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的展覽“窗裏窗外——梁思成林徽因特展”,29日迎來展期的最後一日。展覽並未做鋪天蓋地的宣傳推廣,但卻因重磅的主人公、高質量的展陳設計以及豐富的線下分享活動而獲得了大量的社會關注,自正式向公眾開放以來,觀展人數持續增長,截至目前,已經接待了1.8萬多名觀眾。而在公眾羣和朋友圈等網絡也成為熱門話題,形成了“窗裏窗外”真正的“特”展現象。
起於追星終於感佩,還原真實林徽因
據瞭解,展覽期間,“窗裏窗外”展在大眾點評和票務網等平台上的搜索率居於深圳展覽的前三,評分也多為滿分。來觀展的觀眾層面很豐富,並不僅有文藝青年,也有老人、小孩、公務員、家庭主婦等。
南山的科技公司員工林小姐告訴記者,今年國慶大假期間專門約上姐姐一起來看展。看過之後才發現,之前對林徽因的瞭解過於片面,都是林徽因的八卦和給她貼的標籤。很多故事着墨都在她的家世、愛情、美貌等,卻少有為她的才華和貢獻而發聲。在這個展覽裏,不僅欣賞到了林徽因優雅的形象,更注意到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前輩穿梭於兵匪戰亂的荒野,實地測繪幾千幢古建築物,以及林徽因在病榻上設計國徽等身影,無不讓人動容。
不少觀眾坦陳,林徽因是大眾心目中的“女神”,來看展之前都抱着追星的心理,看過之後卻非常感佩,甚至有流淚的。感謝這個展覽讓大家瞭解到梁林兩位先生竭盡一生,把青春和生命獻給建築事業的史實。還有觀眾還感嘆,兩位先生的建築手稿那麼精美,連電腦繪圖都做不到。另一方面,不少觀眾也為兩位先生之間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愛情所打動。
展陳設計高雅別緻,民國風“巷子”香遠益清
本次展覽獨特的展陳設計也是大眾關注的焦點,沒有花裏胡哨,卻氛圍感很強,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心。展覽主辦方介紹,走進“窗裏窗外”,觀眾突然間都放低了音量,安安靜靜地觀展,展廳就像沒有人一樣。
有觀眾在朋友圈寫道:“不得不感慨策展人的審美很在線,空間營造水準之高。” 為了體會展覽空間內竹簾在自然光下透出的不同光影,畫家齊小姐選了上午、中午和黃昏三個不同時間去看了三次展。來自深職院的卓先生表示,自己對展覽空間設計中“巷”的概念“體感很強”:窄窄的入口,曲折的迴廊,讓人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濃濃的民國風!
很多觀眾對於展覽空間以竹簾為主的設計元素高度認可,大家認為竹最體現梁林兩位先生的品格。有觀眾表示,展覽空間不僅視覺很美,有竹、有水、有植物,甚至還有竹簾香遠益清,讓人沉浸,這是一個難得的讓人靜下來的展覽。
“湖畔星夜”讀梁林,清華人致敬偶像
策展方並不不希望對展覽做過度的解讀,而是專門設計了“暗夜讀書會”為形式的公教活動,邀請城市文化學者、歷史學者以及文學家來領讀。觀眾們在這裏來讀書交流,之後一邊享用茶點一邊溝通交流,大家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頗有收穫。
一位參與“暗夜讀書會”的觀眾在朋友圈寫道:“展廳中間有一大片水面,就像星夜下的湖畔, 真是腔調十足!” 有一場暗夜讀書會,五六人一起朗讀林徽因寫他弟弟的詩歌《哭三弟恆》。事先並沒有排練過,但幾位參與者卻非常默契。讀到悲傷處,大家都哽噎了。
據介紹,此次展覽有一大特點,就是吸引了不少清華大學校友以及建築師觀眾。一些校友會在觀展時講述很多梁林與清華不為人知的故事,反而讓作為策展方的工作人員聽得津津有味。一位清華建築系的老校友主動擔任解説,還特別強調要在撤展前最後一天下午四點再講一場。為什麼這麼願意來講?她説,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展覽。
深圳晚報記者 楊慧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