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無國界,只是個笑話?

音樂無國界,只是個笑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音樂先聲,作者 | 魯修修,編輯 | 範志輝

面對來自主要協會成員的呼籲和輿論壓力,國際作家和作曲家協會聯合會(CISAC)終於坐不住了。

3月14日,CISAC發表聲明,就是否要將俄羅斯創作者協會(RAO)踢出組織、切斷與俄羅斯業務往來等問題作出回應:“CISAC is not empowered to impose sanctions on member societies based only on the actions of their government(CISAC 無權僅根據其政府的行為對會員協會實施制裁)。”

音樂無國界,只是個笑話?

聲明一出,就引發了廣泛關注。一位資深音樂從業者批評道,“I can’t believe that CISAC can’t just kick RAO out already… it’s really just wild at this point(我真不敢相信CISAC竟然不能把RAO踢出去…這真的很荒謬)”。

畢竟在此之前,CISAC的成員PRS(英國表演權協會)、BMI(美國表演權協會),以及Spotify、三大唱片等國際主要音樂公司均已單方面斷絕了與俄羅斯的業務往來。而CISAC的這番發言,是最近音樂公司“譴責”潮中罕見的中立聲音。

更有甚者,將對國家的抵制情緒宣泄在了俄羅斯籍音樂人身上,目前越來越多的無辜音樂人正在被迫捲入俄烏衝突的漩渦。這不免讓人心生疑惑,在戰爭面前,藝術的純潔性是否就成了笑話?音樂無國界,當真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文化幻想?

被音樂“孤立”的俄羅斯

演出行業巨頭Live Nation是最早作出反應的大型音樂公司之一。

在Oxxxymiron、Yungblud、Green Day等音樂人宣佈取消俄羅斯演出活動的背景下,Live Nation也“逃離”了原本就極度不景氣的俄羅斯市場——3月2日,該公司宣佈將取消全部在俄演出,並且會切斷一切與俄羅斯組織的業務往來。

音樂無國界,只是個笑話?

同一天,Spotify也宣佈無限期關停俄羅斯辦事處,但不會停止在俄羅斯的服務,“以維持全球信息的流動”。一週後,Spotify再次宣佈,將不再向在俄用户收取訂閲費用與廣告費用,徹底“放棄”收入佔比不到1%的俄羅斯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Spotify將自掏腰包,向版權方支付在俄播放產生的流媒體收入。這也意味着,處於上游的唱片公司和音樂人們將不必為Spotify的行為買單。

就在Spotify宣佈在俄“去貨幣化”前後,版權上游方的主要唱片公司和版權組織紛紛宣佈“出走”。3月8日,環球音樂暫停在俄羅斯的全部業務,英國版權組織PRS For Music也宣佈立即暫停與俄羅斯作家協會RAO的版權代理協議。3月10日,華納音樂和索尼音樂也關停了在俄業務。

三大一呼百應,“出走潮”很快自上而下蔓延到整個音樂圈。其他一些音樂公司例如音樂版權代理商Kobalt Music Group和Downtown Music Holding宣佈暫停在俄一切商業活動,美國表演權組織SoundExchange則單方面終止了與俄羅斯知識產權組織 (VOIS) 的協議。

但是,除了CISAC外,西方音樂圈還存在一些不一樣的聲音。例如法國音樂公司Believe就尚未停止在俄業務,還表示會繼續向俄羅斯唱片公司履行商定的支付義務。同時,Believe也表示會根據形勢變化調整在俄策略,截至目前,已中止了招聘、投資以及為俄羅斯音樂人發行作品等業務。

在“出走”抵制的同時,音樂公司們也向戰爭地區的人們送去了人道主義關懷。

三大唱片公司紛紛向CARE、International Medical Corps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 )等公益組織捐款捐物,Spotify在旗下音樂人服務平台上也開通了音樂人籌款的新功能,Live Nation子公司Ticketmaster則通過音樂會的形式為烏克蘭募捐。

對於受俄烏戰爭影響的音樂人,不少平台及組織也給予了提供幫助的承諾。雖然暫未制裁俄羅斯相關組織,但CISAC通過兩個項目對烏克蘭表示了支持。其中一項為“Creators for Ukraine”基金,旨在向被迫逃離烏克蘭的音樂創作者以及難民提供資金支持,另一項是名為“Songs for Ukraine”的計劃,將向烏克蘭音樂人支付更多的版税。

在國際音樂圈中,主要音樂公司無一例外地對俄羅斯表示了不同程度的譴責。隨着越來越多的平台“出走”,俄羅斯正在被音樂孤立。

主動出走,也是不得不為

CISAC在聲明中提及,“each individual society should decide on whether to maintain their business relationships with Russian societies(每個協會都應該決定是否要與俄羅斯協會保持商業關係)”。俄烏戰爭,是每個音樂公司都逃不開的公共議題。擁有多重性身份角色的音樂平台,面臨來自政府、組織、公眾等多方面的監督,難免要在綜合考慮用户、員工、音樂人以及平台立場後站隊。而立身於西方發達音樂市場的主流平台,自然會選擇通過“斷交”、拒交版權費用等方式來對俄羅斯組織或個人進行制裁。

