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景色堪稱美妙,而那楓葉又堪稱一絕,特別是那經過風霜後的紅葉,它們緊抱枝頭,在秋風裏像一面面飄動的旗幟。不但顏色楚楚動人,還有一種動態的美。
所以古今很多詩人都被感動了,他們寫秋天,寫楓葉,讚美那種霜重色愈濃,那種紅於二月花。看香山紅葉,看嶽麓山的層林盡染,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詩人們站在高山之巔,流連在大江之濱,或直接寫紅葉,或借紅葉以抒發懷抱。總之是這深情的紅葉給了他們以靈感,以衝動,讓他們懷念,讓他們憧憬。
下面從眾多的詩歌中,選了三首短詩,它們簡直短小到不能再短。讓我們從短小精悍中體會五言絕句的精美,體會自古以來那種紅葉寄相思的魅力。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這首詩是唐代田園詩人戴叔倫的《過三閭廟》。三閭廟是祭祀三閭大夫屈原的廟宇,戴叔倫路過湖南汨羅此地,拜謁屈原時因有所感觸而寫。
沅水和湘水,是流經此地的兩條大江,它們浩浩蕩蕩,長年奔流不息地向東而去。但是它們這樣無盡無止地奔流,也流不盡三閭大夫屈原的怨恨。
因為屈原的冤屈太深了。他看到一個強大的楚國就要毀在子孫後代的手上,他“忠而見疑,信而被謗”,不但正確的主張不被採納,而且還屢遭貶謫,最後流放江潭。
屈原日益憔悴,想起自己的楚國即將淪亡,他愧對父老,於是行吟江畔,最後投汨羅以死。戴叔倫寫滾滾不盡的江濤,也是寄予了自己的懷念。
詩的最後兩句“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就是寫秋風的慘淡,寫楓葉的飄零。屈原已經遠去,但是這些楓林還在,那紛飛的落葉好像是在訴説着千古的悲哀。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這是王勃的詩《山中》。王勃是才子,但是他在沛王府時因寫《鬥雞賦》而被唐高宗廢斥,這首詩就是他逐出王府後長期漂泊滯留四川一帶所寫的。
四川離京城長安有數千裏之遙,詩人想回到長安而又不可能,因此他很感傷,説大江都有悲傷之感,那浩蕩有力的江水就像凝固了一般,都流不動了。
更何況此時是秋風蕭瑟、楓葉飄飛的季節,無邊的落木更加增添遊子思鄉的愁思恨縷。這裏的山山黃葉飛,看似純粹寫景,實際上是以景結情,表達的是一種離人之苦。
紅葉經霜久,依然戀故枝。
開窗聆小鳥,俯首拾新詩。
現代詩人郭沫若也有一首很好的紅葉詩,叫《箱根即景》。郭沫若和魯迅一樣青少年時期曾經在日本留學,他在日本居留長達二十年,一九三七年抗戰時回國。
這是他一九五五年率領代表團訪問日本時寫的紅葉詩。箱根是本州南部的一個城鎮,那裏風景優美,秋冬時節,楓葉經過風霜侵蝕,流丹溢彩,仍然不肯離開樹枝。
詩人採用比喻通感的寫法,把紅楓的不肯飄零説成是留戀故鄉,賦予紅葉以人的思想感情,實際上是表達了思鄉懷親之情。
打開窗户,層林盡染,小鳥們在楓葉間愉快地鳴叫。秋天的景色多麼迷人,面對如此秋光,文人墨客就可能有一種創作衝動,詩人也會激發出創作靈感。
郭沫若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激情中寫出來的。實際上郭沫若是一個創作非常豐富的詩人,他不但寫格律詩,而且新詩也有很多。他的詩集《女神》《繁星》等就曾經感染了眾多的人們。
上面三首紅葉詩是五言絕句,而我們最熟悉的紅葉詩有可能是杜牧的七言絕句《山行》。其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最被人傳誦,成為了寫紅楓寫秋光的千古名句。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讀書工,如果喜歡
請點在看或分享朋友圈
若需要轉載,請聯繫授權開白
關注讀書工
讀書點亮生活。讀經典
讀唐詩宋詞,讀紅樓夢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