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力量
文|張華榮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題記
01
蜿蜒起伏的山路,走着走着,成片成片在清風裏搖曳的金雞菊突然就驚豔了你的眼。它們精神抖擻,仰着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向你行注目禮,不管雲霧瀰漫,還是烈日炎炎,抑或狂風暴雨。停下腳步,回它們會心一笑。然後蹲下身子置身在這萬頃金黃裏,仿若聽到無數生命的吟唱,帶着夏的熱烈與奔放,帶着生命的從容與倔強。舉目四望,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在遠處巍峨蒼翠的青山映襯下,更彰顯一份生機與活力。一隊人馬徜徉花叢,看它們調皮地牽扯你的衣角,看那耀眼的明媚點亮這個季節,看那萬千婀娜的身影繽紛你的心緒,一份歡愉縈繞心中……這是每年初夏爬山最吸引我的一幕。
金雞菊別名小波斯菊、金錢菊、孔雀菊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耐寒耐旱,適應性極強。每至初夏時節,公園、綠地、山坡、路邊都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二年生的金雞菊,6月初開花,能一直開到10月中旬。記得幾年前走佛頂,彎彎山路初見金雞菊,只是那麼一叢,一簇,一小片,即便這樣,夥伴們也歡喜不已,一路上走走拍拍,留下不少美麗的瞬間。近幾年年年走一次望海石,欣喜地發現,山路邊的金雞菊一年比一年多,有的長在石縫裏,有的開在懸崖邊,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遍佈小路兩側,形成一條詩意浪漫的花徑,如若約了同伴,穿上田園風的長裙,攜手漫步這花徑之中,聽聽花語,聊聊日子,或者就那樣靜坐其中發個小呆,一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定會充盈心間……是誰特意栽種的嗎?一次,我們又議論起這個話題,有知識淵博的夥伴告訴我們,是風把金雞菊的種子帶至這裏,它便生根,發芽,開花,這裏的種子再傳播,再開花,週而復始,這山上的金雞菊越來越多,哦,我這才知道它們自行繁衍的能力這樣強。“不能小看兩粒種子的力量,也許他們日後就能成為一片大森林”,真是這樣。“遍地青葱萬點黃,金雞羣舞欲飛翔。”就是那漫山遍野的金雞菊的寫照。
“敢與驕陽爭豔色,不跟桃李鬥芬芳”。喜愛金雞菊不僅因為它的花,更有它身上的那種精神。不管隨風飄灑至哪裏,貧瘠也好,乾旱也罷,它都能重抖生命的旗幟,狂風吹不倒它,暴雨衝不垮它,它們團結一心,把根深深扎進大地的懷抱。作為一種並不名貴的小花,金雞菊從不自卑,它們仰着自信的笑臉,綻放生命的美麗。這種默默無聞的小花,代表了一種生命的進取與上進。《晉書·祖逖傳》曾記載:“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當你置身於金雞菊的花海,看它們在綠葉的襯托下,猶如萬千金雞搖曳多姿,翩翩起舞,你會情不自禁想到那個聞名遐邇的故事。今天,聞雞起舞的故事依然在激勵很多有報國之志的人勤勉踏實、奮發向上。其實,人不也應該像金雞菊一樣嗎,不管身處怎樣惡劣的環境,都要懷着金雞菊那樣的樂觀與堅強,含笑風雨,努力生長,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就在那一個個破土而出、挑戰環境,華麗綻放的瞬間。
只要有種子,金雞菊便能蓬勃生長,生機一片!
