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手稿
《人間詞話》手稿,用毛筆寫在一個普通的舊本子上。這個本子用直行稿紙訂成,長方形,24釐米×16釐米。稿紙是毛邊紙,為光緒年間所印,署有:“養正書塾札記簿”字樣。手稿共二十頁,後面附有靜庵藏書目九頁,內封上寫了七絕六首。它第一次發表在1908年10月至1909年1月的《國粹學報》上,分三期連載。
手稿共有一百二十一則詞話,其中九則被作者用毛筆刪掉。他在手稿上標有許多不同的記號。總的説,劃了圈的詞話,大都在《國粹學報》上發表過。個別的雖有圈,卻沒有選。很多則詞話,標上了數目字。經查對,發表時的次序大體按作者標的數目字排列的。由此可見,《人間詞話》的排列,是經過作者認真考慮過的。
王國維遺書全文
“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曾出門故也。書籍可託陳(陳寅恪)、吳(吳宓)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王國維《人間詞話》經典名句,受益匪淺!
1、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2、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4、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5、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6、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脱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
7、自是思量渠不成,人間總被思量誤。
8、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脱。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餘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説固無以易也。
9、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10、幾度燭花開又落,人間須信思量錯。
11、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寫之於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係,限制之處。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於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
12、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
王國維丨(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闢户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分享,讓生活更美好!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