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領導在崇明檢查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籌備工作。記者在電視台播放的視頻中看到,市領導一路察看整體規劃建設、展園設計布展、服務配套設施和運營保障準備。在景觀主軸區域,市領導在一排户外長椅上坐了一會兒。這排户外長椅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牛奶空盒能用來幹啥?除了拆開折扁後扔進幹垃圾桶,成千上萬個牛奶空盒竟能被設計加工成目前上海最長的觀花長椅。
在位於崇明區的花博北園內,就有兩排這樣的“牛奶盒長椅”——總長156米,單側長度78米,全部採用光明牛奶的利樂包裝盒材料,通過回收再利用的生產工藝加工而成,整個長椅用了52噸牛奶盒。
圖片來源:華建集團現代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
“牛奶盒長椅”,是花博會籌辦方“生態辦博”的縮影。記者從崇明區瞭解到,花博園區在建築設計、場館運營等方面無處不踐行生態、節能、環保的理念,在儘量不破壞原始生態的情況下,打造了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綠色安全健康、可持續可循環的園區景觀,讓遊人盡享在“島嶼上、鄉村裏、森林中”賞花看景的樂趣。
牛奶空盒製成觀花長椅
走進花博北園、來到花博會景觀主軸區域,兩側灰綠色的長椅格外惹人注目。長椅由塊狀材料疊加組成,每塊材料都像是一把椅子的縱切面,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條觀花長椅。
“我們設計的這個長椅,是將廢棄牛奶盒打碎後,通過特殊技術高壓制作而成的。”第十屆中國花博會主軸景觀設計負責人李倩如告訴記者,觀花長椅由華建集團現代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創設計,共回收了約502.7萬個廢棄牛奶盒,其中每塊材料需回收約2200個牛奶盒。
圖片來源:華建集團現代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包裝行業,像牛奶盒這類包裝有一個學名——複合紙包裝,它是一種由七成紙漿、二成聚乙烯塑料以及部分鋁、印刷油墨和塗料合成的多層複合結構。利樂包裝就是一種複合紙包裝,能有效阻隔空氣和光線,使牛奶等液體食品的存儲和運輸更安全方便、保質期更長。
“利樂包裝含有優質的紙質纖維和塑料,把它們碾碎擠壓,可直接生產成室內傢俱、室外園藝設施、工業托盤等產品。”李倩如告訴記者。在設計觀花長椅時,設計團隊用創新工藝一方面展現了利樂包裝的色彩與肌理,另一方面也保證了長椅的較高強度、耐抗不良氣候性能。目前,該設計已申請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市民遊客在環保觀花長椅上休憩時,還可以欣賞兩側的花海,主要花卉品種有非洲鳳仙、大花海棠、繡球、薰衣草等,靚麗的花景可盡收眼底。”
花博園區內,體現生態環保設計理念的並不只有觀花長椅。站在世紀館的花坡之上極目遠望,可看到一棟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建築,那是花博會的永久性場館之一——復興館,長約300米,寬約120米。花博會會期有一個多月,而場館性質卻是“永久性”的,如何平衡這樣的矛盾?
“作為花博會展館的復興館和作為永久性建築的復興館,功能要求和設計思路是不一樣的。前者要求有儘可能大的空間、儘可能少的柱子,而永久性建築則肯定需要有柱子、有牆,把大空間劃分為若干小空間,這樣才能滿足花博會結束後的生態科研基地等功能。為了節約資源、節省人力物力成本,我們在設計上有不少連續性的考慮,避免花博會結束後重新翻建。”復興館設計方華建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蘇昶告訴記者。
通俗來説,花博會期間的復興館,只“造了一半”——設計團隊按照永久性建築的標準去設計復興館,造一半、滿足一個多月的展會功能之後,再進行後一半的設計建造,從而達到“生態辦博”的效果。
“平面功能分佈、建築結構荷載、機房等設置,我們都是完全按照未來的‘超級植物工廠及配套交流展示中心’去設計的,柱礎、柱網點位、線管的排布位置等我們都預留了出來,機電系統僅做末端管線調整,以滿足展會大空間的需要。展會結束後,施工人員可直接把平面大空間進行細分、繼續增加柱子和樓板、完善機電系統即可,無須大拆大建,這樣就節約了大量的改造費用和時間精力。”蘇昶説。
老樹和遊客可共同見證花博盛會
除了建築設計上體現生態環保,花博園在風貌設計、園區運營上也處處踐行“生態辦博”理念,儘可能保護、保留了“世界級生態島”的原有生態。
花博會指揮部展覽服務中心副主任林家駿告訴記者,園區工作人員針對花博會場地原有植被進行過前期調查,綜合考慮植物生長狀態、景觀效果及生態保護最大化需求,劃定了健康植被和土壤保護區,面積達14萬餘平方米,最大化保護場地原有健康土壤及植被,優化場地原有生態環境。
“對於園區的景觀植物,我們遵循‘適生適種’原則,採用了大量本地物種,本地物種(長三角範圍內)面積佔植被總面積60%以上,有效減少了運輸過程產生的經濟成本及交通碳排放,建成後花博園區綠化面積可達到140公頃左右。同時,我們對花博園內產生的園林綠化垃圾全部進行了資源化處理並回收利用。”林家駿説。
此前,為儘可能保留園區所在區域原生態風貌,花博園工作人員還為崇明本地的水杉樹預留出了規整島嶼。
記者瞭解到,花博園區水系區域內主要湖泊——玉蘭湖、牡丹湖、梅湖,以及主要河道——花博中心河、復興河,均設計了蜿蜒的、接近自然狀態的岸線。花博園湖區中心則是呈線性分佈的規整島嶼羣,種了很多水杉樹,這些水杉是早在數十年前就生長在東平區域的老樹。“成年水杉搬遷存活率極低,一旦湖區就地開挖,老樹就很難倖免,這與‘生態辦博’理念相悖。”華建集團上海市水利院一分院副總工程師朱焱峯説。經過有關部門協調以及設計單位對於水面積、過流斷面等方面的科學論證,最終人為預留出老樹周圍規整的島嶼。“這樣一來,老樹就能存活,和遊客們共同見證花博盛會。”
此外,花博園通過海綿專項設計建設,打造了超大型“海綿公園”。園區大量採用雨水花園、生態窪地、植草溝等美觀的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儘量少用灰色雨水設施(雨水管道等)實現對雨水的滲透、過濾及管理,避免對土壤生態及地下水環境造成破壞,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0%。“我們還集成採用淺色鋪裝、屋頂綠化、喬木遮陰、建築物自遮陰等設計策略,降低園區熱島效應,改善園區內的微氣候環境。園區運營期間將實行全面禁煙,同時控制並減少使用殺蟲劑、除草劑等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化學品,全方位保障遊客的安全及健康。”林家駿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