我忽然對一粒金雞菊的種子肅然起敬了。
02
時常有身邊的朋友問我,你是怎麼喜歡上寫作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回眸人生歷程,回望歲月的長河,那些翻騰着的浪花依然晶瑩璀璨。
年少時候的我,受那個時代的侷限,遠沒有今天這樣那樣去發展潛質培養特長的大環境,在一個連課外讀物都嚴重缺乏的年代,培養寫作興趣更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依稀記得,初二的時候,跟級部的另一名同學代表學校到市裏參加作文比賽,那是人生第一次正規的比賽,以寫作的名義,現在想來,當年的那次比賽,在我少年的心田播灑下一粒小小的種子,以至於從那以後,我更加刻意地去積累語言,去閲讀那個年代不多的課外讀物——公社教育組編印的簡易的《作文選》,刊登了一首首我愛不釋手的小詩的《少年報》,還有同學手中相互傳閲的《少年文藝》……
真正讓我心中的種子破土而出的還是師範那段時光。30多年前的1985年,我和許許多多同齡人一起懷揣青春的夢想走進了文登師範。隨着文學在全國範圍的復甦,校園文學的創作也進入蓬勃綻放的新時期,其時就讀八五普一的焦紅軍同學發起的《師範生》文學社裏,一羣對愛好寫作的年輕人聚集一起,交流,探討,成長,提高。我們躍躍欲試地參加新年徵文比賽,我們興致勃勃地看電影寫影評,就像一粒粒種子飄落到一片適合生長的土壤,終於可以汲取養分,紮根萌芽,文登師範的校友、以一篇《賣蟹》獲得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的王潤滋給文學社的創辦寫來了熱情洋溢的鼓勵的話語……正如我在《師範生社憶當年》一文裏所回憶的:“今天的我對文學依然懷有一份深深的熱愛,得益於當年的文學社催發了我心中那顆文學的種子;這麼多年我一直筆耕不輟,把寫作作為人生的一種行走方式,依然是文學社時開始構築自己的小小的詩意棲居的文學價值觀;今天的我能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出版自己的散文集,遇見一批有情懷有温度的人,攜手在文學之路上追夢前行,亦是師範生文學社裏對文學夢想的啓迪與引領,人生,因有夢想而美麗……這一刻,我忽然從果實的涵義中體會到了當年種子的價值。”
是的,文學的種子一旦催發,便會在心田生長,長成一個夢,一束光,點亮人生温暖心靈。
我便在工作之餘,寫自己的生活工作隨筆,後來,在教育在線開了多個帖子,後來,開始在天涯寫博客,再後來,加入膠散……
進入膠散以來,得益於焦紅軍主編的引領與指導,得益於文友們的鼓勵與幫助,我在這個温暖的大家庭收穫着,成長着。一次次採風,讓我們在活動中體驗生活,採擷素材,釀高於生活之蜜;一年一度的《膠東散文年選》和各種膠散黃散選集,也是我們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舞台;膠散黃散每日一文的推出,尤其焦主編的精彩點評,是引領,也是希冀,更有眾文友的點評鼓勵,如春風如暖陽,讓每個人的心温暖亮堂,“一個人可以走得快,而一羣人走,則會走得遠”,你 ,我,我們,就在這種濃郁的文學氛圍裏成長攜手前行……時代的列車滾滾向前,文學創作也面臨着新的機遇與挑戰,在自媒體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大散文這個響亮的名片應運而生,焦主編的傾情評論有如精準把脈,讓文友的心隨着大散文大氣磅礴的文字而律動。尤其是2022年8月,山東省寫作學會在膠東半島連開“山東省寫作學會龍口寫作基地”“山東省寫作學會煙台華鼎寫作基地”“山東省寫作學會煙台寫作基地”三個寫作基地,更是將寫作這一高雅的文事走進了萬萬千千的人民中去。如果説,我們正信步耕耘在散文的百花園,那麼,大散文概念的提出與引領,無疑在這青青芳草地撒下了希望的種子,吹響信念的號角。看,一篇篇文質兼優的大散文正以令人欣喜的勢頭,在膠東大地、黃海之濱,在齊魯散文界掀開新的一頁,譜寫新的篇章,這不是種子的價值與意義麼?
