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玥潔
出去旅行是很開心的事,但如果在旅途中出現暈車,那簡直糟糕透了,冒冷汗、噁心、嘔吐,不僅身體難受,引起疲勞,還嚴重影響旅行的心情。
調查顯示,人羣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暈車問題。
(圖片來源於CFP)
暈車到底是不是病?為什麼看手機時暈車會更嚴重?如何緩解暈車?對此,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軍做了詳細解釋。
暈車是病嗎?
首先,暈車即暈動症,在臨牀上不屬於疾病,而是身體受外界環境變化,而產生過於敏感的機體反應。目前最廣泛被接受的是“感覺衝突”假説。
慈軍主任説:“通俗地解釋,就是當乘客坐在汽車座位上時,視覺處在一個靜止的侷限空間裏,但耳朵裏的前庭系統卻感覺到了汽車加速、轉彎等運動刺激。大腦接收到的信息互相矛盾,於是就產生了暈車。”
而暈車的人自己開車的時候往往不暈車。主要原因就是司機控制方向盤時,對運動狀態有預判,不會有“感覺衝突”,很少出現感覺輸入之間的不匹配。同時,開車的時候大腦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大腦皮層高級中樞高度興奮,也會對前庭系統產生抑制作用。
哪些情況會加重暈車?
汽車通風狀況差,封閉環境裏的各種氣味,會讓人更容易暈車,如汽油味等。
司機的駕駛習慣。司機駕駛時經常猛踩剎車、油門或迅速轉動方向盤,乘客的大腦“處理不過來”就更容易暈車。
個體差異。天生較容易暈車,以及本身就存在某些健康問題的人羣暈車風險更高。
乘車時的狀態。太累了,狀態不好,會更容易暈車。太飽了,對胃部平滑肌的刺激增加,會更容易嘔吐。飢餓狀態下血糖低,如果引起連鎖反應,會加重暈車的不適感。
乘車時看手機。看手機會將視線焦距在靜止的局部,讓大腦的判斷更加混亂,加重暈車反應。
幾個簡單有效的防暈車方法,關鍵時刻拯救你的旅行!
建立耐受。很多人都有這種體驗,有一陣子經常坐車,習慣了之後,暈車也會跟着減弱。
乘車時儘量坐前排,不要看手機,多看窗外或者閉上眼睛。看窗外時,眼睛也會和身體一樣,意識到自己在運動,可以適當減輕感覺上的矛盾。眯眼休息,則是直接阻斷來自視覺上的信息輸入。另外,仰卧躺着也可以減輕暈車症狀。
準備一些暈車藥物。常見的如茶苯海明片。這類藥物能減少神經衝動傳入頻率,並且能抑制乙酰膽鹼的釋放而減少胃腸道的運動,從而減輕噁心和嘔吐,中短途旅行一般在服用30分鐘後起效。市面上還有常見的如東莨菪鹼貼片。長途旅行可提前4-5個小時貼,藥效可維持2-3天,一般貼在一側耳後,沒有頭髮的乾燥皮膚上。
避免過飽或者過飢時乘車。
攜帶一些薑片、橘子皮、風油精,時不時聞一聞。或者及時開窗通風,增加空氣流動性也能有效減輕症狀。
穴位按摩。指壓按摩內關穴,(掌側前臂正中,腕橫紋上三指)或揉按神厥穴(肚臍)可以有效幫助預防、緩解暈動症。
平時適當進行一些鍛鍊平衡能力的有氧運動,提高小腦平衡能力和肌肉反射能力,改善身體素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