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查看視頻
齊長城青島段從諸城市史家夼村進入青島西海岸新區境內,途經包括小珠山在內的200餘座山頭,最後從於家河村東北入海,全長56.077公里,是“千里齊長城”的最後一段。
小珠山山脈遺留的60-70釐米高的齊長城,因為太矮被村民稱為“長城渣”,小珠山上有大量的“長城渣”,如長口澗、大口澗、小口澗、高板澗、羊欄子、紮營頂等地。《膠州志》中記載小珠山“千巖贊空,兩峯特起,萬山皆在其下”,可見小珠山海拔之高,山勢之險,此處多以山險代替城牆。小珠山西峯腳下的西峯關段齊長城,西峯關關門雖已不在,但兩側與關門連接的城牆遺址保存較為完好,關門東側有兵營遺址,緊靠南城牆,南北寬20米,東西長40米,形狀為長方形。
小珠山以東的徐山是齊長城東段重要關隘左關的所在地,徐山之名得自秦代方士徐福入海求取仙藥之説。在齊長城徐山段較為平緩的地段有兩處凹地,據説這裏原來有兩個門洞,被村民稱為東門和西門,是南北通行的必經之地,寬約1米,這兩個門洞便是左關的遺址。徐山山上有“齊長城遺址”碑,立於1984年。
清咸豐七年(1857年),在今膠南靈山衞一帶出土了三件齊國量器,分別為“子禾子釜”“陳純釜”“左關(釒和)”,“齊國三量”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齊國量器,其上銘文都有“左關”和“丘關”的字樣,“子禾子釜”又名“丘關釜”,“陳純釜”也名“左關釜”。左關與丘關,都是齊長城近海處一帶關隘的名稱。“陳純釜”銘文中有“安陵亭”字樣,戰國時期,靈山衞一帶地名即為安陽、安陵,有學者也對“齊國三量”進行了考證,認為安陵即今膠南靈山衞一帶。齊長城在溝通南北貿易往來中起調節作用,戰國時期,齊國在靈山衞設立關口,委派官員進行賦税管理並專門鑄制量器,“齊國三量”印證了齊國的新興政治勢力曾減輕賦税、輕徭薄賦、統一量具。
齊長城六汪鄉豐台頂段,長約300米,高2-3米。豐台村村碑記載“豐台村位於六汪南3.1公里的峯台頂東北麓,地處丘陵。明末,陳朝福兄弟二人從今泊裏鎮遷來立村,因靠近峯台頂,取名峯台。清初,以吉祥字改為豐台。”根據相關研究,“峯台”和“豐台”可能是由烽火台演化而來。其頂上還保留着一座烽火台遺址,高4米,直徑15米。徐家前夼村位於豐台頂下,這裏流傳着工人們修築齊長城時一天要吃72頓飯的故事,工人修築齊長城消耗體力之多令人驚歎。古時的徐家前夼北嶺齊長城是“土包石”的一種修築形式,有人發現夯土層中夾雜大量石塊和石子。
齊長城青島西海岸新區段的建築材料多為就地取材,夯築的土挖自長城兩側,壘築的石塊則取自附近的基岩。月季山齊長城遺址也是如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齊長城王家墩子段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六汪鎮山周村北,兩側為鐵橛山和月季山,或許是因為遠離居民生活區,將齊長城較為原始的風貌保存了下來。
“荊公孫敦”就出土於六汪鎮山周村北,這件青銅器現藏於當地博物館。據原先的持有者説,這件銅敦是清光緒年間,其祖上在六汪鎮山周村北的長城腳下種地時發現的。“荊公孫敦”通高10.7釐米,口徑20.7釐米,口沿外侈,頸內束而成弧肩,兩側對應各有一耳環,通體飾有乳釘紋,圜底有三足。青銅器內壁上鑄刻有銘文“荊公孫鑄其善敦,老壽用之,大寶無期”為三行十五字,“荊公孫敦”之名就源自於此。
齊長城入海處的“齊長城烽火台”與明長城伸入大海的烽火台,被譽為迄今沿海地區中國僅存的“兩條古長城老龍頭”,堪稱“天然國寶”。
“齊長城烽火台”通體由灰色花崗岩石砌築。由寬、長各12米左右、高6米左右的“方形烽火台”和由寬大石階長達48米左右的“烽火台通道”及其兩側各厚達0.55米左右的“烽火台通道牆體”三部分組成。佔地3571平方米,海拔高度22米。通道牆體一排排牆垛口和烽火台頂部一正方形牆垛口,如海防邊關上的一座城堡要塞。
登臨烽火台頂遠眺,東望大海,西望諸峯,祖國大好河山盡收眼底,人們可以在此憶往昔、看今朝、望未來。(大眾日報記者 張依盟 通訊員 張夢圓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