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第一灣 攝影 和福天
紅星新聞記者 劉木木 發自雲南麗江
編輯 官莉 實習編輯 朱潔英
“江流到此成逆轉,奔入中原壯大觀”。發端於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高山峽谷間奔騰咆哮了兩千餘里,至雲南麗江境內時,遇橫斷山脈阻擋,其陡然往東北急轉,得以繼長江之名,將泱泱華夏滋養。
這個陡轉的大彎呈“V”字狀,因其壯美奇特,人們賦予它“長江第一灣”的名號。“V”字的底部,有一鎮名曰石鼓。石鼓人在這個大灣處繁衍生息了兩千年,世世代代受金沙江滋養。
石鼓的神奇,不止於這自然大觀,它還是茶馬古道要塞,納西民族風情保存完好。86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行軍至石鼓一帶,正是在28名船工的幫助下,跨越了金沙江天塹,繼續偉大的長征之路。
紅軍從這裏渡江
石鼓鎮所據之地,山高澗深,玉龍雪山與雲嶺山脈護其左右,綿延數百里。石鼓鎮自古就是北進藏區、南出滇西的唯一通道,近年來,隨着高速公路網及鄉村公路的開通,從麗江市城區至此,僅需50分鐘車程即可。
↑金沙江邊的石鼓風光。攝影 和福天
石鼓海拔1800米,壩區終年無雪,氣候温潤,為防風固沙,金沙江邊種滿了雲南柳。立秋之後,站在江邊柳樹下,能感受到暖風環繞。當下金沙江正處於豐水季,它攜沙帶土,呈現出一派雄渾的黃色。
鎮上有一巨大牌匾,提示當地是滇中引水工程取水口。“滇中引水”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誌性項目,完成後可有效緩解昆明等滇中地區水資源匱乏困境。
↑石鼓鎮風景。攝影 和福天
江面上沒幾隻船。從集鎮至木取獨渡口沿江地段,僅有一隻海事船與兩隻運輸船靠岸。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副館長張學文介紹,水流湍急,客運船隻被禁止往來。
金沙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洶湧,它以年平均流量4750立方米/秒的速度往前跑。86年前的1936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來到麗江,被金沙江阻擋。石鼓一帶的28名船工,利用幾十只木筏和7艘木船,幫助18000餘名紅軍戰士,從石鼓等鄉鎮的5個主要渡口順利過江。
46歲的張學文是土生土長的石鼓納西族人,健談,清瘦。講解時,他偶爾會閉上雙眼,彷彿置身於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張學文的爺爺奶奶小時候見過紅軍渡江,“馬是會游泳的,渡江的時候,戰士在船上牽着馬,讓馬在水裏遊。可江水太急,馬兒害怕往回遊,結果繮繩把船扯翻了……”他説。
↑金沙水暖雕塑,講述了1936年石鼓當地船工幫助紅軍渡過金沙江的歷史。攝影 和福天
麗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纂的《金沙激流重飛渡》一書載,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由賀龍、任弼時、肖克等率領。本次渡江從1936年4月25日開始,歷時4天3夜,10多名年輕的紅軍戰士與一名船工獻出寶貴生命。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在麗江的時間為5天4夜,行程160多公里,途經石鼓、巨甸等鄉鎮的110個大小村落,秋毫無犯。麗江是山城,當紅軍的前衞部隊抵達時,麗江人民推選出數百名羣眾代表,在城南東元橋進行歡迎。
渡江後,朱德總司令發來賀電:“金江既渡,會合有期,捷報傳來,全軍歡躍”。副指揮長肖克很興奮,在《北過金沙江》中寫下“炮火橫飛普渡水,紅旗直指金沙江”詩句。木取獨渡口是紅軍渡江地之一,“軍民團結越天險”,肅立在渡口的紀念碑上寫道。
石鼓不止有“石鼓”
張學文原本只是一個農民,“是紅軍長征這段歷史改變了我”。張學文從原麗江縣第七中學高中畢業,曾在麗江古城口的中外合資企業格蘭大酒店當門童。在這家酒店,他經歷了1996年大地震。重建後的麗江涅槃重生,中外遊客慕名前來,但張學文是家裏最小的兒子,需要回家盡孝,無法繼續接待遊客的工作。他回到石鼓,養豬、種地,過着和先輩一樣的日子。
2004年,“重走長征路”話題興起,重温紅色歷史變得流行,一些外地散客突然來到了石鼓,“他們喜歡看一些風土人情,拿着地圖,找我們當地人一個個地名問,一個個地方找。”石鼓因鎮上的一面漢白玉雕刻的鼓狀石碑而得名,此石碑之來歷,據言可追溯至諸葛亮南征年代。另有傳説稱,1253年,忽必烈從石鼓“革囊渡江”,南征大理。隨着遊客的到來,石鼓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石鼓不但有傳説和奇景,還有真真切切的烽火歷史。
