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一天:在“雕塑村”裏穿越時空

西安市長安區的西楊萬村有大大小小十幾家雕塑廠,從這裏加工的作品被安置在全國很多城市,這裏被稱為“雕塑村”。(圖/文 陳團結)

侯社祥雕塑廠便是這村裏的典型代表之一,院子由兩扇浮雕樣式的鐵門把守,推開院門裏面擺着各式雕塑,幾個工人正在忙着為尚未成型的雕塑打磨。

這家雕塑廠佔地10畝,有三個六七米高的廠房,廠房里正製作着幾乎與牆一樣高的山水泥塑。

雕塑廠的老闆侯社祥今年47歲,1985年開始給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老師做幫工,他用3年時間學會了所有的工序,“從圖紙到泥塑到石膏,再從刷隔離劑到澆玻璃鋼料,最後學習打磨” 。

侯社祥租用當年生產隊的飼養室,開了這家雕塑廠,生意一直不錯。在他的帶動下,兄弟四個人都加入進來從事這一行業。


1988年,侯氏兄弟幹了大半年完成了“絲綢之路”大型羣雕,他們拿到的工費只有70元,而現在,他們的代工費增長了很多。尤其是從2000年以來,侯氏兄弟工廠承接的訂單越來越多,雕塑的尺寸越來越大,由於他們近年在業界的聲望,根本不用為沒有活做而擔憂。 

侯社祥的哥哥侯武祥説,近些年來生意非常好,比如做過內蒙古一個城市的長8米、寬23米、高12米的大型雕塑,做過青海玉樹廣場的10米高大佛,做過西藏林芝的26米民族大團結花等。

雕塑廠的院子裏被半成品和模具佔去很多空間,其中有一些歷史典故和神話,比如竹林七賢、天兵天將,還有近代革命人物的形象,甚至還有很多動漫科幻形象,彷彿置身於一座文化殿堂,在不同次元的時空裏穿梭,看着有幾分詼諧幽默。

近年,訂單越來越多,而工人只有40多個,許多找上門的生意只得推掉。廠裏的工人都有農田,農忙時大家如果要回家種地必須得錯開請假,這樣才不會耽誤工期。 

這些工人都是周邊村子的農民,與侯氏兄弟一樣,他們的手藝都由有經驗的前輩手口相傳。


在西楊萬村,除了侯社祥這家有一定規模外,其他十多家工廠大多是家庭式作坊,他們的收入差別也很大。

據瞭解,在侯社祥工廠裏幹活的工人,每天有三十、四十元不等的收入,而來自河北的技師每天有300元左右的收入,在這裏做設計的美院學生收入會相對更高,能拿到300元以上的工資,有的人甚至會達到每天1000元。

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陳雲崗教授説,近些年,城市建設對雕塑的需求量加大,陝西有一大批雕塑設計隊伍,他們所設計的作品需要有下游工廠製作出來,這也就給了侯氏兄弟機會。圖為西安美院的老師劉英軍坐在雕塑下聯繫業務。

侯武祥説,雕塑這個產業中利潤最高的要屬設計這一環節,而他們只負責將設計好的模型翻模,按要求做成實物,做好後會有人送到指定的地方。他們就屬於這一產業的中間部分,也就是代工,是整個產業鏈上的夾心層,掙的全是辛苦錢。

這個廠裏有十幾位來自河北的技師,他們用一種特製的尺子按比例將玻璃鋼模型上的圖案移植到石料上,然後打磨完成浮雕作品。


65歲的甄興哲師傅講,他從十幾歲開始做學徒,到現在已經快50年了,打過的大小石刻已有上萬件了,現在兒子也從事着這項職業。

農閒的時候,他們會去做石雕,沒有活了再到別家尋活,流動性和隨意性很大。

一名工人清掃佛像後從佛頭上走下來,這是侯社祥雕塑廠近期加工的較大的作品。

打磨石頭時,不僅會有磨具刺耳的聲音,而且到處都是粉塵飛揚。一名工人的手上纏了很多膠布,粘滿了白色的粉末。

白色的粉塵落在工人的帽子和衣服上,甚至嘴唇和眉毛也被染成了白色。

侯社祥雕塑廠現在面臨一個瓶頸,他們雕刻得很好,但是不會設計,只能處在中間環節,無法把產業做大。侯社祥打算讓兒子去西安美術學院學習,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掌握從設計到雕刻整個過程的行家,將來子承父業。

雕刻成了他們的文化名片,他們從最初的零散發展,正逐漸走向產業化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人的一天:在“雕塑村”裏穿越時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