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户端北京10月5日電(記者 李金磊)“今天幾號?”“初五!”國慶中秋假期過半,不少小夥伴兒感覺跟過年一樣。
在這個特別的假期,熟悉的“人從眾”回來了,前4天多達4.25億人次出遊。在疫情防控要求下,旅遊卻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團圓遊、周邊遊、自駕遊、無預約不出遊,成為今年黃金週旅遊的新特點。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週年。人們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4天4.25億人次出遊 再現“人頭攢動”
長達8天的超級黃金週,激發了民眾出遊的熱情,大家熟悉的“人從眾”又回來了。9月30日,滴滴、滴答APP相繼崩了,出行需求可見一斑。
雖然景區限流75%,但假期遊客人數還是一路走高。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10月1—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20.2億元。
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30日至10月3日,全國鐵路連續4天發送旅客人數超千萬。
多地景區門票售罄,好不熱鬧。10月3日上午10時15分,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當日門票已經售罄,這是自3月24日以來首次出現門票售罄情況。當日,景區啓動了紅色預警一級響應預案。
擁堵導致高速成“停車場”的場景再現,有網友稱“堵了近5個小時,帶了3盒月餅給親戚,已經消滅了兩盒”,引發大家會心一笑:雖然堵,但車水馬龍的背後是國泰民安。
10月2日,中秋國慶假期第二天,北京天氣晴好,一輪明月在夜晚逐漸升起。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團圓遊:補上春節錯過的團圓
在出遊大潮中,中新網記者發現,不少家庭在這個超長假期全家出動,來了一場久違的團圓遊。
在山東濟南一所高校工作的安若素(化名)就參與了一場浩大的家庭遊,幾家親戚一起出行,人數多達14位。
“今年春節沒有團聚,錯過的團圓就在國慶中秋假期補上了。”安若素説:“我們去了淄博逛周村古街,這是姥姥的故鄉,她家的大宅子、織染工廠和家族興衰史是我小時候就耳熟能詳的故事。”
沒錯,今年國慶與中秋相遇,讓國與家撞了個滿懷,卻碰撞出了遲來的年味。今年春節沒有進行的全家團圓遊,在這個國慶中秋假期得以實現。
圖為食客三五成羣約上好友一同品嚐“天下第一大火鍋”。 周毅 攝
周邊遊:不出省也能玩盡興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超長假期,多地要求居民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假期儘量不跨省出行,尤其是很多學校也倡議學生和家長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
在不出省、不出市的要求下,周邊遊、本地遊成為民眾的選擇。
北京市民趙女士説:“響應孩子學校的號召,假期非必要不出京,那就家門口溜達吧。南鑼鼓巷、後海、煙袋斜街,一圈走下來溜達了6個小時,沒有一絲的倦意。”
“不出省旅遊是綜合考慮了家人和自己的安排以及疫情情況決定的。雖然不出省,只在省內短途遊了一下,但跟家人在一起,就很開心。”貴陽的白領齊小檬這個假期去了黔東南州的丹寨縣。“遊的是心情,換個地方放鬆一下。”
丹寨萬達小鎮。受訪者供圖。
自駕遊:大西北熱度高
由於今年國慶假期更長,而且自駕遊、房車遊具有小聚集、大空間的優勢,所以,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這種出遊方式。
文化和旅遊部近期指出,綜合有關數據判斷,此次國慶中秋長假選擇自駕出遊的比例有望達到60%以上,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古、雲南等地成為自駕遊的熱點目的地。
國慶期間“大西北”旅遊熱度暴增,“穿越大半個中國”成國慶旅遊新趨勢。
中國銀聯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前兩天西部遊、長途遊受到追捧。西藏、新疆和寧夏是1日、2日消費金額同比增長最快的地區。其中,西藏地區賓館住宿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超過1倍,餐飲類消費金額增長49%;新疆地區航空售票和加油類消費金額同比增長2倍以上。
在外企工作的薇薇是一名有10萬多粉絲的旅遊博主,假期選擇和老公還有一個朋友,一行3人從河北自駕游到新疆。“我們喜歡自駕遊,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和行程,很自由,疫情之後我們已經自駕去了很多地方。”
“一路上我們邂逅了風車田,欣賞了多樣的地貌,偶遇了夕陽下漫步的馬羣,好不愜意。”薇薇説。
夕陽下的馬羣。受訪者供圖。
“無預約不出遊”成新習慣
“雙節”假期依然是“無預約不出遊”。文化和旅遊部表示,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今年國慶長假景區重點要抓好有序開放、預約旅遊。
數據顯示,除了部分開放式免票景區外,全國280家5A級旅遊景區中已有264家景區建立實施了分時預約制度,佔5A級景區總量的94%左右。
提前瞭解和查詢旅遊景區疫情防控、開放、門票預約、客流限制等措施,已經成為民眾出遊的新習慣。故宮、敦煌莫高窟等熱門景區8天長假的門票在節前就已被預約一空,一票難求。
“提前預約真的很重要”, 薇薇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喀納斯地區自駕需要對車輛進行預約才能開進景區,而我們沒有事前進行預約。當我們從白哈巴前往禾木的時候無法穿越喀納斯,因此需要繞遠路,多走了將近兩個小時。”
現在,你在哪裏“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