每一個懷揣文學夢想的人,正以手中之筆,謳歌人間真情,抒寫時代精神,寫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懷的文章,是我們散文人的共同追求。
回眸。展望。此刻,炎炎夏日裏正敲擊鍵盤的我,對種子,不論是當年在我心田催發文學夢想的種子,還是膠散黃散百花園裏時時播撒的新的種子,都懷有一份深深的感恩與敬意。
03
從踏上講台那天起,我就與語文解下了不解之緣。幹了一輩子語文教師,語文的苦,語文的累,語文的艱辛,語文的沉醉,怎“辛勤”一詞了得。
特別喜歡潘新和教授的一句話:“點燃學生言語創造激情的最好辦法,是點燃教師自己的言語創造激情;讓學生忘情於寫作的最好辦法,是教師自己忘情於寫作。”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我看來,用熱愛傳遞熱愛——用自己對讀書、對文學的熱愛激發學生對讀書、對文學的熱愛,是最具匠心,最具情懷、最具種子意義的引領吧。
我深知,一個愛讀書的老師才能引領出愛讀書的孩子。多年來,不管擔任哪個年級的語文,都努力奉行一點,以自身的讀書生活告訴孩子們最是書香能致遠。當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上了讀書,當他們閲讀了大量的書,我欣慰,未來的人生之路,即便身處逆境,他們依然會心中有愛,眼中有光。
我更明白課外積累對於語文學習和未來成長的意義。於是常憑藉自己對詩詞的熱愛在課堂上引領學生積累:每節上課前,我會即興根據季節、天氣、節日等讓學生積累兩句相關詩句。如,春光正美,我便寫下“春風吹得人心醉,心醉一樣報春暉”;秋色正濃,“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又送給孩子們;趕上毛主席誕辰日,我會在課堂抽出10分鐘時間進行毛澤東詩詞接龍,以此讓孩子們知道,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那些需要被銘記的人和事,會一直在歷史的天空,永放光芒……儘管每節課只花三五分鐘的時間,可一年下來,我想,每個孩子都會受益的,這些具有生命力和哲理的詩句會鑲嵌在孩子們記憶的底片上,播種在他們今後的學習和人生裏。
多年前,聽了詩意教育的先行者蘇靜老師的報告,我便也在自己的課堂上領着孩子們寫寫詩詞小令,剛開始,很多孩子都不在狀態,我便告訴自己慢慢來。從最初孩子們扳着指頭絞盡腦汁構思着十六字令,到今天的五言詩、七言詩、兒童詩、詞……我欣慰,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在以己之力引領孩子們徜徉在詩詞創作的天地,自己一直在用一雙文學的耳朵和眼睛傾聽花開。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生活中的人景事物,詩意的構思、詩意的想象、詩意的表達,讓一批又一批孩子詩意成長。
去年暑期,偶然在大夏書系公眾號上看到了“中國一日”的接力寫作,接力者需提前申請,當日推文。讀過幾篇“中國一日”推文感覺這種形式很有意義,遂決定在班級中開展“每日一文”接力寫作啊。我先期進行了深入思考,確定了寫作主題和內容,然後找班上畫畫好的孩子設計了精美的封面“花樣年華”,並親自謄寫了洋洋灑灑的“寫在前面的話”,闡明瞭“每日一文”的意義與要求,比如,每個孩子寫作時署名都是“當代作家,xxx”。我先指定班級寫作優秀的孩子示範引領,之後便按照每日課堂考核在優勝小組裏指定接力寫作者。每天語文課上拿出5分鐘時間進行“每日一文”賞讀。先是寫作的孩子下來讀自己的作品,之後,學生來評,説説值得學習的地方與存在的不足,最後,我進行綜合點評,下課後,想評論的孩子都可以把自己的評價寫在文後。
“每日一文”成為語文課上孩子們的一份期待,一種享受。賞讀環節,個個屏息傾聽,眼睛放光。哪天有事耽擱了,立刻有各種肢體語言在提示我,這成了一份無言的約定。
記得接力寫作不長時間文博用了個詩意的開頭寫秋天的校園,以後接連幾日的開頭都類似這種風格,這讓我感受到孩子們的模仿力,於是,我又進行了指導:怎樣在學習中創新……
我能感受到每個孩子寫作的鄭重,也能感受到老師點評時有些孩子臉上閃過的不易覺察的歡欣,更欣喜地看到有些平日寫作不是很好的孩子在創作“每日一文”時方方面面的進步。如果説每個孩子的心田是一方純淨的沃土,那麼,這個活動的開展,應該在這沃土上播撒些什麼吧。
學期末,我把厚厚的兩本“每日一文”文集製作成一個小視頻給孩子們看,在他們晶瑩明亮的眼眸裏,我看到了欣喜、自信、希望與遠方。
鑑於孩子們的寫作熱情居高不下,第二學期我便換了方式。因了臨近畢業,為給孩子們留下一份温馨難忘的小學生活的回憶,我便決定和他們一起接龍創作校園小説《法桐樹下》。我花了兩節課時間手寫完成了《法桐樹下》文集的前期內容:構思了小説的主人公——中文系畢業的蕙質蘭心的芙蓉老師和5(8)班性格各異孩子的代表;還有小説的內容提要和我拋磚引玉的第一章。之後,便進入創作。學生寫過多各種類型的作文,可寫校園小説,是第一次,而且是小學時光中前所未有的一次,或許,對有的孩子可能是一生唯一的一次。我也知道,他們的筆觸還顯稚嫩,作品的高度還需提升,但對於一個五年級的孩子,敢拿起筆,能接着上一章節的內容往下寫作,這不是一種可喜的進步和成長嗎?
