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作者互聯網那些事,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誰能拒絕一隻會抖雪的Q彈熊貓呢?”
最近,咱們的冬奧吉祥物“冰墩墩”火麻了,這隻裹着冰殼子的熊貓怎麼就火了呢?
墩墩抖着雪的臀部,配合軟糯的四肢,渾圓的小身板,年過半百的猛男都不禁虎軀一震,緊接着你會掏空詞彙讚美一番,像一位久經沙場的老手儘可能保持鎮定。
這並非刻意賣弄,小熊貓是單純的動物,鬼斧神工的設計語言讓冰墩墩扭出了傲人的風姿。當然這隻熊貓的破圈也並非刻意。
設計師曹雪可能知道小熊貓會火,但沒想到它能出圈的那麼徹底,如果説大A股如能衝6500點,冰墩墩勢必負有不可逃脱的責任。
這不,元隆雅圖這家賣特許紀念的公司,連着在2月7號和2月8號兩天開盤即漲停。
如能實現網友説的“一户一墩”:
“希望祖國早日實現户户有墩,人手一墩,有條件時開放二墩三墩;也希望廣大人民實現優購優育,科學養墩,以有帶無以多帶少,早日實現全民養墩、全面有墩的偉大目標。”
那麼這家公司豈不賺翻了?
話説回來,冰墩墩的爆火不禁讓人思考,它在整個人類冬奧史的吉祥物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它的商業價值又有多少?它是否能擺脱以往頂流IP的短命魔咒?
一、冬奧史上最破圈的吉祥物2月5日晚,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開始對在售的吉祥物毛絨玩具、手辦進行限購,店內也實行限流。
原因是冰墩墩這幾天“光速圈粉”,熱度大到連賣周邊的店家都hold不住。
誰能抵抗冰墩墩呢?
“前一秒顯示還有庫存,後一秒就提示已售罄”,過去兩天,超百萬人湧入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淘“墩”。
不同於2008年福娃的出道即巔峯,根據DT財經的統計顯示,冰墩墩亮相至今已過去2年零3個月,網友們的搜索熱情卻是在最近幾天才急劇飆升。
在我們覆盤了冰墩墩的破圈歷程後發現,冰墩墩超維度的火併非刻意。
設計不拉跨的前提、冬奧基本流量的託底、運動員和記者們的自來水引爆缺一不可,這是奧組委、設計團體、贊助商等多方合作權衡後的最大公約數成果。
一般來説,奧運的吉祥物的出現只在開幕、頒獎、小商品這種,而冰墩墩的火則是方方面面的,火的讓人服氣,火進了大家的心裏。
冰墩墩相關商品的線下徹夜排隊蹲守和線上秒空不過基本操作,巨大的需求缺口下,有的網友“愛墩心切”對如何獲得冰墩墩的購買渠道進行統計,肯德基、中國銀行、學習強國、小程序開寶箱抽取......一樣不敢漏。
因為春節放假導致產能的暫時空缺,買不到墩的朋友把目光轉向了萬能的義烏,在冰墩墩相關話題的評論中,十有八九首條點贊最高的評價,都和義烏相關。
當然義烏就別指望了,它“太刑了”,所以還有的朋友選擇“手搓造墩”,冰墩墩已經成為了冬季雪人造型的不二選擇。
“只要我足夠臉皮厚,它就是一比一還原”造墩的顏值上下限取決於空間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這太考驗人了。
搓得好的可以在外交場合大放光彩,讓摩納哥親王都不禁要倆,帶回去給雙胞胎交差,搓的不好的至少也做到了人無我有。
所以現在大家能實現的,可能只是冰墩墩表情包自由,而冰墩墩的表情包也早已火到了國外。
掌握着先進生產力的程序員大佬,為了幫助大家早日實現“一户一墩”,連夜加班,肝出了Python版冰墩墩表情包。
