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正視自己的短板所在,並加以改之,才能邁向成功。一國的治理之道也是如此。李光耀晚年在其《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對於歐洲、日本以及印度的發展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來,歐元區將面臨解體的“局”,日本將走向平庸之“路”,印度要面對發展過程中的種種“難”。若是不加以重視,任其發展,世界格局將重新進行平衡。
歐元區長久不了
李光耀認為,歐盟建立時的願景很美好,但在現實運行過程中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越走越遠的路會很艱難。
1993年,歐盟應運而生。當時的設想是讓歐盟成為世界上跨區域一體化發展與治理的典範,以發揮好三種效果:一是促進歐洲經濟增長,二是提升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三是促進歐洲社會發展,社會福利整體提升、貧富差距逐步縮小。
但在推進的過程中,在各國間協調和統籌的機制並未完全建立起來,存在着擴大過度、深化不足的治理危機。歐盟各國取消了相互間的邊境管控和限制,歐盟各成員國的公民在歐盟境內有較大的自由流動權力,不受出入境的限制,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和定居的國家。
歐洲各國都是老牌之國,各國的歷史悠久,文化和語言不同,要想真正融合發展難度不小。公民又對自己本土的文化、歷史十分認同,即便生活在他國,來自不同國家的國民也不可能有很強的凝聚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歐洲能真正實現整合,那整個歐盟的潛力將無限大,但現實卻並不是設想的那樣。
特別是歐盟對外看似有着共同的的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貌似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內部各個國家依舊是延續老傳統,各自為政,長期以往運作下去,歐盟不過是個空架子而已。沒有實質性運作的歐盟,各國的聯盟之約遲早會分道揚鑣。
李光耀認為,歐盟在推進貨幣一體化這件事上,雖然本意是好的,想要挽救歐元,但決策和推進次序是完全錯誤的。歐盟在沒有將財政進行整合之前,就拔苗助長式地推進貨幣一體化這件事,這樣做是本末倒置的,歐元區的命運完全可以預知,終將走上解體之路。
歐盟其實是貌合神離之狀。這樣的聯盟之路,只會令他們失去強大的競爭力。看似風生水起的歐洲,會慢慢地丟掉自己在國際舞台的位置,淪為配角。
日本走向平庸
李光耀會認為,日本雖是一個後進國家,但能趕上工業發展的快車,最終取得了成功。但從發展趨勢上看,日本會走向平庸。這當中的癥結所在是因為日本有着嚴重的人口問題,而且難以解決。
從發佈的數據上看,17年日本的生育率只有1.43了,相較50年前的日本,當時還能達到2.1的水平。2.1的水平意味着可以實現世代更替的人口規模。
而低生育率這個人口社會問題不僅是日本存在,整個東亞的生育率情況都不容樂觀。所以日本想要從其他國家導入人口來支持本國發展的概率也是很低的。
人口問題是任何一個國家繞不去的社會痛點問題。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力資源是第一位的,要有人幹活才會欣欣向榮。一個國家勞動“壯丁”肯定是年輕人佔主導,為主力部隊。新一輪的國家生產力及消費能力都是主要靠後浪們來支撐。
故而,日本的人口問題是阻礙其繼續發展的掣肘,就算日本意識到問題,但真要解決起來卻仍是十分困難,甚至是無解。要解決日本的人口困局,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提高日本本國的人口生育率,第二是放開門檻,引入移民。但這兩個舉措在日本難以得到落實。
日本提不高人口生育率和其政策有着很大的關係。隨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自我意識的覺醒及對自我價值的追求,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在社會上立足。但日本企業卻未與時俱進,給予女性職工更多的產假,反而設置了重重障礙,這樣很多職場女性都不願或是不敢生育。但如果日本不讓女性參與社會分工,這是社會倒退的表現。
