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劍川微笑”

迷人的“劍川微笑”

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鎮的石鐘山石窟羣。高志成攝

迷人的“劍川微笑”

圖為被譽為“劍川微笑”的甘露觀音造像,位於第7號石窟。張 帆攝

迷人的“劍川微笑”

圖為阿嵯耶觀音化身僧人的造像,位於第10號石窟。張 帆攝

仲夏的一個午後,雲南大理劍川縣石鐘山飄起濛濛細雨。雨霧中古樹參天,怪石嶙峋,記者駐足在石鐘山第7號石窟裏,仰望着那尊被當地人稱作“甘露觀音”的雕像,久久挪不開步子。

“實在太美了!”“怎麼會有如此迷人的觀音造像?”很多瞻仰過這尊觀音造像的遊客都發出這樣的驚歎。

“甘露觀音”右手上舉柳枝呈灑甘露狀,背光四周有火焰狀浮雕。觀音垂足而坐,造型雍容,儀態沉靜,膝下裙裾緊貼肢體,恰似“曹衣出水”,彷彿一位穿越時空而來的唐代麗人。觀音眼梢、嘴角間隱隱泛起喜悦之情,將優雅與內秀表現得妙到毫巔,令人過目難忘。劍川當地文化學者將“甘露觀音”的這一表情稱為“劍川的微笑”。

時隔千年,在西南的崇山峻嶺中,能邂逅唐風遺韻的精美石刻,令人不能不仔細端詳這層巒疊嶂的石鐘山。石鐘山屬丹霞地貌,奇峯異石連綿不絕,或如靈龜負石,或如駱駝昂首,或如蓮花盛開……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歷史上石鐘山是南詔、大理國故地,位於“南方絲綢之路”和“滇藏茶馬古道”交匯處,中原文化、藏族地區宗教文化以及印度、東南亞文化遠至波斯文化在此交流、交融。

據文物專家考證,石鐘山石窟始鑿於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止於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前後歷時320多年。石窟依山傍崖,開鑿在綿延3平方公里的峭壁山石上,迄今總共發現17個石窟,造像200多軀,另有造像題記4則,遊人題記40餘則。1961年,石鐘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一道成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劍川的微笑”何以如此迷人,石鐘山石窟的獨特性在哪?面對記者的發問,劍川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董增旭介紹,相較於國內其他著名石窟,石鐘山石窟集濃郁的民族性、鮮明的地域性和顯著的國際性為一體。“‘劍川的微笑’是其中的代表,看完整座石窟後,或許你就有了答案。”

“蒼洱之間,妙香城也。”妙香佛國曾是南詔大理國的別稱,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行記校注》中記載,大理地區百姓“其俗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珠。”可以窺見蒼洱地區佛事之盛。宗教研究者認為,大理地區的佛教吸收融合了中原、西藏以及印度和東南亞佛教的教義和教法,又有當地的民族文化特性。比如,大理地區普遍存在阿嵯耶觀音崇拜(阿嵯耶,梵語意為“聖”),相傳南詔國就是在阿嵯耶觀音點化下建立的,又稱“建國觀音”。著名的大理崇聖寺就是阿嵯耶觀音的道場。

石鐘山第13號石窟開鑿於一塊巨碩的龜背石下,裏面供奉的就是一尊阿嵯耶觀音。觀音造像體型較小,赤足而立,眼簾低垂。仔細打量,其上身袒露,背部寬厚,胸部扁平,有男性特徵;而腰部纖細,身系帕拉節和筒裙,佩戴耳環、手鐲,又宛如女子。記者曾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見過一尊流散的阿嵯耶觀音青銅鎏金像,與眼前這尊石刻造像幾乎相同。石窟介紹中説,阿嵯耶觀音為雲南特有,被國際學術界譽為“雲南福星”。雲南大學李昆聲教授研究認為,阿嵯耶觀音造像具有印度帕拉王朝和東南亞國家的某些特徵,而面部又具有顯著的大理地方特色,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產物。

