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看完了,你有何感觸啊,歡迎下方留言
感謝各位客官的到來,小編已經準備了上好的新聞,各位客官這就隨小編來吧。
新建成的北水關鎮河樓
潼關博物館
古城南門遺址
抗戰碉堡遺址
71歲的周宏年自小生活在古城裏
建設中的古建築街區
“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元代作家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描繪了潼關的險峻,不少人正是因為這首元曲第一次知道有個地方名叫“潼關”。
作為渭南人,常常也會向外地的朋友介紹潼關,它地理位置獨特,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作為陝西的東大門,潼關素有“三秦鎖鑰”“四鎮咽喉”之稱,但問其原因,還真是説不透徹。隆冬時節,記者跟隨古人的腳步,再次來到當年張養浩筆下的潼關,試圖觸摸古城的歷史脈絡。
潼關古城位於潼關縣秦東鎮南街村,城內主街道為東街、南街和西街。據介紹,古城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千米,南北寬約1.5千米,除北城垣較直外,南垣兩端西北呈弧形彎曲,使城西南、東南呈弧形凸出。今北牆已被黃河沖塌,尚存不完整的東、西牆北段,牆體夯築,其外磚壁基本已被拆剝,關城原設東、南、西、北四門和南、北水關址,西城門址保存較好。
潼關古城始建於唐天授二年(691),宋、金、元各代均在此設防。明代,設潼關衞,城池空前擴大,洪武九年(1376),對前朝關城向南、向西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並建有六處城門;建文二年(1400)及宣德年間,又建水關城樓;嘉靖十八年(1539),又建兩個重門。明代潼關城的城牆,現在仍有留存。清代200餘年,仍在此設防。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下臨黃河的北面砌磚牆約2400米,並新建了南、北水關樓。南水關有閘樓7間,北水關有閘樓9間,潼水穿城而過,中間橫跨東西的石橋,宛如長虹。後又磚砌東、西城牆,雄偉可觀。
1937年至1945年,在日軍的飛機大炮轟炸下,潼關古城遭到了極大破壞,歷史名勝大多毀於戰火,成為瓦礫。但潼關守軍依託古城構建的堅固的河防工事,並對日軍進行多次反擊,使潼關成為日軍無法逾越的關口,直至抗戰勝利。至今女媧山上仍有抗戰碉堡遺蹟,供人回憶。1959年因修建三門峽水庫,古城被設定為淹沒區,縣城被迫整體搬遷,城門建築及部分城垣被拆除。
險峻的山川形勢和厚重的歷史讓潼關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2013年,潼關古城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進一步傳承歷史文化,展示民族精神,重振古關雄風,近年來,潼關縣依託歷史遺蹟,實施了古城恢復項目。項目以“關隘文化”為主要特色,建設包括“一帶”——城牆風光展示帶;“三軸”——潼河水系景觀軸、南街交通發展軸、老縣道交通發展軸;“八節點”——南門節點、南水關節點、西門節點、北水關節點、北門節點、東門節點、潼關古渡口節點、上南門節點;“十一片區”——潼河南街商業街區、水坡巷傳統居住體驗區、東山景區、東街傳統美食街等十一個片區。目前項目建設已初具規模。
在潼關古城恢復項目中,需要重點介紹的是位於東山景區的潼關博物館。博物館外觀為明清時期城樓形象,復原了當年的山河一覽樓。這裏展示了潼關的自然之美和歷史文化積澱,成為大家瞭解潼關縣的一個重要窗口。
進入潼關博物館大門,一面以“鐵馬雄關”為主題的大型雕塑赫然呈現在眼前,一人身着戎裝,騎在戰馬之上,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豪氣。左右兩側的牆壁上,各有四幅山水畫,描繪出“潼關八景”的風光,拉開博物館的序幕。沿着回型結構的展廳慢慢觀看,第一層“千古潼關地靈人傑——歷史文明廳”,再現了潼關古城的歷史變遷。在“明清昌隆”單元,展示了一座巨大的潼關古城沙盤圖。仔細觀察,潼關依山而建,南高北低,北牆沿着黃河邊修建,南牆蜿蜒於南塬半腰,河水穿城而過,向北流入黃河,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第二層“氣吞山河鐵馬雄關——關隘文化廳”,一幅幅圍繞潼關戰役的畫面依次展開,述説着潼關跌宕起伏的歷史過往。第三層是潼關商貿民俗工藝廳,講述了歷史悠久的黃渭水運,帶人領略黃河漕運碼頭的繁忙景象。第四層是潼關又被稱為華夏金城的展示廳,描繪了潼關當前發展和未來規劃的景象。
站在博物館樓上的觀光平台,黃河盡收眼底。如今的潼關,處於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核心區,潼關古城必將重現往日的繁華,未來值得期待。
(來源:渭南日報 記者 呂佳 見習記者 黨驍)
責任編輯:曾昕韻
作者/來源:陝西網渭南站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