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 科考再出發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 科考再出發

科考隊伍到達武夷山主峯——海拔2160.8米的黃崗山頂。黃雪梅 姜克紅 黃海 蘇琳 陳鳴 攝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 科考再出發

武夷大峽谷雲霧繚繞,谷底村莊若隱若現。黃雪梅 姜克紅 黃海 蘇琳 陳鳴 攝
編者按
12月1日,正值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成功21週年,為進一步傳播國家公園理念,2020年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主題科考活動啓動。
“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從2018年以來已連續開展3年,今年為閩贛兩省首次聯合承辦。
記者一路跟隨科考隊伍採訪,為您揭開武夷山國家公園無人區的神秘面紗。
東南網12月4日訊(福建日報 黃雪梅 姜克紅 黃海 蘇琳 陳鳴 文/圖)
黃崗山上,高高矗立碳通量塔
12月1日,“關注森林·探秘武夷”2020年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監測主題科考活動在桐木關啓動。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總面積1001.41平方公里,中國唯一的既是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保護地,擁有210.7平方公里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
雄偉的桐木關,矗立在福建與江西兩省交界處。此處海拔高度1100米,為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跨過此關,便是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非經批准,禁止任何人進入。
桐木關現由福建與江西兩省共同管理。近年來,兩省武夷山保護管理機構積極探索武夷山跨行政區保護管理的有效途徑,共同推動武夷山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
由國內8家高校、科研院所的11名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科研工作人員組成的科考隊伍,從桐木關出發,深入無人區,一路開展考察監測工作。
途經武夷大峽谷。這裏是由地殼運動產生的天然斷裂帶,橫跨閩贛兩省80餘公里。兩側高峯聳峙,峽谷相對高差1200米,呈“V”形,雄奇壯觀。當日,潔白的雲層呈帶狀鋪滿長長的峽谷,谷底的村莊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在雲遮霧繞中,車輛盤山而上,來到海拔2160.8米的黃崗山山頂。眼前豁然開朗。站在山峯絕頂,但見豔陽高照,茫茫雲海環繞四周,白雲舒捲開合,綿延不絕,蔚為壯觀。前方厚厚的雲層如瀑布般下泄,美如夢幻。
黃崗山,武夷山主峯,也是我國大陸東南第一高峯,被譽為“華東屋脊”。2000多米的垂直高度,植被分佈沿海拔梯度由低向高,依次為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中山矮曲林和中山草甸,形成5個典型的垂直帶譜,構成“一山多景”的奇特風貌。
曾經,山頂漫山遍野長滿萱草(俗稱黃花菜),開花時節,山崗遍染金色,故名黃崗山。而今,黃花菜已少見蹤影。
在黃崗山頂中山草甸區,初冬一片枯黃的芒草羣落中,黃山松點綴其間,格外顯眼。黃山松是武夷山針葉林帶譜的優勢樹種,別看它們長得矮小,卻已經有幾十上百年樹齡,由於山上年均氣温約8.5℃,經常有5~6級大風,惡劣的環境塑造了這些“樹堅強”的矮小外形。
但隨着全球氣候變暖,黃山鬆開始加快生長,不少坡地上已成片成林。科研人員説:“這裏‘林木線'上升,‘草甸面'縮小。全球氣候變暖給武夷山生態環境研究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氣候變暖、氮沉降、極端乾旱頻發等為主要特徵的全球變化,深刻地影響着武夷山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穩定性。”南京林業大學徐俠教授告訴記者,科學研究將揭示其中的奧秘。
黃崗山頂,一處高聳的岩石上面,嵌着一枚“國家著名山峯”地理信息標誌牌。“這就是海拔高度2160.8米的標誌,由國家測繪局設置。”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工作人員説。
不遠處的中山草甸上,湛藍的天空下,矗立着一座5米高的鐵塔。
“這是碳通量塔,2019年12月建成。”徐俠教授説,“每秒監測10個通量數據,實時監測區域內碳的收支情況,持續解析碳循環過程。”
據介紹,在黃崗山的中山草甸、中山矮曲林、針葉林和常綠闊葉林中,都分別設置了一座碳通量塔,用於研究不同植被類型的二氧化碳交換能力。
“沿海拔梯度佈設碳通量塔,這在全國少有,設計上處於先進水平。”徐俠教授説。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 科考再出發

發現一處野豬巢穴。黃雪梅 姜克紅 黃海 蘇琳 陳鳴 攝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 科考再出發

福建師大博士生在黃山松森林樣地進行土壤碳通量測定。黃雪梅 姜克紅 黃海 蘇琳 陳鳴 攝
科研樂園,不斷髮現新的物種
不僅僅建碳通量塔。在為期兩天的科考活動中,記者一路跟隨採訪,發現武夷山國家公園正在開展生態系統、動植物資源以及水、氣、土、微生物等多項監測。
設置在黃溪洲的福建武夷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武夷山生態定位站”),是個開放性的科研平台。這裏聯合1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研究對象,系統地開展水文循環、羣落和物種多樣性的研究等,被國家林草局授予“2019年優秀生態定位站”稱號。
武夷山生態定位站一帶的主要植被類型是常綠闊葉林,這是一種頂極羣落。福建農林大學副教授陳世品聯合多個團隊在這裏建立了長期定位觀測樣地。2018年,他的學生陳新豔在這裏發現新物種——福建天麻。
作為天地間不可多得的珍貴存在,武夷山地處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亞熱帶中山森林保存完好的交匯地帶,擁有地球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成為科研工作者的樂園。
100多年來,中外生物學家在此先後發現的生物新種超過1000種。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以來,試點區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強,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森林覆蓋率達96.72%。武夷山的野生動植物數量也不斷增加,近年來接連發現雨神角蟾、福建天麻兩個新物種。最近發現兩棲動物蛙科蛙屬疑似新種1個,目前已完成形態和分子鑑定。
“我們還要進一步拓寬科研領域,完善監測體系頂層設計,搭建科研監測平台,加強與高校院所戰略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和監測項目等工作,提升科研監測水平。”武夷山國家公園科研監測中心主任張惠光説。
近年來,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新佈設動物監測樣線14條、紅外相機198台。擴大監測範圍和監測內容,使原先深藏在秘境之中的野生動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公眾的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全面開展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
據瞭解,武夷山國家公園已於今年4月先期啓動兩棲爬行性動物調查。之後又對剩下所有的生物資源調查進行招標,由生態環境部南京科學研究所中標,已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利用國家林草局的資金,投入1630萬元,用三年時間,對所有動物、植物、植被、微生物(包括水體、土壤)等生物資源進行本底調查,全面摸清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家底'。”張惠光説,通過全面摸清武夷山國家公園範圍內的物種種類以及需要加強保護的重要物種,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監測,開展科學研究,為更好地保護生物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3 字。

轉載請註明: 探秘武夷山國家公園 科考再出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