入筆的。
- 柳公權的露鋒入筆,露鋒比藏鋒的書寫速度要快,所以越來越多的書法家喜歡用露鋒入筆的方法
在隸書時代也就是漢代之後,書法有了很大的變化,漢字以隸書為主流,流行了大約400年左右,這一時間的書法用筆是藏鋒和露鋒並行用筆的。這是我們僅僅説到的書法用筆當中的起筆、行筆、收筆。
書法的筆畫和筆法是統一的,因為筆法是為筆畫服務的。沒有任何一個筆法是脱離了筆畫而存在的。
我們今天所説的“古法”用筆實際上跟篆書和隸書的關係不是太大,主要是指的是楷書,行書草書這樣一個書法體系的用筆,也就是二王書法用筆體系。
為什麼説二王的書法用筆體系叫做“古法用筆”而不是隸書和篆書的用筆方法呢?
- 這是南朝王志的《喉痛帖》,王志是王羲之家族的後代,他的筆法一脈承傳了王羲之的魏晉筆法。我們仔細看: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的起筆部位都是露鋒入筆的,沒有像後來的書法家所説的是藏鋒入筆
這是因為從唐代到我們今天為止,我們的書法體系的主流就是楷書,行書,草書,這樣一個體系,篆書和隸書的用筆方法已經不屬於唐代以後主流的書法用筆方法,所以,我們所講的古法用筆,最早也只能把他推到王羲之和鍾繇這樣一個時代了。
那麼王羲之和鍾繇的書法用筆是什麼樣的呢?實際上在唐代之前都沒有具體的總結果,而是在明清之後,對他們的書法用筆有了一些解釋和研究,以至於我們今天的現代人對他們的筆法有了更多的認識和解説。
這樣一來呢,就有了很大的差別,也就是明清時代人對於魏晉時代書法用筆的解説正確,還是我們現代人對魏晉時代書法用筆的解釋正確?到底哪一個説的對?我們要從事實出發,而不是從誰説的早誰就是最正確的。而是,誰説的最正確,誰就是揭示了古法用筆。
- 顏真卿的筆法基本上都是藏鋒和露鋒存並用起筆的
我們首先來看看歷代的書法家是怎麼去解釋所謂“古法用筆”的。
南宋姜夔《續書譜》説過:“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壁坼,此皆後人之論。折釵股者,欲其曲折圓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橫直勻而藏鋒;錐畫沙者,欲其無起止之跡;壁坼者,欲其無佈置之巧。然皆不必若是。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
姜夔總結的顏真卿和張旭他們的用筆方法以及懷素的用筆方法,基本上屬於書法欣賞,跟具體的技術沒有太大的關係。
例如“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還有“印印泥” 説的都是用筆的藏鋒或者用筆的速度,但是這裏邊也有誤解。比如説,是不是所有的筆畫都需要藏鋒?我們去看看顏真卿的書法,未必你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有些筆畫是藏鋒,有些筆畫是露鋒入筆的,因為每一種筆畫,除非他寫的非常圓的起筆部位,一般都可以用露鋒的方法來下筆。
- 請看顏真卿的筆法,每一個筆畫的起筆部位都可以看作是露鋒入筆,當然也可以用藏鋒寫出來
書法到底怎麼樣用筆?我們一直研究的不是很清楚,實際上,書法要按筆畫三段論來研究,才能找到書法用筆的真正的道理和原因。
書寫最好是處於毛筆的順毫狀態。
什麼叫書法的順好狀態呢?就是我們毛筆前進的方向就是拖着毛筆走。我們在寫字的時候,除了起筆和收筆,大多數的筆畫是行筆,行筆這樣一個用筆階段,就是最典型的毛筆的筆毫處於順毫的狀態。
為什麼要露鋒入筆?因為露鋒會顯示出用筆的順毫狀態。也是書寫速度最快的一種方法,我們請看王羲之《蘭亭序》中“一”這個字的入筆就是順毫。
- 這個字的起筆由於它是順毫用筆,沒有折鋒回鋒,就進入了行筆然後收筆,所以感覺非常流暢
為什麼我們一直在強調毛筆要順毫?因為只有順毫的狀態,才能夠寫出飽滿勻稱的筆畫來,也就是我們講的叫做中鋒用筆的效果。如果不是中鋒用筆的效果,那麼寫出來的筆畫就會有偏的現象,就是一邊墨多一邊墨少。這是非常難看的筆畫。所以從古至今,哪怕就是從甲骨文算起,我們都可以説,用筆主要是要把它調整在順毫的狀態,也就是中鋒用筆。
最早歐陽詢提出了《筆法結構36法》,趙孟頫提出“用筆為上”這些都沒有錯,也都是書法的核心問題。
但是沒有具體的涉及到如何去下筆。
漢末文學家書法家蔡邕早在《九勢》中明示:“令筆心常在點化中行。”蔡邕這個説法非常好的解釋了用筆的共同規律,也就是從古至今的一個規律,那就是中鋒用筆,這個沒有錯的。
但是書法發展到了隸書楷書後面的這個階段,包括行書草書這個階段的時候,筆法也就產生了新的許多的變化。
