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金
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同時獲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世界圍棋通史》面世了。該書由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圍棋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何雲波主編,編委會中既有中國圍棋協會現任和前任主席林建超、王汝南等擔任顧問,又有職業棋手王海鈞、李喆等作技術指導,同時還有圍棋文化研究專家陳祖源、張如安及一批博士生參與撰稿,其陣容可謂豪華。
該書考察了中國圍棋的起源、發展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傳播,並將中國、日本、韓國、歐洲等主要國家的圍棋歷史與文化進行比較,以探尋圍棋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社會與文化意義,填補了世界圍棋史書寫的空白,是一部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兼備的“匠心之作”。
以棋為道,開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旅程
擁有着四千年曆史的中國圍棋,已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説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典型象徵。在與他國文化與技藝的交流互動中,中國圍棋不斷向外傳播,以其作為遊戲的趣味性、競技的吸引力、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美學的獨特思想,被廣泛接受,並在世界各國紮下根來。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圍棋逐漸被賦予了嶄新的內涵與意義,正如該書在後記中提到:“四千年,圍棋從遊戲到競技,從簡單到複雜,從中國到世界……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值得總結、回味、思考、提煉的東西。”
該書立足於弘揚中華文化,將圍棋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徵之一,進行跨國跨族跨學科研究,敍述了世界各國圍棋相互浸潤、吸收、促進的過程。在當前全球化時代,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亦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在文化與技藝日益頻繁的交流與互動中,在不斷地模仿、改造、接受中,逐漸推動圍棋文化的前進。
以棋為介,下一場引領圍棋發展的“及時雨”
隨着人工智能的開發、互聯網的普及,圍棋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傳統與現代、科學與人文的交鋒中,傳統圍棋也面臨着一個時代的大變革,值此之際,《世界圍棋通史》的出現可謂正得其時。
該書分為古代、近代、現當代三卷,古代卷充分描述了作為圍棋的中心所在,中國圍棋的起源與發展及日本圍棋的早期模仿;近代隨着日本圍棋的成功轉型,圍棋的中心地逐漸轉向日本,進而傳至歐美等國;現當代,在各國圍棋的交流互動下,圍棋呈現出中日韓三國鼎立之勢,並以東方文化的典型形象在西方國家得到進一步傳播與發展;最終,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迎來了圍棋與人工智能的新時代。
該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一項高雅的圍棋競技運動,剝開其一層層神秘的外衣,生動、形象地將各國的“棋人棋事”呈現在大家的面前。身處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圍棋該如何生存?該書認為,競技與藝術,科學與人文,將並存於豐富多彩的黑白世界,展示了作者敏鋭的思維和智慧的洞見。
以棋為料,烹飪薈萃中外的“文化大餐”
《世界圍棋通史》用學術的話語講述了圍棋在大千世界中的一段段故事,彙集中外素材,用有意義與有意思的完美配方烹飪出了秀色可餐的“美味佳餚”,既能成為圍棋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私房菜”,也將成為專家學者研究圍棋文化的“風向標”。
該書既以世界歷史的發展為依據,又兼顧到圍棋自身的發展規律,注意縱向的研究,上下求索,追根溯源,力圖理清各國圍棋發展的脈絡;又注意橫向的研究,比較各國圍棋發展的特點,研究它們之間彼此的歷史聯繫和互相影響,從而探明各國圍棋文化發展的共性和特點。這種文化與技術的融合、宏觀與微觀的探析、縱向與橫向結合的研究與寫作方法,使本書的論述顯得全面深入,開拓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圍棋史研究的新方向,為各類人羣提供了吸收、瞭解圍棋的營養大餐。
圍棋地理,發現之旅,《世界圍棋通史》開啓了一段探索世界圍棋歷史的新旅程,呈上了一道展示世界各國圍棋風貌的“文化大餐”。這,也正所謂是“風景這邊獨好”。
(《世界圍棋通史》 何雲波主編 湘潭大學出版社出版)
[責編:劉瀚潞]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