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2月22日電題:從“東大荒”到“鳥類天堂”:一場25年的“退耕還濕戰”
新華社記者任卓如、劉高陽
晨曦微露,走進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陳橋東湖濕地,蘆葦飄蕩,水鳥羣集。難以想象,這裏曾經是一片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東大荒”。
25年來,黃河“幾字形”的底端,一直持續着一場“退耕還濕戰”。在封丘縣陳橋鎮陳橋村黨支部書記劉繼恩和鄉親們的努力下,一片4600多畝的黃河濕地生態恢復與保護初現成效,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一個珍稀鳥類頻頻出現的“鳥類天堂”正在形成。
陳橋東湖濕地屬黃河背河窪地,難出糧食,一度成為圍湖造田的重點對象。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片濕地的蘆葦蕩只剩下二三百畝,成了百姓們隨意傾倒垃圾的“葦子坑”。
“當時鳥也走了,水也污染了,非常心疼。”劉繼恩説,“小時候我們經常在這裏捉迷藏、摸魚,這是我兒時的樂園。”
1996年,劉繼恩上任陳橋村黨支部書記,他決心讓這片濕地重回自己兒時的模樣。他自掏腰包,將被圍湖造田的耕地返租下來,今年擴300畝,明年擴500畝……積蓄逐漸全部投進了這片土地。土地承包下後,他又借來當時封丘縣唯一一台挖掘機,圍着濕地挖了一條深溝,阻隔人進入。“人退鳥進,人走了,蘆葦才能重新長起來,鳥才能回來。”劉繼恩説。
“當時老婆、母親、哥哥都不同意我把錢用在這荒坑上,家裏經常鬧矛盾。”劉繼恩苦笑道,那時,他經常一遍遍圍着濕地走,走到水邊,往草窩裏一躺,看着水面,聽着鳥叫,心裏才覺得開闊。
2000年,新鄉黃河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徐海珠告訴劉繼恩,他所保護的濕地是“地球之腎”,他做的事十分有意義。自那之後,劉繼恩更執着了,養成了每天去濕地巡邏的習慣。隨着投入的不斷增加,蘆葦日漸茂盛,水面開始變清,水鳥也飛回來了。
保護逐漸增多的鳥類成了當務之急。“環境好了,打鳥的也多了,我制止、訓斥,沒收他們的工具,得罪了不少人。”劉繼恩説,他意識到保護濕地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村民們的認識必須轉變。
他用村裏大喇叭號召村民愛鳥護鳥,讓學校的老師給孩子們講課,在愛鳥周發放宣傳冊,挨家挨户宣傳。在日積月累的影響下,不僅村裏打鳥的人沒了蹤影,村民們還自發地驅趕外面來的驚擾水鳥的人。
如今,研究這個“鳥類天堂”,讓其對水鳥更加“宜居”,成了新一代濕地管護人的工作重點。
2015年,劉繼恩的侄子劉東洋回鄉接下了保護濕地的工作。“2013年我們這裏就有鳥友來拍鳥了,他們聽到鳥叫聲,就能分辨出是什麼鳥類,當時我覺得很神奇。”劉東洋説,如今,聽音辨鳥,已是他的“常備技能”。
青頭潛鴨、震旦鴉雀、大鴇、黑鸛……一年四季,陳橋東湖濕地中的鳥類可達150餘種。劉東洋建起了鳥友羣,面向全國鳥友發佈濕地的鳥類動態,並與科研單位合作,將每日的觀測數據和照片共享給鳥類專家。
2020年4月,一隻由劉東洋發現並 “一手奶大”的青頭潛鴨在陳橋東湖濕成功放飛,這隻“豫頭青”是國內首隻人工輔助孵化的青頭潛鴨,意味着這片濕地已經具備了這種極危物種的生活條件。
“更重要的是,在濕地周邊生活的人們都知道要保護濕地、保護鳥類,環保意識已經深入人心,這裏已經是真正的‘鳥類天堂’。”劉東洋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