不僅國內,冰墩墩在國外社交媒體上也非常火爆。
推特上,除了Bing Dwen Dwen相應的專屬話題外,很多國外網友開始從小紅書、微博等國內平台尋找冰墩墩的內容,反向輸出,如當頭像,熟練使用表情包。
冰墩墩在鄰國日本的“身價”在水漲船高漲,在日本人氣二手交易平台mercari上,“冰墩墩”周邊的價格被炒到7980日元。
價格超過東京奧運會吉祥物miraitowa,而且瞬間搶空售罄。
二、一隻有格局的“招財熊貓”一直以來奧運會的東道國幾乎都會設計吉祥物,原因其實就兩點:宣傳和籌(賺)錢。
這裏我們首先看看本屆冬奧會的標誌,這個抽象為色塊和線條的“冬”無疑是優雅大氣的,國人能很輕鬆的看出“冬”的痕跡。
但冬奧作為一場全人類的盛會,外國人和兒童要理解這個標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所以需要冰墩墩扮演溝通的角色。
看到這裏可能有的看官就發現,其實標誌和吉祥物是互補短板的。
標誌簡潔抽象,適合承載主題和概念這些,但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為它是抽象的、概括的,在表達上就有了一定的滯後性。
而吉祥物是生動的、客觀存在的,且具有人性化的特點,在情感表達上更直觀、更高效。二者互相補充與完善,取長補短,這樣的搭配有利於更加完美地展現傳播對象。
這也是為什麼北京奧組委在多次修改後仍然採用熊貓,這一教育成本最低的動物。當吉祥物有了直觀、高效的傳播設計導向,自然的更有商業價值。
而奧運會又需要吉祥物發揮它的商業價值,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希臘的倆大腳吉祥物“雅典娜”和“費沃斯”就創下了8.2億美元的總銷售額,這還沒算上通脹。
儘管希臘的吉祥物有超強的帶貨能力,但在雅典奧運會100億美元的總投入面前,總收入卻僅為19億美元,這鉅額的虧損要數十年才能補上,這也是導致後來希臘經濟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們不能陷入談吉祥物只論藝術性和文化性的陷阱,吉祥物的商業價值無需避諱。
歷屆冬奧會都是花錢大户,1998年長野冬奧會成本23億美元,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花掉了70億美元,被稱為“史上最昂貴的冬奧會”。
按照各國的經驗,北京冬奧會的花銷只會更多,但我們預算一公佈只有15.6億美元,如果以索契冬奧會70億美元來算,我們足夠辦上4.49次北京冬奧會。
這和冬奧會的節儉辦賽理念有關,場館複用、技術加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北京冬奧會因為疫情,選擇“閉環舉辦”,不對公眾出售門票。
那門票收入的缺口在哪裏找回來呢?
沒錯,就在冰墩墩等相關的特許商品收入,小熊貓的破圈硬是把閉環舉辦的門票收入缺口補了起來。
山西證券表示,預計整個冬奧週期,特許商品收入將突破25億元,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山西證券還是保守了。
在北京冬奧會拉動下,相關的賽事營銷、周邊衍生品銷售等活動將逐步展開,產業鏈相關公司或進入業績兑現期。
但如要收入的牢靠,也得消費者願意買單才行,這一點,冰墩墩作為一種商業美術,從一開始就做了全面而細緻的考慮。
它平面的形態和立體的樣子是否能保持顏值的一致性?它的關節和運動方式是否明確?表情和肢體語言能不能最大化表現?能否被做成玩偶?又將如何被包裝運輸?
