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歌曲情緒表達與文化內涵,期待傳統元素與新潮形式結合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看好國風音樂

看重歌曲情緒表達與文化內涵,期待傳統元素與新潮形式結合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看好國風音樂

看重歌曲情緒表達與文化內涵,期待傳統元素與新潮形式結合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看好國風音樂

  塞上耳機,按下播放鍵,郭佳立把站在地鐵上的自己浸入音樂裏。地鐵門打開、關上、再打開,和着音樂的節拍,她邁開“帶勁兒”的步子。每天的上下班通勤時間,音樂的陪伴必不可少,“不聽歌、幹走路就覺得彆扭”。她還會在音樂App的推薦列表裏一個一個往後翻,挑一些喜歡的收藏下來。耳機裏傳來的民謠、流行樂和樂隊原創歌曲,不僅會讓她感到身心愉悦,有時還會讓她想到過往和生活中的種種。

  就讀於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的饒思怡認為:“生活需要一點‘BGM’。”幾乎每天都要花一個半小時聽歌的她喜歡嘗試不同風格的音樂:“正如不同的影視場景要搭配不同種的背景音樂。”饒思怡聽歌看重“緣分”,“覺得合‘耳緣’,又或是歌詞打動我,我都會放進歌單;遇上風格很酷的歌手,我也會想去了解他的音樂。”

  不同年齡、不同喜好、不同地域的人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品位和聽歌習慣,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髮起問卷調查,瞭解其音樂喜好和習慣,共回收來自193所高校的有效問卷1127份。調查顯示,88.64%受訪者喜歡聽音樂,10.12%表示一般喜歡,僅1.25%不喜歡或不太喜歡。受訪者中,24.13%每天聽歌時間在30分鐘以下,40.55%每天聽30分鐘到1小時,18.81%會聽一二個小時,16.05%會聽兩小時以上。

  是“心靈解藥”“氛圍擔當”,也是“新知密碼”

  “只要有時間,我就在聽歌。”剛剛畢業於福建一所高校的秦筱卿對音樂的熱愛堪稱“痴迷”。走路、坐車、吃飯、睡前……在生活中的大多數場景中,她的耳機裏都會傳出各種風格的音樂。“少的時候我一天聽歌大約兩小時,多的時候能達到7個小時。”在秦筱卿的音樂播放軟件裏,超過半數的都是搖滾音樂,其次是流行和電子朋克。後朋克和夢泡搖滾最受她的青睞。“這些音樂節奏感和氛圍感很強,吉他聲特別清亮。”出於對音樂風格的好奇,她整理研究了“後朋克的音樂發展史”,陸續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佈推文並分享給身邊的樂迷朋友。

  音樂在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受訪者聽音樂的場景包括無聊放空時(63.35%)、感到疲憊時(55.99%)、運動健身時(50.75%)、做家務時(49.96%)、學習工作時(45.16%)、深夜“emo”時(42.24%)、旅途或通勤時(41.35%),甚至洗澡時(41.26%)、準備入睡時(26.44%),等等。受訪者聽音樂是為了緩解疲憊(72.32%)、舒緩心情(70.10%)、增添活力(61.67%)、排遣無聊(54.30%)、活躍氣氛(49.51%)等,還有34.07%受訪者喜歡從音樂中獲得知識和靈感。

  “音樂能讓我的生活慢下來。”就讀於銅陵學院的吳楊意表示自己喜歡沉浸在民謠“慢悠悠”的氛圍中,“一日兩人三餐四季,民謠中描繪的生活情形讓我很是嚮往。”每每遇上壓力大的時候,她便會戴上耳機,單曲循環近期的“心頭愛”,隨着旋律走入自己的“小世界”,熟悉、舒緩的音樂能讓腦中那根緊繃的弦很快鬆弛下來。就讀於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碩士生趙蘭雯迪從高中起就養成了聽輕音樂的習慣。“學習時聽輕音樂,我的思路更清晰,能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饒思怡喜歡音樂營造的火熱氛圍。回想起之前在南昌看“livehouse”(小型現場演出——記者注)的經歷,頗具節奏感的旋律似乎猶在耳邊。“唱到歌曲高潮的時候,大家就跟着伴奏一起合唱、跳舞,氛圍特別好。當你和很多同齡人聚在一起,為音樂吶喊,為喜歡的歌手歡呼,這種自由、放鬆的感覺真的很棒。”

