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川,琿春市敬信鎮下轄的一個小村莊,位於中朝和朝俄界河圖們江的日本海入海口。人不多,村不大,名氣響噹噹。憑藉其“一眼望三國”的獨特區位優勢,近年來成為旅遊觀光熱點,被譽為 “東方第一村”。
防川當地人中流傳一句話,加“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花開香四鄰,笑語傳三邦”!
但美麗的防川,卻有一段屈辱的歷史。
1858年,黑龍江將軍奕山與俄方簽訂《璦琿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雖然當時的清政府拒絕批准,但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條約》中卻被迫予以認可。至此,東北全部沿海領土均被沙俄奪去。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防川村保留了下來。
1938年,日蘇雙方在防川附近的張鼓峯發動一次戰役,蘇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獲勝,並趁機將邊界推進到圖們江。日軍失敗後,將防川設為軍事禁區,將圖們江出海口據為己有。吉林的唯一出海通道就此中斷。
抗戰勝利後,防川回到了祖國懷抱,但與祖國之間僅靠一條不足10米寬的通道連接。
1958年,圖們江一場洪水,沖毀了這條唯一的通道,防川與祖國的陸路聯繫又中斷了。防川人要回內地,必須借道蘇聯。防川又成了孤懸東部邊疆的一塊飛地。
當然,祖國並沒有忘記防川這塊寶地,更沒有忘記防川人民。在這裏設置邊防哨,遷入黨員幹部,行使管轄權。
1992年,中國政府築石填江,在圖們江邊修建了一條堤路,將防川與祖國聯在一起。
站在龍虎閣上,極目遠眺,天高地闊,綠植如茵,觸目所及,滿眼綠色。圖們江從中蜿蜒東去,宛如飛舞的白練。而視線盡頭飄渺着的一線藍白,則是日本海。
風景如畫,畫入人心。但入心的除了驚豔,還有痛楚。
清朝初期,從這裏,極目遠眺,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是吉林屬地,都是天朝王土。吉林將軍統轄着松花江以東,日本海以西的大片領土,今日的庫頁島,也是吉林將軍的轄區。那時,吉林有全國最遼闊的土地,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
而今,廣袤的土地、美麗的海岸,雖依然如故,但已他屬。圖們江上的俄朝鐵路橋,成了中俄朝三國邊界。黃線以北,是俄羅斯;藍線以南,是朝鮮。從此向東直線距離6公里,沿河15公里,就是日本海。
按中俄系列條約,中國仍然有從圖們江航道出海的權力。但低矮的俄朝鐵路橋卻成了攔江鎖,300噸以上的船根本無法通過。
國家失去了圖們江以北的海疆,吉林失去了最長的海岸,琿春失去了出海口。
此情此景,美得令人心醉,也美得讓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