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跟李憲章老師熟識是因為2004年,魯甸成立縣文聯,後興建崇文閣為其辦公場地,2006年,文聯相繼引導成立六個協(學)會,團結和帶領300餘名文藝愛好者,潛心創作。李憲章老師時任文聯主席,他沒少關心指導我們這批文學愛好者。

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既然熟識,採訪起來自然是無話不談,感覺從未這樣地走近過老先生。

醉心學藝技精湛

李憲章出生於1950年,老家魯甸龍頭山鎮八寶村蘿蔔地,他自小接受傳統文化薰陶,因為父親李永奎有深厚的國學底藴,尤其書法極佳。老先生回憶,父親大字小字都寫得好,小時候未進校門之前,父親常教他練習書法,背誦《三字經》。父親準備了一塊木板,一面刻着大字格,一面刻着小字格,每天讓他各練一篇大字和小字。木板浸了桐油,可以反覆書寫、沖洗、再書寫。

遺憾的是父親早逝,只給李憲章留下了對於書法和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小學期間,李憲章學習之餘常研習書法,不但是作業本上的字跡瀟灑漂亮,常得到各學科老師的指點,就是課間、放學,也不放鬆練習,他腦子裏時常揣摩字帖上的一筆一劃,手中有筆就把它再現出來,手中無筆的時候,也要用手在書桌上、地面上默出來,他常裝一支粉筆,哪怕看見一塊稍微平整一些的石板,也要在上面寫寫畫畫。

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李憲章攝影作品《負重》

李憲章考入縣一中之後,在書法上遇到良師益友夏舜良,夏老師書法美術造詣深厚,經常在各鄉鎮佈置文化展室,就把李憲章帶在身邊,讓他在專業上得到很多及時的指導,也得到很大鍛鍊。

李憲章初中還未讀完,文化大革命爆發,李憲章作為回鄉知青回到了老家。1971年,魯甸財貿隊伍招收大批工作人員,李憲章跟大多數知識青年一樣參加了工作。最初是在廣播站工作,後來因為書法、文學方面的特長,被爭取到財貿局辦公室,從事文字工作。那時候李憲章在書法方面已經頗有名望,也常在自己主辦的宣傳欄裏創作一些古體詩。他自幼喜愛閲讀易經、四書五經等傳統書籍,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又能背誦所有詩詞,所以經常模仿創作一些詩詞。

有一次,李憲章模仿毛主席名作《滿江紅》寫了一首詞,用書法作品的方式張貼在宣傳欄裏,除了一片叫好聲,他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是一個外地人,評價李憲章的詞很有才氣,但不合仄押韻。還真是,李憲章國學基礎是很紮實,但詩詞、楹聯創作理論就有欠缺,這被人一點破就非常汗顏,再不敢寫東西了。李憲章趕緊買詩詞入門的書籍來學習,買唐詩宋詞經典來研究格律。後來他潛心創作發表了幾百首古體詩詞。其詩詞作品五首被中華詩詞學會等組織收入《從勝利走向勝利--詩詞藝術中的偉大祖國》一書。另有詩詞作品收入《當代書法名家詩詞墨跡選》、《楹聯二十年作品精選》、《當代喜慶對聯作品精選》等專輯。

由於事情雜,不能潛心練字寫作,李憲章心裏非常渴望到縣文化館工作。後來,李憲章還真的如願進入文化系統工作:1979年,他被抽到武裝部搞宣傳,編制進入魯甸人防辦,1984年,縣人防辦撤銷的時候,徵詢他的去向意願,他毫不猶豫表示要到文化館工作。

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李憲章攝影作品《滴露》

進入文化系統工作以後,李憲章可以説是如魚得水,擺脱繁雜的瑣事,他可以一門心思追求藝術,不懈自學,常以“一間茅屋一支筆,半截初中半牀書”作自我寫照。他創辦了魯甸《百草園》文藝刊物,給文學、書法、美術、攝影等文藝作品的發表提供了一個載體,也團結了一大批文藝工作者。

