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敦煌三代人種植的萬畝防沙林遭砍伐,只為多種“帶血的葡萄”?無意中目睹過這短視一幕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休閒

最近敦煌陽關林場萬畝防沙林遭剃光頭式砍伐,幾代治沙人幾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敦煌市最後一道防沙屏障消失,後果不堪設想。而砍伐破壞防沙林的目的只是為了多種葡萄,多賣錢,多麼短視的目光啊,而我去年9月恰巧親眼目睹了這裏一邊是戈壁沙漠的荒涼,一邊是大面積種植葡萄的財源廣進,甚至砍伐防護林的場景。



去年9月底,我一個人一輛車從西安秦嶺終南山出發,自駕陝甘青寧蒙西北5省,當時經過了敦煌市,參觀遊覽了月牙泉鳴沙山景區和敦煌莫高窟,在進入青海之前,專門來到了傳説中的敦煌陽關景區。


  説專門來到陽關還不如説是一種情懷呢,大多數人對陽關的認知都來自於唐朝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而我來到這裏,一方面是由於這首詩,另一方面是我很喜歡大詩人王維,他當年隱居的輞川離我住在終南山的地方不遠,還有就是我來自長安(西安),詩中的渭城則在我的老家,凡此種種驅使我自駕來到了敦煌陽關。


説實話當時從敦煌開車到陽關,一路上全都是沙漠和戈壁灘,非常的荒涼,可是車子開到陽關卻彷彿到了一處沙漠綠洲,只是這綠洲裏種的大多都是葡萄樹,因此這裏也被戲稱為敦煌葡萄溝。


陽關景區其實並沒有多少可看的東西,大多數遊客和我一樣都是一種情懷吧,只是站在陽關景區的最高處看着遠處的沙漠和戈壁灘還是非常震撼的,畢竟在它的西邊,古老的樓蘭古城就是被沙漠吞噬掉的,當時陽關的四周感覺都是沙漠和戈壁,而唯一的綠洲就是緊挨着水源的大片葡萄地。


當時參觀完陽關景區,開車準備前往青海的時候,公路兩邊的葡萄園主不停的招呼過往的車輛,大多數的葡萄園裏都有遊客在採摘葡萄吃葡萄,一路上我在武威、張掖、敦煌都夠買過葡萄,那裏4塊錢一斤的葡萄,在這裏基本上都要10塊左右,一些好點的葡萄接近20塊錢一斤。而敦煌市1塊錢一斤的西瓜、黃河蜜在這裏也要2.5元一斤。


在一個葡萄園裏,我買了一些葡萄和西瓜,坐在哪裏和園主聊天,問他種了幾畝葡萄,收入如何,他告訴我收入挺好的,就是地太少了,只能想辦法擴大種植面積,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所説的辦法是什麼。而公路兩邊停着很多收購葡萄的大貨車,園主根本沒有工夫和我説話,他和家人都忙着摘葡萄,賣葡萄呢。


在自駕陽關的路上,偶爾也能看見有人在清理和砍伐一些枯死的樹木,當時以為只是因為這裏太乾旱,樹木不易成活而已,現在想來,或者就是一些人為了擴大葡萄種植規模,在砍伐防護林吧?



有着“全國沙區林場建設典範”美譽的敦煌陽關林場,經過幾代人50多年的努力,終於在惡劣的沙漠前沿建成了2萬畝的防沙林,守護着敦煌古城,其中經歷的艱難困苦是難以想象的。


沒想到有些人為了多種葡萄,多賣錢,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竟然將守護自己家園的綠色屏障砍伐殆盡,這不亞於竭澤而漁,自毀綠色長城啊,如此種出來的葡萄不亞於“帶血的葡萄”,這樣的葡萄會甜嗎?賺這樣的錢,你們的良心能好過嗎?如果失去了這些防護林,風沙將直抵陽關甚至敦煌,若干年後,這裏的古城、古蹟和葡萄園或許都將成為傳説和回憶。


對於敦煌陽關很多人為了多種葡萄,將幾代人經過幾十年種植的防沙林砍伐殆盡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常住秦嶺終南山,常年遊走在秦嶺72峪,在終南山有一處院子,喜歡户外旅行美食,喜歡住山清居生活,喜歡爬山尋隱問道拜佛,喜歡和終南隱士修行人喝茶聊天,喜歡就關注我,一起户外旅行,一起體驗住山生活,一起尋隱問道拜佛,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