例如在隸書階段,它有蠶頭燕尾的筆法,“蠶頭燕尾”它的用筆,我們講“蠶頭”和“燕尾”這兩個部分,蠶頭是要藏鋒入筆的,而燕尾是要露鋒出筆的。但是在行筆部位,也就是中間部位,仍然是順毫運行的。
到了楷書階段,書法的起筆和收筆部位的變化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這就產生了大量的書法用筆的調整問題,也就是把不順毫變成順毫,在起筆和收筆部位都要產生調鋒問題。
比如説,我們是藏鋒入筆的或者是逆鋒入筆的筆畫,這僅僅是筆畫的起筆,是為了把筆畫前面的頭寫好,把筆畫的頭寫好之後,這叫起筆,然後我們進入行筆,最後是收筆部位。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筆畫。
- 宋徽宗的草書筆法仍然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
我們用筆的問題在哪呢?就是起筆到行筆之間的轉換需要一次“調鋒”,通過調鋒,我們才能從一個角度轉化為另一個角度,行筆部分順利的寫出來。
這個用筆方法和用筆過程,實際上從古至今在實踐上都是這樣來做的。所以古人也經常説,書法的核心是中鋒用筆,中鋒用筆,實際上在起筆、行筆、收筆部位都是中鋒用筆的,只不過我們現代人對他的解釋解釋的過於複雜了。認為有側鋒入筆,有藏鋒入筆,等等。那為什麼我們講起筆和收筆部位都是中鋒用筆呢?因為如果你不是用中鋒用筆,那麼,你就寫不出筆畫的邊緣“造型”,達到寫好起筆的目標。
- 我們請看王羲之《蘭亭序》用筆跟魏碑《始平公造像記》的起筆,都是露鋒入筆的
例如隸書的蠶頭燕尾,還有魏碑的直切,這些筆畫都需要我們起筆之後,通過調鋒來完成行筆,但是在調鋒之前,我們仍然是直接入筆,用中分來寫出來的。
古人所説的中鋒用筆乃“令筆心常在點化中行”,事實上主要指的是行筆部位。而行筆部位也是我們看的最清楚的,在筆畫當中是佔的比例最大的。
但是,筆畫的起筆和收筆部位是比較複雜的,有些是露鋒入筆,有些事藏鋒入筆。大多數情況下,為了把起筆部位的造型寫好,無論我們用的是藏鋒入筆還是露鋒入筆,終究還是要通過調峯再進入行筆,然後再收筆的。這是一個規律性的問題,總的來説,在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裏邊普遍存在這樣一個用筆規律,所以用筆規律總的來説仍然是起筆、行筆、收筆。不同的是在任何一種書體裏邊,起筆部位和收筆部位往往需要做“調鋒”,而行筆部位永遠不需要做“調鋒”。
正因為如此,古人的用筆方法被我們現代人解釋成為“翻絞”和“提按”。
事實上,“翻絞”也好,“提按”也好,其實都是一回事。
- 圖片1歐陽詢的用筆,圖片2是米芾的用筆,圖片3和4是王羲之的用筆。歐陽詢和米芾都是豎式入筆調鋒行筆,入筆是中鋒,調鋒後還是中鋒,這就是提按和翻絞
但是,不同的是,我們往往把“提按”和“翻絞”容易混淆在一起,混淆的重點,就是這麼一點點差距:提按和翻絞以及調鋒是不是一回事兒?
前面我們已經説過了。書法的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部位,只有起筆和收筆部位是存在“調鋒”的,行筆部位不存在調鋒,因為行筆是順毫狀態。
只有起筆和收筆部位的筆豪不一定是順毫狀態,所以要“調鋒”。
而“調鋒”實際上還是要通過“提按”來完成的,而提按也可以叫做是“翻絞”。
所以很多書法理論家,把很多的名詞玩來玩去,玩的都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例如有的書法理論家説,“提按”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才提出來的理論不屬於古法。古法就是“翻絞”,唐代的書法是“提按”,這是區別古今書法用筆的分水嶺。
我覺得這樣的理論已經到了可笑至極的地步。
董其昌在提到提按的時候,他根本沒有説這是他自己的發明,他甚至認為,凡是會寫字的人都知道用筆需要提按。怎麼經過董其昌這麼一個對事實的敍述之後就不是古人的用筆方法了呢?
用筆沒有提按怎麼會產生粗細變化?怎麼會產生轉折?而這些筆畫在隸書時代已經產生了,在篆書時代也有。如果沒有用筆的提按,也就是我們講的調鋒,怎麼會產生“翻絞”?也就是我們所説的調鋒?技法是非常豐富的,但是書法的中鋒用筆從甲骨文到王羲之一直到我們今天仍然是最主要的筆法,這個筆法當然就是古法用筆,而我們所説的古法,大家一定要記清楚是魏晉筆法,而魏晉筆法也是中鋒用筆,這就是用筆的古法。(本文374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