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對於下一代的教育也是影響很大的。所以説,女性越追求獨立、平等,社會的生育率越低。在現代社會,女性地位提高,在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和男士同台競技是必然發展趨勢。
但相對應的女性優待政策不匹配的話,女性的生育意願不高是必然的。故而,日本無法緩解低生育率的問題。
引入移民也不合適日本這個國家。日本基本是一個完全單一民族自成體系的國家,對於外來人口和移民一貫都不太友好和寬容。從巴西日裔的後代看,就可以得知融入日本社會有困難及阻力有多大。
他們在顏值上跟日本本土人長相類似,還説着一樣的日語,但由於生長的文化和環境不同,巴西的日裔回到日本國內依舊是無法被本土的日本國民接受,想融入到當地社會中正常生活也被視為異類。亞洲的中國人或者韓國人移民到日本後,同樣面臨着融入難的問題。
日本人口下降問題、日本社會邁入老齡化是日本繞不開的問題。勞動力越來越少將成為日本社會的突出問題,最終逐步導致日本走向平庸。
印度發展困難多
印度作為曾經的英國殖民地國家,獨立後繼承了前英國殖民地政府留下的良好治理制度和很多較好的工作機制。但在李光耀看來,印度的優勢卻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在減退。因為印度國內發展的環境不良,管理體制上出現了大問題。
印度採取了中央規劃制度。這種制度體系下,印度中央層面的控制範圍太廣,導致了工作推進不力,即便印度的政治領導人有心改革,但卻不得不面對不利於改變,甚至是抗拒改變的官僚體制。
這樣的制度,會造成不良的政治生態。印度國內地區之間的排擠、貪污情況甚是嚴重,即便推行改革都是於事無補的。
印度國內的執政黨在不斷易主,政策不具有連貫性,新上任的領導通常都會一味迎合民眾,直接導致了印度國內的民主政治政策難以持續和得到貫徹。以班加羅爾的機場建設來看,新建計劃已計劃多年,但歷經磨難才得以批准建造。
印度的憲法體制和政治體制存在着很多“硬傷”,導致印度無法實現高速發展。領導層面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無論希望做什麼,在確定做之前,都必須在中央層面經過一套紛繁複雜的程序,甚至還需要在各邦走一圈更為複雜的審批流程。
這樣無疑降低了行政效能。很多事經過這樣複雜的“一轉”,遲遲都難以落地。
印度的税制改革也是舉步維艱,而税收制度是一個國家命脈的根本。印度曾嘗試在國內推行增值税制度,卻總不成功。各個州都很有自己的“主意”,會直接拒絕參加國家層面的税收改革進程。
印度還深受貪污問題的困擾。官僚作風嚴重,一度阻礙了印度的行政效率,也拉低了印度經濟發展活力。印度官僚的繁文縟節十分普遍和嚴重,存有高度的行政管制障礙。
在印度創業,必須等上88天才能取得所有的相關準證;在印度申請破產,要走11年的程序。這都可能會拖慢投資和職業創造的節奏。州政府層面的財政赤字情況嚴重,這會加劇政府官僚系統的腐敗問題。
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後,破壞了發展的硬環境。若是印度的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其國內的投資將隨之而來。如果不花時間和精力,投入金錢去改善基礎設施的話,印度就會在全球經濟洗牌中輸掉。
但新建基礎設施需要經由複雜的程序,導致新建速度緩慢,讓印度陷入了慢發展的“死局”。
印度受教育人口的比例較低。長遠來看,印度會陷入頂級人才緊缺的困境。印度國內的就業人口無法跟上經濟形勢,無法get必要的技能。印度發展就沒有了關鍵的勞力支持。
印度發展道路上的困難重重,國家體制、基礎建設、腐敗等問題將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短板問題,不加以重視,甚至可能演變為“致命”問題。
國際形勢千變萬化,各國的領導人在不斷更迭中,各國的戰略部署、執行能力也跟着改變。世界局勢走向難以預料,如李光耀這般有着豐富從政經驗的“老法師”,也許對問題看得更為透徹、更為前瞻。關於預言可作參考。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要在世界舞台上站上新台階,關鍵要不斷增強自己綜合國力,才能在大浪淘沙中,不被風浪吹倒、吹垮,一以貫之地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