在工作中,李憲章結識了雲南大學教授、書法家協會理事、雲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趙浩如先生,書法上常向趙先生討教,也經常得到其指點。趙浩如強調的“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的書法學習階段論,對李憲章影響非常大,讓他能慢下來,堅持以敬畏之心學習書法,堅持書品與人品結合,藝術與實用結合,字內與字外結合。也能留心世事,方舟書海,與時俱進。其書風取歐兼趙,穩健中顯靈動,以隸書、行書見長。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切入現代審美意識,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濃郁的書卷氣。他的書法藝術紮根於人民羣眾,字裏行間充滿着濃厚的人文情懷。

李憲章始終以服務社會為出發點,積極利用書法藝術為羣眾服務、為社會服務,在昭通旅遊文化景區創作了大量書法作品。在昭通大龍洞公園、元寶山公園、清官亭公園、望海樓公園、龍氏家祠、羅炳輝廣場和許多酒店、餐廳、茶室,都有他書寫的碑刻、楹聯、字匾、條幅。他還不辭辛勞先後為雲南殘疾人事業、1998年抗洪救災、汶川大地震書畫義賣創作、捐獻作品。在2010年昭通市抗雪救災書畫作品義賣中,他的一件隸書對聯作品,以兩萬元高價拍賣成功。

李憲章先後函授求學於無錫書法藝專,書法協會研修班。其作品在1991年四川書協主辦的“峨眉杯”全國書賽中榮獲二等獎,8月隸書作品1件被四川江油太白碑林收刻。1993年12月行書作品被“紀念同志誕辰一百週年書法作品精選徵集工作委員會”收藏。2000年3月行書作品被“二十世紀·中華民族書畫長卷”組委會收錄,並編入《百年經典--書法全集》。2003年作品入選首屆“羲之獎”全國書法大賽展。書法作品先後八次參加省展,先後發表於《書畫報》、《書法報》、《雲南日報》等省級以上報刊,收入省、市多家單位編輯的書法專輯。

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李憲章攝影作品《活水親情》

弘揚儒學帶民風

1987年,李憲章擔任文化館副館長職務,1989年到縣文體局當辦公室主任,1990年到魯甸縣政府辦當副主任,1992年擔任縣文體局局長,1993年--2003年,擔任魯甸縣工會主席。

李憲章2004年退休,其時,魯甸縣正大力打造“文化魯甸”,成立了縣文聯,他被返聘為文聯主席。2005年,魯甸縣在搞好新區建設、文化廣場建設、老城區改造的基礎上,提出重新建造崇文閣。崇文閣乾隆年間在魯甸已有之,後年久失修不復存在。作為重建工作組副組長,李憲章主要負責規劃設計等工作。為建好崇文閣,他查閲了大量的相關書籍資料,並多次、反覆到實地查勘地形及山脈走向,以中軸式、對稱性、既繼承傳統又體現時代,多功能實用的設計理念,繪製了平面圖和相關建築樣式,數易其稿後,交由大理國光古建築園林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承建,2005年12月,房屋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後續工程包括塑像、排位、匾聯製作及周邊綠化等工作,更讓李憲章殫精竭慮。他一方面查閲了曲阜文廟所有的御題匾聯,根據魯甸新修崇文閣的實際需要,複製製作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咸豐、同治、光緒六位皇帝的六塊題匾和雍正、乾隆御題對聯(兩副);設計定製了崇文閣標誌性鐵香爐;根據大院四個廂房的設置,對四個廂房定名為:明倫堂、中和堂、學問堂、邑文堂同;對大殿前端兩個小院的六間房也進行了命名。同時向昭魯文化界發出徵集對聯的啓事,得到廣泛支持。共徵集對聯作品64副,選定使用22副。並邀請昭魯知名書法家付諸筆墨。邀請雲南著名書法家趙浩如題寫《崇文閣》牌坊名,邀請雲南著名詩人楊世光為“儒園”大門撰寫楹聯。