關於阿嵯耶觀音,還有這樣一個傳説。遠古時期,大理地區被作惡多端的羅剎佔據。一天,來了位老和尚,牽着條小狗。他找到羅剎説:“我想在您這討塊袈裟大的地方容身。”羅剎心想,袈裟能有多大,便滿口答應。老和尚將袈裟向天一擲,剎那間鋪天蓋地。羅剎大驚,吹起妖風想捲走袈裟,只見小狗騰空一躍,四腿伸展鎮住袈裟。羅剎與老和尚鬥法落敗,被囚禁於點蒼山之下,從此大理地區恢復了安寧。

阿嵯耶觀音化身僧人的造像在石鐘山第10號窟,這是一處凌空石壁上的摩崖造像。僧人身形偉岸,頭後圓光,身披袈裟,袈裟線條流暢自然,似乎隨風飄動。僧人左手持淨瓶於胸,足蹬短筒翹尖靴,左足旁有一條脖子上繫着鈴鐺的小狗,正回頭看着主人。這個靈動的造像正是取材於觀音伏羅剎的傳説,大理百姓為紀念這一傳説,還形成了“一街趕千年,千年趕一街”的三月街民族節。

李昆聲教授指出,相較於國內其他著名石窟,世俗性在石鐘山石窟也得到了進一步彰顯。這一特徵集中體現在第9號石窟,當地人俗稱“全家福”的造像裏。該窟雕刻的是南詔第一代王細奴邏和王妃、王子、公主及男女侍從的造像。只見國王、王妃分坐左右,面容和藹,王子、公主分列其間,神態活潑。整個造像生活氣息濃郁,活脱脱一張現代像館的“全家福”。

除了開國的細奴邏,南詔另外兩位重要的國王——閣羅鳳、異牟尋也分別在石窟裏留下世俗的風采。閣羅鳳在位時是南詔國力最為強盛時期,第2窟就展示了閣羅鳳出巡時的宏大場面。閣羅鳳身着寬袖長袍,頭戴圓形尖頂珠冠,董增旭説,這個珠冠也稱“頭囊”,是南詔特有的一種王冠。細察看,“頭囊”上的珠紋樣式繁複多變,雕刻工藝精湛。閣羅鳳身後的侍從和武士寬額大鼻,闊臉厚唇,有的單耳戴環,有的雙耳戴環,有的頭插羽飾,有的身披獸皮,其人物造型和服飾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第1窟表現的是國王異牟尋與朝臣們議論國事的政治生活場面,異牟尋面目端正慈祥,靠窟門左右兩側而坐的是南詔的“清平官”(相當於同時期唐代的宰相)。其中左外側袖手而坐、戴幞頭高冠的便是異牟尋的老師鄭回,鄭回原是四川西瀘(今四川西昌)縣令,在南詔與唐王朝戰爭中被俘,閣羅鳳欣賞其博學和才幹,將他任命為王子、王孫們的老師,異牟尋繼位之後,鄭回成為“清平官”。在鄭回的勸勉下,異牟尋通過“蒼山會盟”、“貞元冊封”重新歸附唐王朝,恢復了南詔與唐朝斷絕40多年的友好交往。內地先進的文化和技術紛紛進入大理地區,促使南詔成為“人知禮樂、本唐風化”的禮樂之邦。

雨歇天晴,山花掩徑。手機裏回看“劍川的微笑”,記者恍然有所悟,千百年來,人們都是懷着人世間最美好的願望來營造、雕刻佛像的,人們祈求和平,厭棄戰爭;渴望平等,反對歧視;追求富足,遠離貧困……劍川的能工巧匠身處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環境讓他們對此有着更為深切、厚重的體悟和感受,惟其如此,他們才能將自己的熱情、智慧和力量融進斧鑿之中,營造出“劍川的微笑”這樣的傳世傑作來。雖然,無人知道他們其中任何一位的生平和行狀,但石鐘山上那座座令人過目難忘的石雕表達了他們的夢想和渴求,給後世留下無數遐想和深思。(記者 張 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25日 第11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2 字。

轉載請註明: 迷人的“劍川微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