種種因素都將會影響未來商品的衍生和銷售,要滿足上述的種種考量相當困難,設計師團隊工作室的牆面上形態各異的熊貓圖片就有5000多張,貼滿了整面牆。
早期設計手稿
奧運史上吉祥物考量欠妥的現象時有發生,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吉祥物文洛克,歷時18個月製造完成,卻因為怪異的造型,在英國民眾和媒體中,引發不小爭議。
“這簡直是災難。”著名的設計批評家史蒂芬·貝利直言。
相比之下,叫好叫座的冰墩墩,其商業衍生版圖更為開闊,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首批特許商品在上線三小時內就售出 5459件,創下了超66萬元人民幣的線上銷售額。
而冰墩墩與不同商品的花式聯名、登上電影大銀幕、進入元宇宙等系列事件正在當下發生,它成為了我們回想這屆冬奧會時的一個清晰載體。
所以這屆冬奧會真的沒有公眾票賣嗎?可能我們對冰墩墩的支持和喜愛,早已衍化成了一張又一張的冬奧門票,夾在了人們的心坎裏。
三、頂流冰墩墩,偶然還是必然?在冰墩墩的爆火的同時,不少喜愛它的朋友憂心忡忡,擔心它會像其他的奧運吉祥物的命運一般,熱度在賽事過後就會偃旗息鼓,消失於公眾視野。
此次冬奧會大部分特許生產商以及銷售商的合同截止日為2022年9月30日。
那麼這對於公司而言,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是否意味着業績增長不可持續呢?勢頭迅猛的股價走勢能持續多久,也是一個問題。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如果把冰墩墩作為商業IP看待,那現在流行的IP可太多了,但能有多少至今仍能被人銘記?
泡泡瑪特的Molly、迪士尼的玲娜貝兒、冬奧會的冰墩墩,三者連在一起説出來,都覺得這太符合我們心裏對一個IP消費的壽命週期預期。
可反直覺的是,冰墩墩太火了,超越了一般IP的火,這是偶然中的必然嗎?
泡泡瑪特一度被貼上迪士尼學徒的標籤,泡泡瑪特走的卻是與迪士尼截然相反的一條路,而冰墩墩則剛好是前兩者的中間狀態。
在迪士尼的邏輯下,IP是起點,周邊是終點。
一個IP首先產出自一部動畫片、一部電影,背後有一套宏大的世界觀、價值觀做支撐,周邊、主題樂園都是IP向商業端延伸的產物,IP再創作是IP與粉絲的粘合劑。
泡泡瑪特則是從迪士尼的終點出發,由藝術家、設計師設計IP形象,IP形象無任何性格特徵、人物情緒。
而冬奧的冰墩墩,它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影視作品將它框住,這就給了冰墩墩後續的豐滿空間,性格和特徵也只停留在設計稿件上的幾個形容詞。
冰墩墩的突圍縫隙就在這裏,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它承載着人們對冰雪的記憶和想象。
它能連接起中國的歷史、現在和未來,以及各個時代的人、風貌和文化,就算對玩具本身不感興趣的人羣也很容易進入到這個世界。
在現實層面,整個奧運特許經營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特許經營體系除了知識產權的確立、歸屬,到IP的授權、商業產品開發,包括供應鏈的選擇,都有一套非常閉環和成熟的流程和做法。
比如在2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公安分局發佈通報,警方已查獲3名高價倒賣“冰墩墩”的不法人員,均已作出行政處罰。
面對龐大的訂單量,完善的供應體系給了生產商們從容面對的底氣。
冰墩墩生產廠家全國共有三家,分別是晉江恆盛玩具有限公司、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金鳳凰工藝玩具製造有限公司。
其中晉江恆盛目前已經新增50萬訂單,眾盛則早在2月4日就已經接到20萬個冰墩墩硅膠外殼的訂單,因此“一户一墩”的自由實現也是早晚的事。
從市場角度看,賽事吉祥物迴歸其正常價值,供需平衡,是好事。冰墩墩生於冬奧,擁有最廣泛羣體的共同敍事,這給它後續在文化和商業上的延展以空間。
無論短命或是永恆,無論我們是否選擇消費,冰墩墩已經成為了家喻户曉的形象,至少,它已是改變了人們共同記憶的符號。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