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天坑”概念的提出,源於30年前中國著名岩溶地質學家朱學穩教授與英國學者託尼·奧爾什母合作對四川興文的“大巖灣、小巖灣”進行的地質考察。而天坑理論體系的建立距今不過20多年。“天坑”(Tiankeng)作為喀斯特地區最奇特的負地形地貌,成為繼“峯林”(Fenglin)“峯叢”(Fengcong)之後的又一個來自中國的喀斯特專業術語。
2001年10月,朱學穩首次正式提出了“天坑”的定義,天坑作為一種特殊的地貌景觀,在當時還沒有被學術界廣泛接受。因為有記載的天坑數量尚少且集中在我國西南,很多學者據此堅持認為,天坑只不過是喀斯特漏斗的一個特例。直至2012年,“天坑”作為科學術語正式被收錄於《洞穴百科全書(第二版)》中。
2016年,陝西漢中發現天坑羣,將全球天坑數量由117個增加至171個。由此不僅全球天坑家族進一步壯大,而且天坑的定義也得到了修訂。“天坑”是中文“天坑”的音譯,“是碳酸鹽巖地區由溶洞大廳形成的,口徑和深度不小於百米和(或)容積大於百萬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環繞,且與或曾與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
迄今,全球天坑的數量超過300個,數量超過3個的天坑羣數量有31處。這些已發現的天坑羣中,以廣西大石圍天坑羣最大,它由29個天坑組成,分佈於廣西四大地下河之一的百朗地下河中游,最大的大石圍天坑,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20米,最大深度613米,最小深度378米,天坑容積745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