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 馬尾區亭江鎮東岐村是福州市東北隅的一個著名僑鄉,是閩江口的門户,又扼處閩浙交通的要道,故乃歷史上政治軍事的要衝。距馬尾鎮19公里,離福州市區39公里。

    亭江東岐村有近十平方公里,104國道從村中穿過,將村子一分為二,國道西側部分,靠近瀋海高速,稱為岐陽境,國道東側部分,靠近閩江,稱為魁龍鋪。於村間信步漫遊,小村子的靜謐、安詳在不經意間流露,村道兩旁的民房錯落有致,其間栽植的榕樹沉澱出歲月的滄桑感,幾處小院落雖久無人至,卻不難看出當初主人的別出心裁。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 沿着村道往江邊走,閩江口上,有一個特別的碼頭,東岐古碼頭。如今,碼頭上的階梯依舊清晰可見,斑駁的古意、水蝕的痕跡以及現存的摩崖石刻,無不在向後人展示着福州與“海絲之路”的淵源。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 東岐古道頭是閩江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它是漢東冶港的港口門户。宋代長柄陔岫侖36窯生產的青瓷、黑釉瓷從這裏出口;宋紹聖二年(1095)閩安巡檢司移設琅岐後,這裏更成為巡檢要地。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水師進入五虎門候風補給時,又是船隊的駐泊處。明清兩代朝廷冊封琉球使臣島亭江怡山院祭祀後也曾至此順拜天后。所以,這裏可算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遺存之一。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 東岐村依山面水,水陸交通便利,村前的閩江處於黃金水道。閩江過閩安峽谷,至亭江以下江面驟然展寬,經琅岐島分為南北港,北港為主港。亭江至長門段,長11公里,寬1500米,在亭江與館頭兩個錨地之間,東岐為小錨地,可通萬噸巨輪;其中,亭江至長安間的7.5公里江面,又是天然深水港,數百年來不積淤,更可停泊3萬噸級巨輪,而東岐適居其中。尤其東岐村前側江中有一天然屏障——印礁,古稱印島,俗稱印砂。位於東岐村東北的崎頭道之東,系閒江中一塊礁石,呈三角形,一角朝北,底部向南,略凹,距岸邊的二三百米。古人以其形似印而且上有印鈕,故名。海拔133米,退潮時面積有50畝,漲潮時一般只有10餘畝:下為岩石,上積海泥。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 整個碼頭設在江邊巖壁上,按岩石走勢在石壁上鑿4段台階共94階。追溯歷史,東岐可溯至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幾百越王勾踐於會稽,乘船略地至閩江口,並擇地造船……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多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歷經占城、爪哇、忽魯謨斯等“大小凡三十餘國,涉淪冥十萬餘里”。東岐古道頭又成為閩江下游泊船、侯風、補給的重點之一。清順治年間,明魯王朱以海進入閩江,數度駐蹕琅岐;鄭成功攻取福州,先後也多次屯兵琅岐。東岐古道頭同樣是旌旗在望,檣櫓密集。康熙、雍正年間重開海禁後,放寬閩浙對外貿易,“西南洋諸國鹹來互市”,東岐古道頭再度出現繁忙景象。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 如今,站在古道頭,眼所能及是高大的媽祖石像與媽祖廟一起守候這座臨江小村莊。古道頭已被更加現代化的碼頭、大橋、道路所替代,但置身其中,依然能感受舊時人潮湧動的熱鬧。

    (記者 王曉霞 吳丹紅 文/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1 字。

轉載請註明: 漫遊馬尾東岐:古村尋蹤,鄉情鄉韻,厚重唯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