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險壑深行道難,吃鹽全憑燒木炭;少壯文盲守薄田,缺水少衣無文錢,十有八九光棍漢,辣椒合渣算過年;送子求學夢不圓,祖孫數代好心寒。”這是一首流傳一百多年的漁山民謠,也是漁山村過去的真實寫照。
漁山村是恩施州鶴峯縣東南最偏遠的山村,距縣城150公里,小山村部分村民被絕壁和深谷三面包圍,出山全靠一條鋼纜索道與外界相連,被稱為"索道山村"。
在600米高的絕壁邊緣,一陣風襲來,足以讓人心驚膽戰。
索道兩條鋼纜,單跨長720米,最高480米(距峽谷底水面高度),吊籃是用角鋼、圓鋼焊接成的簡陋籠筐。因為要運輸電力器材,"鐵籃子"前後兩端只能敞開,人坐在上面必須牢牢抓緊鐵籃筐。纜車啓動後,"鐵籃子"緩緩駛向對岸。行至索道中央,風聲呼呼作響,"鐵籃子"搖搖晃晃,前後是懸崖峭壁,腳下是深淵,目光稍向下視,頓時一陣頭暈目眩。
這是200多位村民來往峽谷兩邊的主要途徑。而山外物資進山,山裏特產進城,都要走這裏,所以它也是村民們的生命通道。
索道建於1997年。15年來,這條索道只有過兩位管理員,父親張祥林和兒子張新建。漁山村的前任村主任張祥林在15年前提議為鄉親修建了這條索道,看護了7年後,因年邁體衰行動不便,不得不讓兒子張新建接班。而兒子張新建在索道口簡陋的小屋內,默默守護索道,一守就是八年。
張祥林介紹説,最初,索道是單股鋼纜,“鐵籃子”搖晃得比現在厲害得多。1999年冬日的一天早上,索道還沒完全“靠岸”,一名等候的婦女準備跨上“鐵籃子”,但“鐵籃子”這時竟向後一彈,婦女雙腳踏空,墜入深谷。等村民們費時一天將她找到,該婦女早已不省人事。而後,鶴峯縣建設局投資,為索道增加了一股鋼纜。此後13年,再未發生過安全事故。但張新建聽從了父親定下的規矩:遇惡劣天氣,必須封閉索道。
索道是村民們的命脈,但它的危險卻讓村民們感到擔憂,一條通往深谷對面的公路,曾是村民們最大的期盼。
2014年的春天,一條史無前例的“爆炸性”消息在這個只有500多人口、僅靠一條索道出山的村莊裏如驚天雷聲般地傳開:恩施州人大副主任、鶴峯縣委書記王小平代表恩施州政府幫扶漁山村,同時鶴峯縣政法委派第一書記進駐漁山。
從此,漁山村歷史性的蜕變之路拉開了序幕。
2014年4月的一天,當王小平、鶴峯縣政法委書記錢成玉等一行來到高480米、長740米的漁山簡易索道處時,他們看到低矮破敗的木屋時,看到衣衫襤褸的村民時,看到一個個孩子過索道上學時,他們的心靈被震撼,神聖的責任感和任重道遠的“精準扶貧”任務佔據了他們的心神,“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錚錚誓言,成為他們扶貧脱貧行動的行動指南終極目標。
這年九月,一條長八公里的生命通道、致富出路,在漁山村後山組全線貫通,2017年7月全部澆築硬化完畢,漁山的土特產開始走出大山,人民出行告別了索道。
當年單獨的一根鋼索,如今被三根新鋼索替代,鋼索上浸滿了黃油,防止生鏽。以前用鋼筋焊成的“籃子”掛在索道上做載人的轎廂,現在換成鋼板的,還加上了擋雨的頂棚。720米的跨度沒有變,不過動力從柴油機換成電機。速度放慢了很多,以往單程三五分鐘,現在要將近17分鐘。這些都是為了安全。
如今索道或成旅遊項目
漁山村風景秀麗,村裏計劃着發展旅遊。索道、峽谷、巖洞,還有滿山的特產,都是遊客喜歡的。索道也再次加固,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