畢業前夕,翻看厚厚一本小説集,一篇篇構思巧妙、文筆優美的章節,表達着孩子們火熱的情懷和對母校的深情熱愛,我想,作為畢業生,這是留在他們記憶裏最特別的一份禮物。
一心一意是世界上最温柔最堅定的力量,這種用熱愛傳遞熱愛的引領,不止讓一批又一批孩子愛上讀書、愛上寫作、愛上語文,更在他們幼小的心田播下了種子,種子對一個孩子而言,是多麼有價值和意義啊!倘若有一天,一粒種子萌芽,開花,結果了呢……
04
學生時代學過的夏衍先生的《種子的力》依然記憶猶新:有人問:世界上什麼東西的氣力最大?回答紛紜的很,有的説“象”,有的説“獅”,有人開玩笑似的説:是“金剛”,金剛有多少氣力,當然大家全不知道。結果,這一切答案完全不對,世界上氣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粒種子所可以顯現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切……
是的,種子的力量簡直是超越—切。
君不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謂是為種子而生的人,他一生都在與種子打交道,並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君不見,全國七一獎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她在大山深處,在華坪女高的孩子們心中播下自信的種子,孩子們的前路不再是一片黑暗,她們開始仰望星空,找尋那從未看過的璀璨星辰。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無數個袁隆平、張桂梅們播下的種子,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已生長出蓬勃的生機,培育着華夏大地上五彩斑斕的“基石”,它們正在講述着動人的故事……
其實,我怎麼不知道,對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將來十有八九不會成為作家,當然也不會去寫小説了。可是,作家梅子涵説過,親近文學怎麼就是要成為文學家,成為一個寫小説的人呢?文學是撫摸所有人的靈魂的;文學是一盞燈,只要你親近過它,那麼不管你是在怎樣的境遇裏,每天從事怎樣的職業和怎樣地操持,是設計房子還是打製傢俱,它都會無聲無息地照亮你,誰會不想要這樣的一盞燈呢……我想起了學生時代參加的作文大賽,想起了文學社裏的沙龍活動,想起了新年徵文的一等獎,想起了自己與文字相伴人生的歷程,煮字生暖,歲月安然,皆源於當初心田上的那顆種子。
給夢想一個播種的時間,你才能收穫芬芳滿園。
願我們,都是那個播種希望和夢想的人。
其實,人生之旅,我們每個人不都是一顆種子嗎?從破土到含苞,需要衝破累土與石礫,經歷日曬和雨淋。當你暫時囿於黑暗,別灰心、別心急,默默汲取營養,努力紮下更深的根基,終會迎來最美的綻放。
此刻,我眼前又浮現出了那漫山遍野搖曳多姿的金雞菊……
張華榮,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寫作學會散文寫作與評論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散文學會煙台創作之家副秘書長,齊魯晚報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愛生活,愛寫作,迄今已寫作各類作品70萬字。作品被收錄於《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年選》《膠東散文年選》《膠東作家親情散文選》,併入選《膠東散文十二家·張華榮卷》,多篇作品發表於《威海教育》《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當代散文》《人民日報》人民數字等報刊及公眾號平台,著有散文集《山與海的情懷》,2021年《那裏有一片海草房》榮獲首屆青未了散文獎二等獎。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號膠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