但不少音樂平台和組織的“正義之舉”,未免有些“矯枉過正”。

戰爭伊始,慕尼黑市長便向俄羅斯指揮家捷傑耶夫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他必須發表反戰的言論,否則將終止其與慕尼黑愛樂樂團的合同。而俄羅斯鋼琴家馬洛費耶夫儘管對俄烏戰爭表示了譴責,但還是被取消了一系列在加拿大的演出。馬洛費耶夫表示,他經常被要求就烏克蘭發表聲明——反戰的旗幟下,音樂政治化的影子若隱若現。

西方對俄牴觸情緒強烈,俄羅斯國內的反西方情緒也相對高漲。在此形勢下,在俄羅斯境內的歐美音樂公司面臨諸多不安全因素,在關停俄辦事處的公告中,它們無一例外地提到了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問題。

正如Spotify在《Spotify’s Statement in Response to the War in Ukraine》中所言,“Our first priority over the past week has been the safety of our employees”,迅速變化的國際形勢下,音樂公司的首要任務便是確保員工的安全。

除了安全問題外,更為嚴峻的,是俄羅斯境內急劇嚴苛的輿論環境與相關法律要求。

3月4日,俄羅斯總統簽署了史上最嚴“fake news”法律,其中提到,俄羅斯將對公開呼籲對俄實施制裁的人員處以罰款,並將對散佈有關軍方虛假信息的人員處以罰款或監禁,最高判處15年監禁。而2019年簽署的同類法律,最高監禁時長為15天。

俄羅斯頒佈這條法律,正是為了應對當前愈發緊張的輿論戰形勢。目前,俄羅斯已經封鎖了Facebook,限制對Twitter 的訪問,並禁止訪問BBC新聞網站等“不可靠的新聞來源”。另一邊,美國則正在選擇TikTok上的“大V”,以安排一場旨在回答俄烏衝突和美國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問題的簡報會。

也難怪TikTok早早地切斷了俄羅斯地區用户上傳內容的渠道,並計劃在平台上標註出具有國家背景的媒體信息——不少外媒將俄烏戰爭稱為“第一次TikTok戰爭”,作為全球民眾獲取戰爭新聞的主要來源,TikTok上正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的輿論戰。

音樂平台也同樣存在成為輿論交鋒主戰場的隱患。目前音樂平台中的“國家支持”言論甚囂塵上,此前烏克蘭數字轉型部和文藝部還宣稱“音樂脱離政治的世界已經過去”,並發表聲明呼籲Apple Music、Spotify等音樂流媒體幫助烏克蘭進行宣傳。

但戰爭當下,誰都不願去趟這片混水,撤走在俄羅斯的全部業務,正是為了避免引火燒身。可見,不少音樂公司表示譴責同時的主動“出走”,其實也是戰爭緊張形勢下的不得不為。

音樂究竟有國界嗎?

俄烏衝突背景下的種種,似乎正在擊碎音樂藝術純粹性的幻想。

由於政治立場甚至國籍問題,俄羅斯音樂人在世界許多地方被解約、驅逐、禁演,不免讓人發問,音樂無國界,當真只是藝術家心中的鏡花水月?

其實,音樂及藝術本身是無國界的,但是平台有立場。

為保證“全球信息流通”自掏腰包付給唱片公司們的Spotify,看似在信息流通中持客觀中立態度,但反俄立場鮮明的它,已經通過內容審查剔除了來自俄羅斯國家支持媒體RT和Sputnik的信息。與此同時,Spotify為用户提供的“可信新聞”來源中,卻不乏BBC新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衞報等西方媒體。

最近,Facebook甚至放寬了對暴力言論的限制,允許用户發表諸如“death to Russian invaders (俄羅斯入侵者死亡)”之類的言論。為此,理海大學教授Jeremy Littau質疑道,“‘我們禁止仇恨言論,除非是針對來自某個國家的某些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音樂無國界,只是個笑話?

長期以來,音樂一直被認為是無國界的,儘管音樂風格有地區和習慣之分,但無論哪種風格的音樂,都能帶給人們相似的感覺與精神力量。尤其是在戰爭中,音樂能帶給人們慰藉與希望,從敍利亞戰爭中聽唱片的老人,再到如今破壁殘垣中獨奏肖邦的烏克蘭鋼琴家,以及在防空洞合唱的中烏學生——音樂使人暫時忘記戰爭,旋律響起,一切彷彿歸於平靜。

但在戰爭漩渦中心之外,音樂人們卻突然發現,音樂其實是有國別的。

儘管看似擁有自由開放的創作環境,但在中心化平台體制下,他們的音樂表達不得不被平台意志或音樂組織的立場所代表。而在一些標榜去中心化的平台上,也難以提供真正客觀中立的表達環境。2月27日,誕生於烏克蘭的NFT平台DMarket宣佈,凍結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用户的賬户,結實打了Web3美好幻想的臉。

音樂無國界,只是個笑話?

話説回來,來自某一國家的音樂人和普通民眾,不該成為對該國家牴觸情緒的宣泄口。正如CISAC 在聲明中所説,“Russian authors, just as their counterparts elsewhere, cannot be blamed for the grotesque actions of their government(俄羅斯音樂人和其他地方的同行一樣,不能因為他們政府的荒唐行為而受到指責)”。

如今,不少俄羅斯音樂人職業生涯受到嚴重影響,甚至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被禁演,這對整個音樂界而言,都是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惟願和平早日到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48 字。

轉載請註明: 音樂無國界,只是個笑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