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古人的貴生意識和平安智慧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休閒

平安和順地度過一生,這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與願望。生活中艱難險阻不可避免,在遇到險境時如何自處,進而自救?在風平浪靜時如何預備,防患未然?中國古人在與各種災禍作鬥爭的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和智慧。回顧這些體悟與教誨,對於我們每個人大有裨益。

“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

人的生命價值幾何?人又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中國人除了有必要時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也有着豐富的貴生智慧,教導我們如何防範災禍、珍惜生命。

貴生意識首先是貴人意識,即意識到人與其他事物相較之下更為重要。在中國古人的世界觀中,人與萬物生活在天與地構成的大環境中。那麼,在天地萬物中,人處於什麼地位呢?老子認為,人與道、天、地在重要性上並列,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黃帝內經》則進一步指出人貴於天地之間的萬物,其《素問》篇中説,“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翻譯過來就是,天所覆蓋與地所承載的所有的事物之中,人是最可寶貴的。這些思想,反映了人類對於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自身特徵與價值的認識。

貴生意識的核心是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貴,不等於會自覺珍惜生命,因為人還常常受名利所累,甚至為此不惜犧牲生命。對於這些短視的愚蠢行為,古代思想家給予了有力批判。例如,老子針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重功利甚於重生命的現象,就尖鋭地發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他所追問的是,虛名與身體、外物與身體、得到身外之物與失去生命相比,哪一個更應該親近、更應該重視、更加貴重呢?答案不言而喻。

《呂氏春秋》對此説得更加直白:“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翻譯過來就是:如今我的生命屬於我所有,而給我帶來的利益也是極大的。以它的貴賤而論,即使貴為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輕重而論,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換;以它的安危而論,一旦失掉它,終身不可再得到。正是由於這三個方面原因,有道之人對生命特別小心謹慎。這些思想都明白無誤地指出,與生命相比,任何名譽地位和財貨利益都沒有那麼重要,當然都更不值得以生命為代價換取。

貴生的重要實踐之一是要自覺養護生命。孔子曰:“居處不理,飲食不節,佚勞過度者,病共殺之。這説的是日常起居沒有規律,飲食沒有節制,勞逸過度,都會導致疾病纏身而死。《備急千金要方·養性》篇中寫道:“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所貴,莫貴於生……生不再來,逝不可追,何不抑情養性以自保。”意思是説,對於每個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為什麼不能自我掌控,以保全生命呢?

針對人們不注重養生的現象,孟子批評道:“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至於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是,僅僅一兩把粗的桐梓樹,人們要想叫它生長起來,都知道怎樣去培養它;至於對自己,卻不知道怎樣去培養,難道愛自己還不如愛桐梓樹嗎?這真是太不動腦子了。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古人意識到,“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面對福禍無常,為了保全生命,人還應當具有憂患意識。

何為憂患意識?就是要不忘危亡。《易·繫辭下》説“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意思是説,安穩、安定之時不應忘記還會有危險、危機之時,存在之時不應忘記還會有滅亡之時,有序之時不應忘記還會有混亂之時。憂患意識是獲得平安的前提。這是因為,“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愈是有憂患意識,愈能夠解除所憂,這是憂與無憂的辯證法。《春秋繁露》中説,“凡人有憂而不知憂者,兇;有憂而深憂之者,吉”。孟子進一步指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憂患會使人謀求生存,而貪圖安逸享樂就會使人死亡。由此推之,常憂就會常無憂,“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有無憂患意識還是智與愚的試金石。北齊人劉晝説,“智者見利而思難,暗者見利而忘患。思難而難不至,忘患而患反生。”聰明的人面對利益會考慮到日後可能遇到的災難,愚蠢的人面對利益就忘記了禍患。想到災難的人,災難不會落到他的頭上;忘記了禍患的人,反而會遭遇禍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有了貴生意識和憂患意識,就要落實到採取針對禍患的預防措施上來。《易·既濟》説,“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指的就是君子總是想着可能發生的禍害,預先作出防範。《詩經·豳風·鴟鴞》中有“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可以譯為:趁着天還沒下雨,桑樹根上剝些皮,把門兒窗户都修理。後人從中提煉出了成語——未雨綢繆。這些關於預防禍患的思想對於人們保持身心健康、生活與事業順利具有很深的教益。

