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為了修一條路,可以犧牲多少人?科雷馬公路給出了答案,它埋葬了25萬人,每年從凍土下翻出來的無數人骨,似乎在回憶着它從前獨有的人間慘景。

這條公路究竟有何特別之處,能夠“吃人”無數?埋在地下的屍骨又是如何自己“爬”出來的?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屍骨之路”

位於俄羅斯境內,通往西伯利亞的科雷馬公路,始建於1932年,歷經21年才勉強建成。1953年,蘇聯宣佈這條從起點雅庫茲克,到終點馬加丹全長2032公里的公路正式完工,由此揭開了它建設過程中的神秘面紗。

這條路途徑的奧伊米亞康,被稱為北半球“寒極”,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每年的平均氣温低於-50攝氏度,最冷的時候達到過-71.2攝氏度的極寒温度,而終點馬加丹更是被叫作“除南極洲以外的最低温城市”。你以為這些就是這條路最危險的地帶了嗎?比這更殘酷的是,其中有2/3路段是絕對無人區,別説是在裏面居住,就是想要通過,也無異於進了野獸的嘴——有去無回。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科雷馬地區山區鳥瞰圖

環境已經如此兇險,但為了節約成本,建設路基、橋樑的時候卻只能依靠原始的鐵鍬、繩索和獨輪車,在凍土人拉肩扛地搭建。而且,當時蘇聯正處於饑荒時期,修路工只能身着單衣,喝着兑水的土豆湯,每天都是超負荷地勞作。

想要在這種條件下施工,完全就等於用人命鋪路。事實也確實如此,科雷馬公路在最早開始修建的時候,蘇聯只調集了一千人。然而開工僅半年多,這1000名修路工就只剩下了200多人。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他們絕大多數都死於飢餓和極寒帶來的嚴重失温,由於失温的致幻作用,瀕死的勞工會感到發熱脱掉單衣,面露微笑,迎接死亡。這種詭異的情景深深地刺激了還處在清醒狀態下的人,有的人感到絕望而消極怠工,有的人計劃逃跑,但最後能夠逃脱管理者逮捕和處決的寥寥無幾。

第一批工人死傷殆盡,接着第二批、第三批又被扭送過來。據統計,前三批9000名修路工幾乎全部死掉。而隨着修路的進程向東北延伸,補給和施工材料也就越難到達,環境的温度也越來越低,死亡的人數自然是有增無減。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21年來,為了修好這條路究竟死了多少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統計數據,美國社會學家霍奇查爾德的一段話是比較有參考性的:

“……我問了4名研究這條公路的專家,他們加起來寫了或編輯過至少6本以上與之相關的書,提到的死亡總數,最少估計的是25萬。”

按照這樣算下來,全長2000多公里的公路,平均每修8米,就會有一個人葬身於此。這些人大多被就地埋在挖開的公路凍土下,沒有留下任何墓碑的印記,就好像他們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間一樣。然而每年,都會有骨頭自己從地下凍土層冒出來,似乎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過足跡。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屍骨”為何會自己爬出來?

很多人説,這是冤魂死不瞑目。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詭異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實,這種現象和這條公路的土層有很大關係。由於年平均氣温很低,科雷馬路段上形成了永凍土層。永凍土並不是指永久冰凍的土地,科學家們認為“在0°C以下保持兩年以上的冰凍狀態”即視為永凍土。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我們對於西伯利亞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終年積雪的景象,其實它6月的最高温度也能到達30度,儘管高温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熱量也足以滲透40-80公分的凍土層,底下的就是永凍土。上面化開的土層由於水滲不下去,所以地表就形成了沼澤地。而上面這些季節性融化的土層就是人骨從地下“爬”出來的關鍵。

每當低温期到來,地底的土層會先結冰,周圍的凍土形成的向下的垂直壓力,驅動着周圍的液態水和含水土層向中間冰體底部流動,於是,這一塊冰體下面會結更多的冰,越來越大,越來越高。就像地下有一個力推動着這些凍土冒出地表,表層土壤就會開裂,將地下的土層翻上來。等到夏季來臨,凍土消融,人骨也就因此“爬”出來了。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黑暗的歷史背景

不過,比起修路的困難和凍土的神奇,筆者在聽到這段歷史的時候,最驚訝的還是當時蘇聯對於人命的輕賤。這與其説是人在鋪路,不如説是路在“吃人”了,放在人道主義的現代社會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蘇聯又是如何徵集到這麼多、他們認為“死不足惜”的勞工的呢?

隨着對當時歷史的深入調查,我們發現當時修路的工人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普通工人,而是囚犯,都是在當時被公認沒有人權的人,他們大多數都來自於臭名昭著的古拉格集中營。古拉格正式的名稱叫“勞動改造管理總局”,是蘇聯國家安全部門的分支部之一,由斯大林直接管理。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在“大清洗”中,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因為講了領導人的笑話,或者是犯了偷盜、曠工這一類小罪就被抓起來,關進古拉格,被派到各地進行過量的勞改,死了很多人。科雷馬公路的建設,只是那個黑暗年代的縮影之一。關於古拉格和“大清洗”究竟有多殘忍,網上的相關史料非常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看。

蘇聯為什麼不惜犧牲那麼多囚犯,也要修建這條科雷馬公路呢?這和1932年的大饑荒是分不開的。當年,由於進行了過於急迫的工業化改革,蘇聯的糧食生產供應出現了混亂和斷層,很多人在冰天雪地中死於饑荒,國力迅速削弱。這時候還有德國在一旁虎視眈眈,為了不讓敵人得逞,蘇聯政府做了一個堪稱“賭博”的決定——人口遷徙。意思是伴隨着巨大的風險與犧牲,讓人們到資源豐富的邊境去開墾,不僅要解決糧食問題,還要開採那邊豐富的礦脈和石油。

科雷馬公路,就是第一條,也是迄今唯一一條,將俄羅斯遠東與西伯利亞連接起來的幹線道路,百萬人民曾踏着它去開拓國家的未來。

不過,它的戰略意義早就消失了,在蘇聯解體之後,科雷馬公路還一度因為路況太差遭到廢棄。但2008年的時候,俄羅斯把它重新翻修了一遍,現在不僅附近的油田、礦脈又開始正常開採,科雷馬公路本身也成了一個旅遊勝地。許多人被它所代表的歷史、險峻的路況所吸引,開車前去瞻仰。雖然“屍骨之路”還是那條“屍骨之路”,但如今也逐漸擺脱了荒涼,開始產生一種原始、野性的美麗,變成了探險家心中一個值得征服的“對手”。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夏天,偶發的暴雨可能導致公路坍塌,形成沼澤一般的泥濘池,汽車一旦陷入,想要爬出來顯然不是件易事;而冬天的科雷馬公路雖然路面完整,汽車在低温下卻很容易熄火,因此像曾經那些修路囚犯一樣,被凍死、餓死的悲劇如今依然在上演。不同的是,曾經的人民掙扎着只為活着走出這裏,而現在的人卻不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1 字。

轉載請註明: 修路凍死25萬人,骨頭埋地當石材!“屍骨之路”是奇蹟還是慘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