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作者簡介:趙子文(網名:笑口常開),五台縣蔣坊村人氏,生於一九五一年。七一年於太原參加工作,至今在太原居住五十年,現已退休。平生喜歡讀書寫點雜感,作為自娛自樂充實自已的生活。

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之一)

蔣坊村位於五台縣東北隅豆村小盆地區域,坐落在豆村10華里東南方的龍灣山腳傍,龍灣山是蔣坊村的地標。蔣坊村是鄉政府的所在地,現隸屬蔣坊鄉轄區。東靠松林村,北鄰維摩莊,南依東峽與西峽兩村,西近泗陽村和小南坡村。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在豆村地區是較大的村莊,在晚清時期,當地就有"蔣一千,大八百"之民間俗語。意為當時蔣坊村就有一千多人,大石村也達到了八百多人。這説明很早以前蔣坊村就已成為豆村地區大村的首位。這也藴含了蔣坊村的深厚歷史底藴。蔣坊何時立村,沒有文字紀載,只是聽老輩們言傳,元朝以前就形成了大村的規模。具體什麼朝代立村,還得以待考證。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只是聽本村歷代老人們言傳,很古以前,有位將軍到了解甲歸田之際,帶着全家老少去五台山拜佛進香,路過龍灣山腳下,見此處依山傍水,河流清澈,水資源豐富,山花爛漫,風景十分怡人。覺的此處是風水寶地,最適宜人家居住。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因此,從五台山拜佛完畢,返回此地便購地蓋房定居立村。因這位將軍在位時,清正廉明,德高望重,愛護百姓。到此定居後,也習慣性的阿護着附近各村居民的安危。鄰村人對他都很尊敬。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因為這位將軍厭倦了明爭暗鬥的官場生活。也深知政治界的危險和艱難。於是他決意不讓後人從政,而是讓他們走向以農耕和經商為謀生之道。因此立村後,將軍讓後人們在農耕的基礎上還在本村辦起了酒坊,油坊,粉坊等小作坊。這樣生活不但得到了改善而且經濟上也迅速地得到了發展和富裕。鄰村的村民們也經常到將軍居住的村莊去換取和買辦些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日久天長附近鄰村老百姓也就習慣性地尊稱這個村莊為“將坊村",意為是將軍所辦的小作坊的村莊。將軍姓啥老人們沒有言傳,後人們也不得知,更不敢忘自猜測。隨着歷史歲月的變遷,不知何朝何代,村民們是何意便將"將坊村"改寫為"蔣坊村"。這也許和豆村一樣,豆村原為竇村,相傳在五代十國時期竇老護送劉志遠之子劉咬臍時,路經此村居住日子較長,後劉志遠當了後漢皇帝,為了紀念竇老而命名為竇村,後村民們不知何故便把"竇村"改為""豆村"。想必蔣坊村與豆村一樣,改寫村名的某一個字,必有他們的歷史背景和緣故。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這是個民間傳説故事,屬於古人口頭文學創作,有一定的虛構成分,不能當作村史考證。只可權當考究蔣坊村名的由來出處作為參考和借籤。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蔣坊村姓氏眾多,但至今沒有居住過姓蔣的人家。蔣坊村的街道有三條街是用姓氏來命名的。分別是趙家街,高家街,石家街。但后街卻是眾多姓氏人家居住於其街。因后街是蔣坊村的原始街道,也是蔣坊村歷史最悠久的街道。而且也是村民們姓氏最多的街道。是由鄭姓和盧姓兩大家族為主要住户,其次有張、王、李、呂、史、裴、安,閆,白,郝等姓氏人家散居於其中。而且后街的街道也十分的多,主要以老爺廟街為中心,東面是東崖街,西面是西崖街,東北方為柳溝街,西北方為上街,盧姓家族大部分居住在上街。老爺廟背後正北方為溝掌街。老爺廟正南方過去有一座老戲台,中間是寬暢的戲場院,也是全村人閒遐時聚集之場所。戲台背後至后街的村南街口,老人們稱為圪洞院,因東面是土崖,西面是西崖街,此處略顯有點低凹而得名。老戲台在八十年代後期已經拆除。現在老爺廟街顯得更加寬廣了。此處雖然村民們稱為圪洞院,卻是眾多居民院落的街道總稱,此處也是蔣坊村最平整的街道,過去在這裏都是大户人家居住的集中地,此街大部分都是古建築式的青磚青瓦的民居四合院。鄭氏家族大部分居住與此。此街也是蔣坊村的文興之地,這裏文人居多,蔣坊村歷代為數較多的老師大部分都出自這裏。也可以説此街道是書香門弟人家的代名詞。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后街前面的南方正東是前街,是趙氏家族居住之地,村民們也叫趙家街。在明朝前期趙姓人家從五台槐蔭村遷來蔣坊村在此定居,因居住在村的前面,村民們就稱為前街,從此蔣坊村才有了前街與后街之分。次後石姓人家緊鄰趙家街北面定居,後稱為石家街,隨後高姓人家在趙家街南面定居而稱為高家街。因這三條街都是本姓的大家族街道,過去外姓人家是住不進這三條街上的,現在也有少數外姓人遷入了這三條街道中。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過去在後街村南外的正南方中間,原是一片很大的高低不平的土丘式農田地,大約有一百餘畝地,東西兩邊是低窪之地,因后街的地形是北高南低,全街的雨水都流向了這裏。過去因出水不通暢,全村的雨水都聚在了土丘地的東西兩邊的低凹之處。因長年累月這裏聚集了許多水,成為了大水池,村民們稱為"老池",這是五台方言。春天老池裏還有許多蝌蚪和小青蛙在水裏自由自在的遊動,夏天這裏蛙聲不斷,水池裏還長着許多莆草,冬天結冰。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這裏也是兒童們的樂園,夏天抓青蛙,冬天坐冰車,有許多人在這裏留下了兒時的美好記憶。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在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村民們以鏟高墊低的形式平整出百餘畝的平整農田,過去的"老池”從此沒有了蹤影,並且在東西兩側還修建了兩條寬暢的道路。八十年代後期,村民們陸續地在這裏建起了嶄新的民舍,這一片居民區各種姓氏人家都有,但這一片暫時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街道命名,有人稱為新街,意為現在剛修建的新街道。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這片新建的村民住宅區的正南方是八十年代初期新建的"蔣坊舞台",村民們稱為新戲台。新戲台的正北方是村民們重新修建的老爺廟,緊靠老爺廟的東側是新建的村民委員會的辦公室和大院。戲台和老爺廟的中間是寬暢的戲場院。在舞台東側有一片寬大的空地上現已建成了村民們的健身場所,政府給配建了許多健身器材。這裏成了村民們歡聚的場所,同時也是兒童們的樂園。這就是當今蔣坊村的姓氏和街道大致的框架結構和變遷。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蔣坊村是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人文歷史文化低藴也很深厚,而且這裏還流傳着許多有趣的民間傳説故事。只因文章篇幅有限,只能在文中續述了。(2021年3月21日於太原完稿)

圖文/趙子文 原創

來源:/五台人(sxwutairen)

作者/來源:秀容小夥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6 字。

轉載請註明: 五台故事|蔣坊村的民間傳説和變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