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 贛州七里古鎮的前身今世
章貢文旅重點打造七里古鎮 讓古鎮有望枯木逢春
曾祥裕 曾海亮
筆者陪外地風水界朋友曾多次到贛州市七里古鎮考察風水。
説起江西宋元四大名窯,贛州的七里鎮窯榜上有名。七里鎮窯址位於贛州市章貢區水東鎮七里村的貢江河畔,總面積1平方公里,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窯自晚唐創燒以來,在宋元鼎盛一時,到明中期停燒。贛州七里鎮窯也是江西首批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其實,七里古鎮除了七里鎮窯址外,還有其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貢江古榕樹、古建築羣、古廟、古碼頭等文旅資源。
但風水輪流轉,載不動的是人間的興衰事,百年前古鎮的繁華隨着時代變行遷,而變得面目全非,不少古建被風雨侵蝕而瀕臨傾倒之境。
所幸的是隨着當下城市開掘文旅資源,七里古鎮這件淹沒多年的古董又將修飾一新。
據瞭解,為充分挖掘和保護古窯文化、七里文化,章貢區引進時光贛州(七里古鎮)文化旅遊項目,項目選址就在古窯遺址所在地七里古鎮,總規劃區域面積約2775畝,初步估算投資38.5億元。屆時七里古鎮將打造成為集文化、旅遊、生態、休閒、藝術為一體特色旅遊小鎮,讓更多人瞭解、熱愛古窯文化。
七里古鎮的風水特色
“藏風得水”,這是風水格局的理想境界。以自然景觀的地理大勢而言,七里鎮,是一片土地肥沃,面積達3平方公里的貢江沖積平原,具有設州立縣的地理格局。 時至今日,七里鎮仍然是一座擁有近萬人口的鄉村集鎮。以自然景觀的風水形勝而言,七里鎮背山面水,枕武夷而面南嶺,且坐擁南贛。
覓其祖龍,乃發脈於贛閩交界的武夷山脈,其中一支跌宕起伏,蜿蜒曲折,成為進入贛州盆地的幹龍,再分為馬祖巖一脈支龍,結穴於七裏鎮沖積平原。
察其周圍砂山,向山為南嶺山脈支脈的崆峒山,近觀,是貢江南岸一列低矮的丘陵,峯巒秀麗,如同筆架,構成案山。遠眺,目力所及,是天際輪廓優美的崆峒山席帽峯,成為諸多古建或祠堂之向山。青龍之位,是高昂聳起的楊仙嶺,它是風水祖師楊筠松結廬授徒的風水名山。白虎之方,為地勢坦蕩的贛州盆地。
七里古鎮有一個美好的傳説
童貢文旅重點打造七里古鎮,讓古鎮有望枯木逢春。
“七里”原稱“七鯉”,是因有七座形似鯉魚山丘而得名。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遠居東海龍府的七個龍女,聽説贛州山川奇特,風景秀麗,商定前往遊覽,她們變成七條鯉魚,潛離龍宮,掀波逐浪,溯長江,經鄱陽湖,沿贛江而到贛州。只見贛州青山如黛、碧草如茵、田園秀麗、風景如畫,且東邊貢江有汶潭,西南章江有鷗潭,北邊贛江有儲潭,潭深水碧,真乃魚龍佳居,她們盡情遊玩,樂不思返。東海龍王就不見女兒,追查去處,得知她們私離龍宮到了贛州。即吩咐鯉、鮎二將捧手諭,追龍女速回。鯉、鮎二將追到贛州,見龍女正在城東貢水中嬉戲,便出示龍王手諭,要龍女即刻返宮,龍女捨不得贛州風景,號啕大哭,湊巧觀音菩薩路過峯山,聞龍女哭聲,便立住雲頭,細問情況,遂生側隱之心,命鯉、鮎二將暫先回宮,並就地作法開了一口水井,為龍女棲息,還賜柳樹葉一片,囑咐急時備用。
時隔不久,龍王又派龜相帶水兵,敦促龍女回宮,龍女不從,龜相捏斷泉源,井水乾涸,龍女眼看事急,遂遵觀音囑咐,取柳葉往天空一拋,立明,觀音駕雲趕到,勸説龜相成全她們姐妹心願,讓她們在此定居。龜相不敢執拗,只好回龍宮覆命。觀音作法將龍女七姐妹變成七座鯉魚形的小山,沿江排列。後人在此燒窯建鎮,以七鯉命名,諧音七里鎮。
得風水地利之便 家運鎮運兩盛
七里古鎮,位於贛州城東七華里的貢江北岸,唐朝末年,隨着大量的北方移民進入贛南,七里鎮創立了瓷窯,址沿貢江北岸一線分佈,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0.5公里,在1平方公里多的地底下,均為古代的窯址,同時還保存有高出地面的大型窯址堆積16處。贛州窯始燒於唐末五代,盛燒於兩宋,終燒於元代,是江西省境內宋代的四大窯場之一。
贛州窯的產品主要為民間日用品,器形有枕、瓶、杯、壺、罐、碗、盞、盤、碟、缽、盂、爐、硯等。產品的胎質以陶胎為多,瓷胎較少。釉色有青釉、白釉、青白釉、褐釉、黑釉、窯變釉等多種,近年來還發現有少量的白釉開片瓷產品。贛州窯的青白釉瓷器可與同時代景德鎮窯的同類產品相媲美,仿漆器赭黑色釉則是贛州窯獨具風格的產品。產品中有一種劃胎柳斗紋點釉鼓釘罐,是贛州窯獨特的產品,在宋元時期遠銷日本、朝鮮一帶。
贛州窯產品的裝飾工藝以刻畫為主,還採用印、雕、捏塑等工藝,常見的裝飾圖案為花鳥走獸。裝燒工藝在唐末五代採用墊柱支釘迭燒,宋代以後則採用墊餅匣缽裝燒,窯型以龍窯為主。1986年,曾清理出2座並列的宋代龍窯,各長30多米,為古代窯址中所罕見。宋代,由於制瓷手工業的發達,七里鎮作為南方地區的一座重要集鎮,就已經記載在官方的地理志書中了。
明代以後,制瓷業衰落,但是由於七里鎮瀕臨江面開闊、水量豐盈的貢江,為七里鎮先民產業轉型帶來地利條件。 此時客家人轉入對山區木材的開發,繼之而起,七里鎮成為一座以竹木扎運為主的集鎮,並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末。地利之便形成的經濟活力,為七里古鎮的崛起和興旺奠定了基礎。但是地利給人帶來的運勢,隨着當地的經濟格局的變化也在轉變。到了20世紀七十代末期,七里鎮的竹木扎運業衰退,一批批七里鎮人遷出古鎮,走向繁華的城區。
進入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後,隨着水運的沒落,七里古鎮的碼頭商貿價值一落千丈,昔日的繁華勝景成為過眼雲煙。
從古鎮的盛衰之變,感悟到再好的風水也會隨着時代發展的趨勢和商業模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也與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變化而改變格局,再繁華的商業市場也不是一成不變,再富貴的家族也會隨着經濟實力衰退而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