2006年4月,魯甸縣縣委、縣人民政府舉辦了隆重的“·魯甸首屆櫻桃文化旅遊節”,並於櫻桃節開幕的第三天舉辦了大型文藝筆會,各書家在崇文閣揮毫潑墨,開展文藝交流。2007年1月30日,崇文閣的管理使用正式移交魯甸縣文聯,李憲章確定在先師殿立了五尊像(一聖四配),把十二哲改用正面兩側大排位,另外七十二賢、七十九儒設小排位神龕,並列兩邊廂廡。共計168位聖賢。集中展示儒家文化。還在崇文閣設置了“教育警鐘”,並在紀念孔子誕辰2560週年時正式敲響。魯甸縣2007年在崇文閣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隆重的祭孔儀式,並在慶典儀式上表彰獎勵了魯甸“十大孝星”。

2006年,經過李憲章努力,魯甸作協、美協、攝協、書協、詩詞楹聯學會、音樂舞蹈學會也相繼成立,吸收6個協(學)會會員共300餘人。在文聯的團結帶領下,各協(學)會主動開展羣眾文化服務,積極創作,催生了一大批文藝佳作。同時也帶動民風社風逐步向好、文明。

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李憲章篆刻《政通人和》

傳承文化愛家鄉

李憲章鍾情於家鄉歷史文化的發掘整理,早在1989年,撰寫了《古代銀都樂馬廠》《樂馬廠的傳説》連載於《昭通報》;以後相繼到成都郫縣、三星堆、重慶、都江堰等地考察,撰寫了《杜宇-朱提山的驕子》《魯甸-朱提文化發祥地》等文章;先後參與編輯《魯甸縣地名志》《魯甸縣誌》《朱提文史》等地方文獻。相繼撰寫了《龍頭山賦》《江底賦》《小寨櫻桃賦》《水井歌》《夢鵲落》《重修魯甸崇文閣記》等賦予歷史文化的碑刻銘文。

退休晚年,李憲章又愛上了攝影,曾先後在縣市省國級攝影展賽中獲獎。揹着相機跋山涉水,一曰鍛鍊身體,二曰蒐集素材,繼續挖掘整理朱提文化,不懈為養育自己的一方水土作感恩回報。

魯甸6.級5地震發生以後,李憲章雖然退休,但他對災區搶險救災和災區恢復重建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利用自己文學、書法、攝影的愛好和對朱提文化的鐘情,多次深入災區及魯甸各鄉鎮,拍下了大量照片,記錄了災區恢復重建的進程變化。震後不久率先撰寫了《抓住災區重建機遇 打造花椒產業升級版》《重建朱提古鎮 展示朱提文化》兩篇文章,為災區恢復重建獻計獻策。在恢復重建過程中,撰文、書寫了《石龍河賦》《龍頭山黨委政府搬遷記》《福祿橋記》和大量的詩文對聯,完成了《文化昭通.魯甸卷》歷史人文部分的撰稿。同時正在為撰寫《神秘的朱提山》一書,查閲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反覆深入水磨、龍樹、龍頭山、樂紅、梭山等地尋訪探秘,拍下了大量的照片,現已完成五萬餘字的撰稿,為發掘整理朱提歷史文化不懈努力。

採訪結束,李憲章帶參觀了他的書房,書桌上赫然擺放着他尚未完成的一件臨帖作品。作為外行,驚奇地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還用臨帖的?”李老師意味深長地説:“不但經常要臨帖,永遠都要臨帖!臨帖能再次觀察書者當時的運筆變化,揣摩其當時的喜怒哀樂,能跟書者跨時空對話,每次都能有新的體會。”

李憲章表示,當今社會文化氛圍漸濃,很多書者急於求成,喜歡趕熱鬧,樂於參賽,樂於揣摩評委喜好,樂於進入展覽,喜歡追求個性搞創新,其實都是不可取的。藝術要沉得下來,老老實實臨帖,不要急於求成,盲目追求個性往往脱離羣眾審美,不為大家所接受,也使書法脱離了書卷氣的美。

作者/來源:書畫價格通

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24 字。

轉載請註明: 李憲章:植根生活 追求藝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