  瀋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的宋胤澤覺得,音樂給他帶來的最大變化是“自信”。中學時他發現了自己在音樂方面的閃光點。於是,性格內向的他憑藉音樂打開了自己的交際圈。去年,身邊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報考中國音樂學院的研究生,覺得“競爭太激烈,成功考上的概率很低”。歌曲《定風波》中的那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讓他在最迷茫的時候,放下來自周圍嘈雜的聲音,潛心備考。“每晚走出自習室聽到這首歌,我的內心似乎得到了慰藉。”

  要飽滿的情緒表達,也要深邃的文化內涵

  歌曲不是為了創作而創作,更要成為情感表達的載體,是85.71%受訪者的看法。與此同時,58.92%受訪者偏愛能夠展現文化內涵的音樂。84.29%受訪者聽音樂看重旋律是否好聽“抓耳”,70.36%受訪者看重歌詞是否有文采和內涵,48.71%受訪者看重歌手的唱功、技巧等。

  郭佳立聽音樂的習慣從小時候延續到現在。小學時她總是在家裏上網搜索歌名,聽很多遍,記在腦子裏。上了中學,她把電腦上下載好的音樂存進小小的存儲卡、塞進手機,有限的數十首歌就可以在手機裏循環起來。擁有智能手機的大學時代,走路去上課、出門坐地鐵的時間,她都會用音樂填滿。而最近,她買了喜歡的樂隊的數字專輯,每天循環播放。

  和音樂一起在流動的時間裏沉澱下來的,是專屬於某個時間的情感和記憶。在吳楊意看來,音樂會給生活中一些珍貴的時刻打上烙印。“高三晚自習前的休息時間,大家都喜歡用教室的電腦播放一些很青春、很燃的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少年》,前奏一起,同學們都很興奮,還一起跟唱。”如今,上了大學的吳楊意再次聽見熟悉的歌曲,腦海裏仍然會浮現那一個個洋溢着青春熱血的傍晚:“是專屬青春的旋律。”

  音樂、回憶、情緒,這三者總可以被互相喚醒,也是郭佳立和李佳藝的共識。從大學時代到實習、再到工作,郭佳立記得成長的每個時期總有幾首值得單曲循環的專屬歌曲。如果現在走在下班路上,當耳機裏一首大學時期常聽的歌響起,學生時代聽到這首歌時的場景就會奇妙地一瞬間湧進她的腦海“昨日重現”。今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李佳藝覺得“音樂已經鐫刻在我的基因裏”。在兒時的記憶中,父母的音響裏總會傳出Beyond、小虎隊、披頭士等樂隊的歌曲,這是她對於音樂的最初感知,“小時無意聽過的歌,在長大後的某一天再次突然聽到時,那種熟悉的旋律會讓我有一種回到精神原鄉的感覺,特別親切”。她還特別偏愛經典老歌,“可以喚醒聽眾的年代記憶、產生穿越時空的共鳴。”她經常會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歌,“因為那是我父母生活的年代,那些歌讓我可以離他們更近一些”。

  除了情感表達,文化與精神內涵的輸出也是當下青年給音樂的“硬指標”。82.79%受訪者認為,華語音樂的發展需要多鼓勵有文化知識和精神內涵的音樂創作。

  在吳楊意反覆循環的歌單裏,國風歌曲也佔有一席之地。對仗工整的歌詞營造出獨有的國風意境:“彷彿帶人回到了那個兒女情長,快意恩仇的江湖。”吳楊意最愛周杰倫的《蘭亭序》,“‘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韻味悠長,‘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更是營造出在江南雨巷、青石板路、八角亭中,看窗外芭蕉,聽沙沙雨聲,題序等故人歸來之感。“在她看來,在流行歌曲中融入古風元素,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

