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談天説笑喝茶品茗,有人為孩子講述“九開八閉”十七道城門的故事,有人專程帶朋友前來“打卡”燈光秀……春節期間,位於重慶渝中區的山城巷成為熱門城市的又一個人氣景點。
誰曾想到,幾年前這裏還是一片棚户區,區域內房屋破舊,基礎設施落後。為改善羣眾居住條件和城市面貌,渝中區對該片區實行漸進式有限改造更新,最終讓棚户區化身為“傳統風貌區”,成為新的城市亮點。
摒棄大拆大建
“微整形”展現新風貌
山城巷是重慶唯一一條以“山城”命名的街巷,2015年5月,山城巷被確定為重慶市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它依山而築,沿崖而上,幾乎全由梯步組成,獨具巴渝山城地貌的美感。據瞭解,山城巷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上世紀初期,每到傍晚,一盞盞路燈就在這裏的山腰依次亮起,如天上的星光,由此又得名天燈巷、天燈街。
“小時候家住這附近,每天都要穿過街巷去上學。”從小在渝中區長大的楊小峯迴憶,以前這一片都是矮房子、破房子,隨着渝中區解放碑商圈的發展,商圈的高樓大廈與這裏的棚户區形成鮮明的對比。
“那時的山城巷基本處於閒置廢棄狀態,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這塊土地煥發新生。”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主任高琳介紹,山城巷中,有自明清以來至巴渝近代的南方民居院落、吊腳樓,有海派石庫門風格的厚廬,還有歐式風情的法國仁愛堂舊址等,“這些塵封着厚重歷史的建築,集合成一個豐富且有温度的空間場景,這也為我們的工作開展提供了很好的資源。”
“山城巷片區佔地約26.55畝,改造工程實施之前,這裏很多危房。”高琳介紹,當時這一片區管網老化,安全隱患嚴重,住户改造意願都很強烈。
“2016年下半年,渝中區啓動了該片區棚户區改造工作。”渝中區南紀門街道黨工委書記賴良介紹,“有利於地塊使用、保留山城特色民居”是整個改造工作的總體要求,建設團隊摒棄大拆大建,結合地塊現狀和地理位置的實際,對山城巷傳統風貌區採取部分搬遷、部分拆除、部分修繕等方式進行改造。
“建設團隊一直採取微更新、微改造的方式,在基於原有輪廓不變的前提下,對建築進行‘微整形’。”賴良介紹,在復原中力求挖掘展現每一棟建築背後的文化內涵和故事。
新業態助力
打造山城旅遊新地標
今年春節期間,包括母城故事珍貴影像展、仁愛荒野花園——新年花卉燈光秀、傅榆翔雕塑/油畫作品國際巡迴展等多項展覽和活動在山城巷落地舉辦,這也是改造後的山城巷首次面向市民大面積開放。市民觀展之餘,遛彎走巷,還可以邂逅金湯門老城牆、吊腳樓、清代老建築體心堂、金馬寺小學舊址等歷史遺蹟。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前來這條巷子打卡參觀的遊客、市民,每天都有近萬人次。
山城巷的“迴歸”,也吸引了諸多重慶文化名人的參與。2月10日,漫畫家遊江攜“遊言絮語——留給重慶的繪畫日記”展覽入駐,通過展覽講述這座城市的人物故事,“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我一直關注這座城市的生活過往,希望遊客來到山城巷,不光能帶走伴手禮,也能從展覽與漫畫作品中,感受這座城市的故事與魅力。”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就開始拍攝山城巷,現在對比照片來看,確實變化太大了。”春節期間,重慶知名攝影師羅大萬也攜《母城文脈紀事》展覽亮相,“山城巷可以説是重慶山地街區的典型代表,這裏也被諸多攝影愛好者視為重慶地形地貌的最佳拍攝地之一。”
目前,山城巷已吸引了國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夏布“青山空間”等品牌入駐,接下來,相關部門將繼續遵循“保留歷史建築肌理和脈絡,尊重在地原味故事”的規劃理念,引入更多落地業態和藝術展、攝影展等活動,讓市民和遊客能體驗到重慶原汁原味的生活樣本。
【來源:微渝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