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旅遊”為“詩與遠方”提供另一重可能 | 新京報快評

“反向旅遊”為“詩與遠方”提供另一重可能 | 新京報快評

旅遊的目的無非是求新、求奇、求知、求樂。

“反向旅遊”為“詩與遠方”提供另一重可能 | 新京報快評

9月29日,石家莊市鹿泉區的一户石窯民宿。圖/新華社

文 | 蘇士儀

隨着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的興起,近年來,一些原本不起眼的小眾景點開始受到關注。尤其是在這個國慶假期,一些原生態、商業化程度較低的小眾景點、非著名旅遊城市受到年輕人的大力追捧。因為與此前遊客蜂擁至知名景點的現象不同,這也被不少媒體稱為“反向旅遊”。

長期以來,由於“假日經濟”在時間層面的高度集中性,很多人出遊大都選擇去那些知名景區。一方面,這些景區在當地最具代表性,在短時間內,人們可以在這裏快速瞭解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另一方面,由於這些景區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加之當地在對外宣傳推介的過程中也在進行重點推薦,因此知名度本來就高,在信息交流成本較高的時候,自然是大眾跨區域旅遊的首選。

但是,隨着近年來信息交換成本的降低,每到節假日,一些知名景區“人從眾”的現象,開始讓一些年輕人打起了“退堂鼓”。出於對知名景點“人擠人”現象的厭倦,以及對旅遊的認知更加多樣化、更注重自身在旅遊中的體驗,不少年輕人開始嘗試另一種選擇。此時,那些小眾的非著名旅遊城市就成了他們的新選擇。尤其是那些此前在社交平台上被熱議的小眾景點更是備受關注,開始走入大眾視野。

從遊客的角度來看,旅遊的目的無非是求新、求奇、求知、求樂。因此,在一些年輕人看來,相比於在一個“人擠人”的地方走馬觀花式地進行打卡,不如選擇一個遊客少、交通、住宿、飲食成本低,特色鮮明、旅遊體驗相對不錯的非著名旅遊城市。如此,既能滿足自身的個性化需求,讓人更深入和細膩地體驗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也能遠離知名景區所帶來的喧囂,讓自身在慢節奏的體驗中不至於過於疲累。這是很多年輕人選擇“反向旅遊”的重要原因。

“反向旅遊”為“詩與遠方”提供另一重可能 | 新京報快評

朝霞中的潼關古城景區。圖/新華社

當然,從另一個層面去看,非著名旅遊城市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其實也與地方政府息息相關。基於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社交媒體上短視頻的發展,讓地方政府的宣發成本進一步降低,因此才可以被更多人“看見”。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遊客在選擇“反向旅遊”的過程中可能還是要有一個心理準備,那就是,相比於知名景區,很多非著名旅遊城市的基礎設施可能並不是特別完善。一方面是因為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另一方面是因為,對很多“非著名旅遊城市”而言,它的產業結構可能就不是以旅遊業為主,或者説,旅遊可能只是其近年來的一個新嘗試。

因此,年輕遊客在選擇“反向旅遊”時,在這方面可能還是要有足夠的心理預期。當然,面對這樣的情況,地方政府顯然也需要儘量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儘量留下“回頭客”。

作為一種年輕人的新選擇,一定程度上而言,“反向旅遊”現象的出現,其實也是旅遊市場自我調節的表現。當原本商業化程度較高的知名景區難以承載太多遊客之時,人們自然會主動尋找新的選擇,這是基於最本真的市場規律所生髮的現象。

總而言之,大眾意義和媒介語言上的“反向旅遊”,不過是旅遊市場在面對特定情境時的自我調節,也是個人選擇多樣化、年輕人更注重旅遊本身的表現之一。因此,只要那些被遊客青睞的“非著名旅遊城市”能夠做好相關服務,給年輕遊客留下更好的體驗,便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撰稿 / 蘇士儀(媒體人)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陳荻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1 字。

轉載請註明: “反向旅遊”為“詩與遠方”提供另一重可能 | 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