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7月26日電題:跨國夫婦見證現代化中國鄉村新面貌
新華社記者葉挺、程迪
青瓦白牆的徽派建築、高低錯落的馬頭牆、磚牆上精美的雕刻……位於“中國最美鄉村”江西婺源縣思口鎮延村內的一棟古宅,成了英國人愛德華魂牽夢繞之所,這也是他和妻子廖敏欣定居婺源的理由。
江西婺源縣森林覆蓋率達82.64%,是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歷史遺蹟、明清古建築遍佈鄉野。
多年前,在上海工作的愛德華陪廖敏欣回江西老家時到婺源縣旅遊,被這裏鄉村的美景吸引。2015年,他們“認養”了延村一處幾近廢棄的徽派古宅,自帶一個院子,經過精心修復,融合了中英風格的民宿“天淨沙”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
“我厭倦了大城市的擁擠和喧囂,婺源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徽派古宅非常漂亮,是我想象裏中國傳統文化的樣子。”愛德華説。
近年來,隨着合福高鐵、九景衢鐵路陸續開通運營,越來越多的遊客紛至沓來,逛古村、賞民俗、住民宿,“婺源風景”進一步走向全國。
婺源縣把美麗城鄉作為“全域景區”來打造。婺源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王炳琴説,按照“每一條公路都體現最美鄉村形象”的原則,婺源大力推進縣道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城區到全縣18個鄉鎮(街道、園區)及所有4A級以上景區實現半小時通達。
“得益於便捷的交通條件,徽派建築與田園風光的完美融合,我們的民宿逐漸成為外國遊客瞭解中國鄉土文化的一個窗口。”廖敏欣説,來民宿的遊客中,九成以上是外國人。
“這些年,我們把民宿信息發佈在海外社交媒體上,有很多朋友説要組團來中國遊玩,我的英國朋友很羨慕這種住在中國農村的感覺,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外國網友私信我,希望能來婺源旅遊。”愛德華説。
近年來,婺源以保護生態為根本,成立193個自然保護小區,對全縣163萬畝天然闊葉林實施長期禁伐;全面落實“河長制”,收回山塘水庫承包經營權並禁止化肥養魚;提高工業企業准入門檻,拒絕各類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近千個。
“縣林業部門為每個村配備了3至4名護林員。”婺源縣思口鎮思溪村黨支部書記金梁説,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今年上半年,全村接待遊客10萬人次,村裏正打造鄉村旅遊寫生基地。
婺源縣還出台了民宿產業管理辦法,安排專項資金扶持民宿發展,民宿產業集羣發展,全縣精品民宿發展到800餘家,形成了3個百棟以上的古宅民宿村。
近日,愛德華夫婦精心設計的英式民宿“維多利亞莊園”也投入營業。民宿依山傍水,偶有竹筏從眼前漂過,修建整齊的草坪前鮮花怒放,屋後的茶園上蜻蜓低飛,屋內設有英式餐吧、柴火壁爐、酒廊、旋轉樓梯,閒庭信步,心曠神怡。“我們希望海內外遊客能在這裏體驗到英國文化。”愛德華説。
“目前全縣約有8萬人從事旅遊產業。”婺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洪文勝説,越來越多的村莊既有美麗村容村貌的“面子”,又有為民辦事、帶民致富的“裏子”,下一步要繼續加強傳統古村落和生態環境保護,積極促進產業發展,建設秀美鄉村,帶動村民共同富裕。
“很多外國人是通過旅居我們的民宿知道了婺源的存在,進而關注到江西,感受到中國的鄉村是這麼美,對此我們很自豪。”廖敏欣説,希望更多外國人通過旅居知曉婺源的好山好水、文化民俗,見證現代化中國鄉村新面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