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規模最大密度最高劇場羣激活演藝產業鏈亞洲演藝之都正在黃浦江畔崛起

全國規模最大密度最高劇場羣激活演藝產業鏈亞洲演藝之都正在黃浦江畔崛起
全新制作的音樂劇《春之覺醒》今年7月迴歸演藝大世界。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供圖)

7月31日,全國唯一的演藝主題夜市開市,同步啓動了大世界演藝資源交易集聚區建設。兩個月前,以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和上海人民大舞台同時恢復演出為標誌,上海演藝大世界在因疫情停擺126天后再度啓幕亮燈,亞洲演藝之都重啓引擎。

之所以將其視為一個標誌,是因為演藝大世界自2018年11月獲得命名以來,就是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核心所在。根據2018年4月印發的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上海要力爭實現年均演出四萬場次的目標,2019年,演藝大世界全年演出場次超1.9萬場,同時,藉助以演藝大世界為原點向全城的激發力和輻射力,全市去年演出場次已超過3.8萬場,同比增長近三成。

尤為重要的是,在全力邁向亞洲演藝之都的過程中,上海文化的標識度和影響力不斷彰顯。

多樣生態鏈滿足觀演需求,更有助於形成穩定產業金字塔

演藝大世界是一個以黃浦區人民廣場為核心區域,輻射整個黃浦區乃至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演藝集聚和產業發展區,其地理位置與上海的黃金商圈緊密交叉。除了演出場次之外,還有一組數據同樣令人振奮:演藝大世界範圍內正常運營的劇場達到22個,演藝新空間38個,是全國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劇場羣。

以集中的劇場羣落來帶動整個演藝之都的建設,放眼國際知名的文化大都市,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倫敦西區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劇場超過40家,紐約百老匯的情形也是類似。

原因何在?規模與密度首先就意味着可觀的產業集聚效應

。商業離不開集聚效應,演藝同樣如此。近年來,我們已經看到,隨着演藝大世界漸成規模,築巢引鳳態勢愈發強勁,一批名家紛紛攜項目進駐。比如戲劇導演田沁鑫擔任中國大戲院藝術總監、戲劇導演陳薪伊把藝術創作基地安在了演藝大世界、九次格萊美獎得主温頓·馬沙利斯駐場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等,看中的都是1+1=N的效應。

更重要的是,除了規模和密度之外,人們還從中看到了演藝空間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演藝大世界的22座劇場,從面積上看大小不一:上海大劇院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有大中小三個劇場,長江劇場建築面積3055平方米、包含兩個小劇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則在建築之外還自帶草坪;從定位上看各不相同:上海大劇院是綜合性劇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以音樂劇為主打,中國大戲院是以綜合戲劇演出為主的中型專業劇場,長江劇場則成為戲曲人探索創新的實驗場……

如果再把眼光投向浦江兩岸,會發現演藝大世界所激活的,正是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所必需的多樣演藝生態鏈。在城市各處,還有以奉賢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青浦虹橋百老匯劇場羣等為重點的郊區劇場羣,徐匯濱江劇場羣,世博園區旅遊演出劇場羣,靜安現代戲劇谷劇場羣,復興路汾陽路音樂街,四川北路劇場羣和天山路商業體劇場羣等演藝生態圈正在崛起、呼之欲出;除了專業劇場之外,更有幾十個演藝新空間在虹橋、外灘、新天地等中心城區的商業地帶多點開花,專注於以互動為特色的中小型節目,成為專業劇場的有益補充。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榮廣潤非常認可多樣生態鏈對於演藝之都建設的重要性,其意義不僅在於滿足消費者多樣的觀演需求,更有助於形成穩定的產業金字塔。正如託舉起紐約百老匯劇場的,是500多家散落在外百老匯、外外百老匯的中小演出場所一樣,支撐一座演藝之都的劇目孵化、駐場演出和人才培養功能,需要大量中小型的演出空間來共同承擔。在7月底上海大世界的首場夜市上,韓國小劇場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宣佈將成為大世界首部長檔期駐演的音樂劇,製作人表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這裏的演出空間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專業劇場,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搭建“碼頭”打造“源頭”,彰顯上海文化品牌標識度

對標國際演藝中心城市,人們會發現,硬件設施是物理載體,豐富優質的演出劇目,以及在此基礎上展現出的文化影響力和原創力,才是一座城市能否成為演藝之都的關鍵。對於上海來説,如何吸引和創作一大批與上海城市精神和文化高度契合、體現上海文化品牌標識度的舞台作品,是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應有之義。

人們看到,近年來,依託佈局完備的演藝空間,上海在搭建“碼頭”平台和打造“源頭”佳作上雙線並進,在不斷活躍文化交流的同時,持續提高創新能力。

藉助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和國際戲劇邀請展、上海國際音樂劇節、上海國際喜劇節等國際性專業演藝節展,一大批國內外優質節目在上海完成亮相。2019年,上海成功承辦了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51台節目在全市19座劇場上演,吸引了十萬觀眾進場觀看;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舉辦期間,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餘名藝術家帶來350多項演藝活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過程中,上海正逐步成為優質劇目在全球、亞洲、中國進行首演首秀的首選地。首演首秀意味着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對一座城市的認可,是城市文化影響力的重要體現。過去兩年,上海見證了意大利斯卡拉劇院《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百老匯原版音樂劇《搖滾學校》、西班牙國家舞蹈團現代舞《卡門》、羅馬尼亞錫比烏國家劇院的話劇《記憶碎片》等劇目的亞洲首演,見證了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漢諾赫·列文話劇《孩子夢》和巴黎北方劇院音樂戲劇《茶花女》等劇目的中國首演。統計顯示,過去一年間,僅在演藝大世界完成國內首演、亞洲首演、全球首演的劇目就超過60部;去年11月,在倫敦首演之後僅四個月,浸入式劇場《秘密影院:007大戰皇家賭場》將亞洲首演放在了演藝大世界,並且針對中國觀眾對情節邏輯作了優化和改善。

如果説世界級優質劇目的匯聚,彰顯了上海作為文化碼頭的影響力,那麼從本土文化中生根發芽的優質劇目的打造和亮相,則體現了上海作為文化源頭的原創力。去年,上海有兩部原創劇目先後揭幕中國藝術節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那就是後來獲得業內外無數好評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和雜技劇《戰上海》。兩部作品都根植於上海的紅色文化,又在具體表現形式上展現了海派舞蹈和海派雜技的藝術特點,刷新了大眾對於舞蹈和雜技這兩種藝術樣式的認知,《永不消逝的電波》還先後獲得了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此外,還有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滬劇《一號機密》以及上昆在今年啓動的“元曲四大家”經典打造工程,都是上海文藝院團根據不同藝術樣式的創作規律和院團自身優勢,從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沃土中結出的果實。

作者:邵嶺  童薇菁

編輯:範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0 字。

轉載請註明: 全國規模最大密度最高劇場羣激活演藝產業鏈亞洲演藝之都正在黃浦江畔崛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