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明代古橋為何400年間幾度沉浮?

10月18日,江西省新餘市仙女湖“冉冉升起”一座古橋,所謂“升起”,其實是因為湖面水位下降。消息傳開,遊客和古橋建築愛好者紛至沓來,一睹這座明代古橋的真容。

這座從湖中“升起”的古橋,名為萬年橋。其實這不是它第一次浮出水面。對於居住在新餘市分宜縣鈐山鎮嶺下村的村民們來説,已經多次目睹了古橋“出水”的壯觀場面。每逢這個時刻,今年70餘歲的彭德建老人便會搬來竹椅,在自家院裏眺望幾百米外的古橋現身,“這是一份記憶和念想!”他對科技日報記者説。

湖水面積達50平方公里的仙女湖,是新餘市著名的旅遊“打卡地”,湖內有100餘座島嶼和數萬公頃原始森林,是亞洲最大的亞熱帶樹種基因庫,也是江西省最早開放的湖泊型景區。2016年8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仙女湖“中國七仙女傳説之鄉”稱號,被推崇為“愛情聖地”和“演繹愛情經典的搖籃”。其實,愛情離不開實實在在的生活。承載着歲月滄桑的萬年橋,在這片人間仙境裏,留下了怎樣的歷史記憶?又揭示了古代勞動者怎樣的智慧與機巧?

“水中之梁”為何經數百年沖刷而不倒

萬年橋全長384米,橋寬7.68米,據記載,整個造橋工程歷時10個月,共耗銀2萬餘兩。

陪同科技日報記者專程實地考察的許國平,是江西省建築結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據其介紹,萬年橋分橋基、橋拱、橋面三部分,其中橋基由10座千枚岩石壘砌的橋墩組成,橋拱共有11孔,曲線輕盈圓潤,橋面寬闊平整,鋪着大青石板,兩翼護以望柱與欄板連環相扣的石欄杆,上琢以珍禽怪獸和奇花異草,刀法雄健細膩,欄杆兩端銜有兩對抱鼓石,恰好與橋頭的兩對石獅背脊相對,可以説,其建造之精巧,是集當時造橋美學之大成。

拱橋古時被稱為“水中之梁”,根據萬年橋每個橋墩均嵌有風格粗獷的吸水獸,以及從橋墩迎水面呈錐狀堅挺的分水金剛雁翅墩來看,許國平分析,這種構造不但奇偉挺拔,而且具有分滔析浪的作用,減緩了湖水衝力,巧妙地發揮了橋基的自我保護功能,這也是確保拱橋穩固的先決條件。

許國平説,中國有着1800多年的拱橋建造史,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傲立世界建橋史冊,其中萬年橋的橋拱便是堪稱完美的壓力拱,除橋墩花崗岩石用糯米汁拌石灰膠合外,每一個橋拱均用多塊長條石和短塊石組合砌築,長短塊石的連接面凹凸鑲嵌以增強抗剪切力,滿足施工時穩定橋拱的需要,能夠保證橋面傳來的荷載通過拱形將壓力傳遞給橋墩,而不需額外採用抗拉材料。至於橋面採用青石板,則是因其不但耐磨而且顏色易統一,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喜歡選用的一種道路面層材料。

“構造上的科學合理、選材及施工時的精心嚴謹,這種‘優優組合’構成了萬年橋在水中歷經數百年沖刷而不倒,這是老祖宗的智慧,也是工匠精神的生動案例!”許國平感慨地説。

“十萬移民”使萬年橋湮沒水中

1958年,因興建江口水庫,分宜縣城喬遷新址,十萬餘居民隨之搬遷。彷彿一夜之間,萬年橋與分宜古城一道,沉入煙波浩渺的湖水中。後來,為了通航的便利,跨度達14.4米的中拱被炸燬。從此,這座有着402年通行歷史的大型古橋,留在了史書和老人們的記憶裏。

在萬年橋淹沒61年後的2019年,頻頻現身的萬年橋與新餘市其他200餘座古橋,被列為該市首批古橋保護單位。與此同時,新餘市撥出專項資金,啓動首批古橋保護工程,通過修葺、禁航及編制保護規劃、出版相關資料圖書等,使之成為鄉愁的載體和地方文化底藴的象徵。

科學技術的進步總是與歷史的腳步相伴而行。資料顯示,拱橋是中國最常用的一種橋樑型式。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代的公路橋中拱橋佔7%以上,由於石料資源豐富,拱橋多以石料為主,而當今世界從石拱橋衍生出的鋼筋混凝土拱橋的形式更是繁花似錦,拱橋的單孔跨徑也從古時幾米、十幾米拓展到百米以上。

金秋十月,枯水時節,沿着仙女湖水岸邊裸露的河牀,從淺灘放眼望去,半個身子露出水面的萬年橋猶如起伏的巨龍,在夕陽的餘暉下泛映着歷史的倒影。這種殘缺的美在述説時代的變遷,更在昭示着一種文明的力量。

相關鏈接

萬年橋來歷仍未有定論

分宜是明代權臣嚴嵩的老家。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明軍進剿倭賊取得重大勝利,敵寇首領相繼落網並被獻俘於京師。趁着喜慶的氣氛,分宜百姓通過嚴世蕃致函其父嚴嵩,傾訴因為城東清源古渡浮橋的經常損毀帶來不便,請求改建成石拱橋。嚴嵩慨然允諾,一方面派嚴世蕃趕回分宜,在清源石渡東邊選定橋址;另一方面,由於嚴嵩極為欣賞江南精美的橋樑建築,便親赴江浙考察橋型,聘請工匠,購置石料,以大船裝至樟樹,再換裝小船溯袁河運回分宜。

關於萬年橋的來歷,還有“偷來”之説。雖然目前蘇州與分宜都有一座萬年橋,但江蘇著名考古學家牛示力表示,蘇州萬年橋只不過是一個“贗品”。他在《可憐萬年橋》文中寫道,萬年橋在明朝嘉靖年之前就已建在蘇州的胥江上,當時,嚴嵩視察政務來到蘇州,站在萬年橋上久久撫摩着欄杆和石獅,連連發出嘖嘖稱讚。陪同嚴嵩的蘇州知府看在眼裏,隨後便招來一批技藝高超的石工,對每一塊石材進行編號後,按號拆卸,全部運往嚴嵩的家鄉,並按原樣重建在分宜縣城口的袁水之上。因此,目前仙女湖萬年橋才是真正歷史上的萬年橋。(寇 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3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座明代古橋為何400年間幾度沉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