熱情活潑的張學文,很快成了鎮上最受歡迎的導遊。他一頭鑽進革命史、紅軍長征史以及地方風物誌中。在很多紅軍後代和黨史專家的幫助下,反覆求證後,張學文對紅軍在雲南的這段經歷瞭如指掌。在與大量遊客打交道的過程中,他的普通話也説得越來越好。
↑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副館長張學文(着紅軍服者)工作場景。攝影 和福天
2007年,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在石鼓改擴建,2009年,該館被列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示範基地,三年前,它又被列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張學文因對紅軍在當地渡江這段歷史的深入求證、鑽研,被吸收為正式講解員,並在兩年前擔任副館長。至今,張學文已為122萬人次講解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在雲南的光輝歷程。“紅軍長征精神告訴我們石鼓人,人活着要有理想。”張學文説,很多紅軍將領家庭條件好,但仍帶領窮苦的紅軍戰士不屈不撓地戰鬥,正是因為胸懷理想。
在他的講解工作中,最讓他感概的是那些外國遊客,“他們説,哪怕以現在裝備,在那種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也不一定能爬雪山、過草地。到了石鼓後,他們終於相信,紅軍長征是奇蹟。”
現在的石鼓已經是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張學文現在的主要精力,是向更多人講述紅軍精神。他曾經一天講了20多場,口乾舌燥而不知疲倦。9月27日上午,張學文又為3個團隊重温了這段歷史。他樂此不疲,只願更多人感受石鼓、親近石鼓、理解石鼓。
“綠色”養人“紅色”養神
石鼓鎮轄石鼓、魯瓦、大新等11個村委會,共有8個少數民族,全鎮人口2.3萬,其中8個村委會的百姓生活在40公里的金沙江沿岸。這十年中,當地的高等級公路網已串聯起玉龍雪山、老君山、虎跳峽、長江第一灣等骨幹景區為支撐的鄉村旅遊“珍珠鏈”。
“綠色”養人。石鼓鎮鎮長王琳説,過去,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再加上村民生態綠化意識淺薄,長江第一灣上的植被逐年減少。為進一步建好石鼓長江第一灣生態屏障,改善生態環境,每年的植樹節期間,當地都會組織全鎮機關、站所幹部職工、學校等,在長江第一灣江岸種植雲南柳。
“紅色”養神。石鼓羣眾積極弘揚石鼓紅色文化,自編自演了一批以紅軍長征過麗江為主題的節目,通過真情、真景再現堅韌不拔的長征精神,其中竹園村的民眾曾多次代表地方,到省、市、縣參演,榮獲多次殊榮,推動着石鼓紅色旅遊。
↑本作品的作者系著名國畫家周霖。周霖是玉龍縣石鼓人,創作了大量反映玉龍山下各族人民的作品。此畫作保存在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紀念館供圖
石鼓變通暢了。十年前,楊振來到石鼓鎮派出所擔任民警。“當年我們出警到一些偏遠地區,一些傈僳族百姓因為沒見過車子,會貼在山坡躲避。”楊振現擔任石鼓鎮黨委副書記,“現在我們下鄉,去最遠的村子也就20公里。”
↑石鼓鎮風光 攝影 和福天
野生核桃、松茸、牛肝菌、松露、雪桃、白芸豆……石鼓本地企業家尹衞湯介紹,石鼓的綠色特產多,過去因交通設施落後,大多隻能爛在地裏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從農户手裏收購食材,送到大理的收購點時,已是兩三天之後,為此他不得不借糧食局的廠房在鎮上建冷庫,而現在,藉助快捷物流,兩天內石鼓百姓就能把鮮貨送到全國各地。“我們這裏有一句納西語,大意是説,在石鼓,只要勤勞,就夠吃夠喝。”尹衞湯説,石鼓鎮過去有些與世無爭,但石鼓要發展,還是要聯通外界,廣泛聯絡。
↑石鼓納西婦女編織草墩 攝影 和福天
石鼓變富裕了。依據不同海拔的氣候特點,石鼓百姓種植不同類型的綠色經濟作物。在壩區的沿江一帶,百姓種植烤煙,山腰一帶種植林果,山區則種植重樓、秦艽、附子等中草藥。當地烤煙的年產值為7千萬元,中草藥的年產值為4千萬。楊振説,石鼓人徹底告別了千百年燒柴取暖的傳統,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潔能源,人均年收入提高了6倍。
王琳説,石鼓有四張名片:長江第一灣、茶馬千年古鎮、紅色文化和滇中引水工程取水口,“作為黨委政府,每一張名片我們都不能丟,每一張都要打造好。”
—EN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