  “一首好歌必定承載着精神或理念,它會讓聽眾產生情感共鳴或獲得新知。”從《阿刁》《情人流浪記》中,李佳藝產生了關於人生與成長的共鳴,獲得了堅強成長的勇氣;從《海闊天空》中,她獲得了“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淡然;從譚維維的《小娟(化名)》中,她汲取了女性獨立自主、活出真我的勇氣。

  面對現下良莠不齊的音樂作品,李佳藝認為音樂創作者不能唯“流量”是從,而應將有限的資本用於推廣“真誠用心”的音樂作品,來提高大眾的音樂審美;藝術家也不宜把藝術與商業完全對立起來,應以包容的心態和成熟的技藝實現作品藝術性與市場表現,因為傳達情感與理念的前提是先被更多人聽到。

  要“新潮的、年輕的”,也要“國風的、民族的”

  從對民歌旋律“欣賞不來”,到“民歌已經成為生命中的大半部分”,宋胤澤對民歌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轉變,源於高三時他關注到了一檔音樂節目。節目中將民歌進行重新編配,再由各院校學習民族聲樂的人進行演繹,“以往聽到的很多民歌聽起來有距離感,重新改編後的音樂讓我對民歌興趣大增。”宋胤澤説。

  在學校時,每天下午他都會準時出現在琴房練聲,開聲、練氣、哼鳴,再到練習曲,“一練起來通常是兩小時打底”。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宋胤澤對民歌越來越喜歡,“每次唱都能體會到很明顯的民族自豪感”。如今,他已經成功考取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的研究生,也更多了一份傳播民族音樂的責任感。宋胤澤期待着有更多的民族音樂“破圈”,“可以在唱法或者編曲上加入一些流行的元素,去探索民族音樂更多新的可能性。”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最受到受訪者歡迎的音樂風格,是流行樂(70.63%)、國風音樂(40.73%)和輕音樂(26.44%)。此外,93.61%受訪者看好國風音樂發展,71.87%受訪者認為音樂創作應多展現民族文化特色,鼓勵把傳統文化元素和新潮表現形式相融合。

  郭佳立對樂隊“九連真人”的故事印象深刻。這支樂隊的成員有縣城小學音樂老師、美術老師、琴行老闆,在九連山脈腳下的廣東省連平縣組建,平時參加當地一些小型的下鄉演出,直到參加《樂隊的夏天》,為更多人所熟知。打動郭佳立的一方面是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信念感,此外還有他們音樂創作的風格——連平縣的主要方言是客家話,所以樂隊在創作中往往把客家話融入進去,還會在一些唱段中融入一些客家民歌的小唱段。“在音樂綜藝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樂手會用琵琶、嗩吶來配樂,還有人用電琵琶。”郭佳立喜歡這類融入文化元素的音樂,“可能因為有我們的傳統特色,聽了就有認同感。而且他們創作時選取的也是傳統民樂中精華的段落,很給歌曲添彩。”

  讀本科期間,趙蘭雯迪曾學習小語種。她還參加過一家媒體的視頻拍攝,作為中國青年代表演唱小語種歌曲。“據説當地人很驚訝我們會唱他們的歌,也給予了積極正向的反饋。音樂沒有國界,相比文字和語言,可以更好地表情達意,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對外文化交流,我是非常驕傲和自豪的。”趙蘭雯迪説。

  成為文化交流載體的音樂被一些年輕人寄予期待。吳楊意希望未來能湧現更多原創國風歌手,並在歌曲的創作上有所創新。“比如將壎、揚琴和編鐘等傳統樂器的聲音融入編曲,或是在歌詞中引用歷史典故,在歷史文化的加持下,歌曲才能提升質感。“吳楊意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風歌曲走上世界舞台,“音樂可以鏈接情感,好的歌曲能讓人身臨其境,期待國際友人沉浸在東方韻味之美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秦筱卿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畢若旭 羅希 譚雅麗 王軍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48 字。

轉載請註明: 看重歌曲情緒表達與文化內涵,期待傳統元素與新潮形式結合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看好國風音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