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蓋賴村 深山裏淳樸的中國傳統村落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休閒

蓋賴村地處貴州雷公山腹地的崇山峻嶺之中,共有6個自然寨,386户近1800人。2016年12月9日,蓋賴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遠眺山清水秀的古樸村寨

三都水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蓋賴村屬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的都江鎮。從三都縣城驅車進村大約需要一個小時。進村的山路彎彎曲曲,雖然山高路遠,可是一路上的風景卻是非常迷人。因為這裏地貌為峽谷地貌,加上全鄉森林茂盛,造就了豐富的自然景觀。

蓋賴村的村民主要是苗族,它不僅是三都縣而且還是黔南州境內規模最大、居住最集中的苗族大寨。

蓋賴村年輕的母親和自己的孩子

這裏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樸,其苗族藍染被稱為“古老的中國藍”,是著名的苗族民間傳統技藝,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圖案上反映有苗族歷史、圖騰等,具有美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價值,主要內容是反映苗寨的大自然及現實普通生活等等。另外,畫工獨特細膩,花紋與花紋色巧妙搭配鑲嵌在若隱若現的龜裂之間,色彩通常採用藍、黃、棕等多色套染,這種絕活,家家户户,信手拈來,獨具特色。

正在勞作的蓋賴村村民

蓋賴苗寨吊腳樓是苗寨寨景的主體,均為杆欄式木樓,依山而建、傍田而居、鱗次櫛比,一般為三層。

妻子站在家門口目送即將外出的丈夫

其中,中柱、大門、樓梯、美人靠、掛鼓枋等均在大大小小的儀式中建造而成。所以,蓋賴苗寨吊腳樓可謂是最有生命、最有靈氣的房子。

村委會大樓一角

蓋賴村的民族節日主要是“牯藏節”,每13年才舉辦一次,錯過了要再等13年。此外,吃新節、蘆笙節、祭橋節、乃謠節等都是蓋賴苗族的傳統節日,銅鼓舞、蘆笙舞、鼓琴舞、板凳舞等苗族傳統經典文化在這裏依然保存得非常完好。

圖為用於存放糧食和雜物的小屋

蓋賴苗寨至今還保存着諸多古老而神秘的習俗,比如“忌蘆笙”“鬧蘆笙”“開秧門”“關秧門”“開活路”“忌雷”“請中柱”等等。

正在晾曬穀子的婦女

此外蓋賴苗寨還有鬥牛、鬥鳥、鬥雞、把手勁、扭扁擔、打託鏍等民族傳統體育藝術。

蓋賴村的民族文化底藴十分深厚

蓋賴村苗族文化底藴深厚,有刺繡、剪紙、編花帶、蠟畫等手工藝;有建本房、裝房、編等等的木工藝術等寶貴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

蓋賴村最有名的苗族藝術莫過於羣舞《跺月亮》,編導老師就是本村的楊再清,最初構思來源是苗族舞蹈“跳月”,由24名年齡在12-14歲的本村女孩子表演。在獲得2012多彩貴州舞蹈大賽金黔獎後,又榮獲了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羣舞類的銀獎,一時間讓蓋賴村名聲大噪,被譽為“苗族跺月亮之鄉”,許多人來到蓋賴村就是想一睹《跺月亮》的風采。

景色優美的蓋賴村處在雷公山的崇山峻嶺之中

蓋賴村地形起伏較大,極少形成成片的壩子。當地土壤主要是富含水合氧化鐵(針鐵礦)、硒等稀有元素的黃壤和黑壤等,盛產水稻、紅薯、玉米、高粱、水玉、魔芋等綠色農作物;有杜仲、桂皮、紅藤、夏枯草、爬地香等名貴藥材;還有沙葁、花椒、夜含舒等名貴香料。

村裏的一口古井

蓋賴村與排怪村、打略村、平甲村、來術村、排抱村、巫撈村、巖撈村、河壩村、打魚村、千秋村、塔石村、甲找村、擺鳥村、大壩村相鄰。

這裏山清水秀,古樹參天,翠竹成林,天空湛藍,空氣新鮮甜潤,河水清澈見底,梯田層層疊疊、木樓錯落有致。

蓋賴村的梯田

蓋賴村的稻田多呈現階梯分佈,分佈在海拔400—800米之間。村裏附近得山裏生長有山葡萄、野楊梅、野刺莓、野刺梨等。

村民在梯田裏勞作

這裏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300mm以上,無霜天長達320天以上,適宜於各類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和生長。

外星人之家客棧

最近,蓋賴村因為傳統文化保護得十分完好而被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單元故事《天上掉下個UFO》選為取景拍攝地之一。目前,當地政府在加大力度推進鄉村旅遊的同時,注重保護好傳統文化並逐步完善蓋賴村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蓋賴村的村支書張廷濤説,蓋賴村會以豐富的原生態資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藴,熱情歡迎四方賓客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