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道德經》開篇有云,“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萬事萬物,起初並無名稱,隨着人類認知水平上升,才給萬事萬物造字命名。與一般事物不同,“東南西北”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並非具體事物,並無參考形象,那麼中國古人如何造出對應的文字?甲骨文揭開了古人創造“東南西北”四個字的謎團。

中國先民何時產生“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如今已經不可考證,但藝術源於生活,文字始於現實表達的迫切需求,商周時期普遍需要表達方向,於是“東南西北”四個字陸續出現。就殷墟甲骨文而言,先民給“東南西北”方向的造字和命名過程,實在太有想象力了。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甲骨文中的“東”,有兩種寫法(見下圖1、2),猶如一個竹木編的籠子。

東漢許慎的《説文·東部》中解釋:“從日在木中。”意思是太陽在“木”中,表示太陽剛剛升起,太陽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在《山海經》等記載中,太陽即為金烏,生活在扶桑木上,遠古神話傳説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輪流從東方扶桑神樹上升起,即日升起於木中,這個方向即為東方。

古人看來,東是太陽昇起的方向,引申指向東。除了許慎之外,宋朝鄭樵《通志》也有相似解釋:“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所謂若木,與扶桑樹一樣都是神樹,只是位於西方,太陽降落之處。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不過,甲骨文中的“東”,與其説是樹間的太陽,不如更像一個竹木編的籠子,因此現代很多學者質疑許慎,認為他是根據小篆字形望文生義,並沒有探究出“東”的真實來源。當然,東漢許慎沒有見過甲骨文中的“東”,出現判斷失誤也情有可原。

總之,即便如今甲骨文已經現世,但“東”字究竟有何來源,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通過上圖可見,東字不斷簡化,最終形成了繁體字“東”。“東”與甲骨文“東”相比,儘管依稀還保留了造字之初的印記,但也出現了相當大的變化。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甲骨文中的“東”字來源,儘管如今還存在很多質疑,但普遍認為應與太陽昇起的方向有關。但甲骨文中的“南”字(見下圖1)與“東”字起源不太相同,目前主要有兩種解釋:

一,“南”字像龜甲腹面的形狀,上部的“屮”形是龜類的頭部,下部猶如洞穴。由於龜類居住的洞穴通常朝南,因此古人用“屮”形和洞穴表示南方。

二,“南”字是一種由容器演化而來的鐘形樂器,上部的“屮”形是提紐,下部是器身,由於流行於南方,所以用它來代指南方。學者郭沫若認為,這種樂器是青銅的。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通過對“南”字演變可見,從古至今南字變化不大,即便金文以及小篆字形,雖然相比甲骨文已有不小改變,但大致的輪廓卻還是一樣的。

周朝之後,“南”字已與如今基本一致了。漢代以後,歷經隸變和楷化等階段,“南”字進一步規範,上部“屮”被寫成了“十”字形,而下部則變成了“冂”內加一個“”。

如今現代人穿越到西周,可能會疑惑其他文字,但對“南”字應該非常熟悉。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如果説代表方向的“東”、“南”屬於造字思維1.0的話,那麼“西”就屬於造字思維2.0,中間要拐幾個彎。

甲骨文中的“西”,猶如一個鳥巢,本義指鳥入巢棲息。鳥入巢棲息與西方有何關係?原因很簡單,鳥入巢棲息代表太陽落山,而太陽在西邊落山,因此甲骨文中畫了一個鳥巢代表西方。簡而言之,夕陽落下的時候,鳥紛紛歸巢,所以用西來表示日落的方向。

通過下圖可見,甲骨文、周朝金文的“西”字都是有巢無鳥,小篆則在鳥巢之上加上了一個像鳥形的線條(圖6)。

漢朝之後,中國文字隸變,西字逐漸規範,演化為如今的“西”。但從隸變後的“西”字來看,很難搞清楚古人造“西”的初衷。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先民造出的“西”字,開始是作為“棲”使用,意為“鳥在巢裏棲息”,後來“西”字借為專門表示方位詞以後,人們就又造出一個“棲(或棲)”字來表示“鳥在巢裏棲息”的意思。可見,代表方向的“西”字其實是鳩佔鵲巢。

不過,對於甲骨文、金文中的“西”字,也有學者認為與鳥巢差異較大,應是指竹木編制的器具。無獨有偶,甲骨文中的“東”字,也類似與竹木編制的籠子。如果“東”與“西”這麼解釋的話,無疑會讓人產生這麼一個猜測:我們日常所説的“買賣東西”,其本意是古人以提着“東”與“西”的籠子去買賣,由此產生了物品概念的“東西”?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東、南、西三個屬於象形字,而北屬於會意字,被確定為“北”方的過程的想象力更為豐富。

甲骨文中的“北”非常簡潔,就是二人相背,本意是互相違背或意見相反,“背”字的初文,許慎在《説文解字》中説:“北,乖也。從二人相背”。漢語中的敗北之“北”,是失敗轉身逃亡,將後背留給對手的意思,並非方向性概念,所以才沒有“敗南”、“敗東”、“敗西”之説。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隨着指示方向性用詞的需要,二人相背之北,逐漸演化為北方的概念。由於中國氣候原因,每到冬天一般會颳起北風或西北風,因此建築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享受南方的陽光與温暖,抵禦北方的寒流,於是房屋的後背也就有了“北方”的意思。另外,與房屋坐落朝向差不多的是,古人一般坐北朝南,後背的方向也是北方之意。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綜上,“東”與太陽昇起有關,“南”與烏龜或南方流行樂器有關,東與南造字都直接與方向有所聯繫,而西是借用“鳥在巢裏棲息”,北是借用“二人向背”,與方向沒有直接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東南西北”四個字都始見於甲骨文,但並不代表東南西北方向概念的形成始於商朝。原因很簡單,從黃帝到夏朝,中國發生過很多重大歷史,如果沒有一定方向概念,黃帝戰蚩尤、大禹治水、禹伐三苗、湯武革命等大規模行動根本無法展開。鑑於此,商朝之前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先民可能另有表達方式,甚至已經創造出相關文字,只是如今沒能出土,或出土了我們還沒能辨別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25 字。

轉載請註明: 東南西北四個字的本意,甲骨文揭開謎團,古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