預防禍患要早謀劃,做有遠見的智者。司馬遷《史記》中説“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其意思是,聰明的人善於發現尚未萌芽的問題,設法避開尚未出現的危險。這種遠見卓識即體現在早謀劃中。劉向《説苑·談叢》提及“不困在於早慮,不窮在於早豫”,意思是做事早謀慮和早準備就不致陷於困厄和絕境之中。

要想在發生禍患之前採取措施,首先要及時識別禍患。《逸周書·王佩》中“不困在預慎,見禍在未形。”其次要預先採取措施,《道德經·六十四章》“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可以理解為在問題尚未發生時就預先加以防範,在未發生紊亂時就採取措施進行治理。類似的,唐代張九齡説要“圖於未然,治於無事”,就是説,對付禍患於萌發之前,防範危機於未見端倪之際。

預防禍患還要防微杜漸,在問題剛剛露頭時就加以處置。這就是“杜漸防萌,慎之在始”,“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其意思是,只要在錯誤或危險尚在苗頭初露時就加以預防制止、不使其發展,那麼不幸之災就會滅跡。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魏子安《花月痕》説“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要想擁有平安人生,不能不慎思慎行。慎思慎行自古就是國人所崇尚的一種君子作風。《詩經》有言:“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這一段讚揚當時平民宰相仲山甫的文字可以翻譯為:“儀態端莊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負責。遵從古訓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禮節”。

不慎重的危害是極大的。元代劇作家王子一的劇中有,“一事差,百事錯”,意思是,一個環節處理不當,導致全盤失敗。蘇軾詩中也説,“一炬有燎原之憂,而濫觴有滔天之禍”。一把火雖小,但燃燒起來,卻有燎原之害;源頭水雖細,發展下去,卻能引來洪水滔天之災。因此,“不慎其前而悔其後,雖悔無及矣”,總體上,正如明代方孝孺所説,“人之持身立事,常成於慎,而敗於縱”。

慎思慎行,首先要把心安放好。靜心才不忙亂,戴復古《處世》説“萬事盡從忙裏錯,一心須向靜中安”,忙亂中容易出差錯,鎮定自若才可以避免出錯漏。

慎思慎行,要慎重思考,三思而行。馮夢龍小説中有,“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意思是,做事不經過深思熟慮終歸會後悔,為人能夠包容忍耐,自然可以少很多憂慮。

慎思慎行,還要控制情緒、關注細節的處理。《韓詩外傳》有言“患生於忿怒,禍起於纖微”,説的是災患產生於發怒,禍端由於疏忽小事而引起。劉向也説,“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

慎思慎行,關鍵還是要持之以恆。《易·乾》記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説的是,品德高尚的人,整日自強不息,夜晚小心謹慎如臨危境,這樣就不會招災。這方面,老子的表述最切中要害:“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前車之鑑和亡羊補牢

禍患往往難以避免,吸取經驗教訓尤為重要。古人用兩個成語概括了這種吸取教訓的做法——從他人禍患中獲得啓示,謹記“前車之鑑”;對自身不足及時改正,以便“亡羊補牢”。

《周書》説“前車覆,後車戒”,這是前車之鑑的原始表述。我們總應記取從前的、前人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生活的借鑑。這就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而一旦問題和禍患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那麼我們只有接受它,及時糾正錯誤,採取補救措施,即“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汲取前車之鑑和亡羊補牢還要靠誠懇的態度和行動。邵雍説,“君子改過,小人飾非;改過終悟,飾非終迷;終悟福至,終迷禍歸”。知錯能改是君子,隱瞞錯誤是小人;改正就會醒悟,不改正仍在迷途中;能改過的人最終可獲得幸福,而不改的人可能最終無福得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