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研究報告:直播展現地方風物,助力打造“短鏈”文旅經濟

大唐遺風、巴蜀火鍋,直播間裏頗具煙火氣的美景、美食,既是各地獨特的文化標識,也是大眾熱門“打卡”地。7月18日,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發佈《跨媒介旅行:直播+文旅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提出,共時體驗、即時消費的直播打通了文旅產業服務、流通、消費等環節,縮短了文旅產品的供應鏈和商品轉化價值鏈,助力了“短鏈”文旅經濟的形成。“短鏈”文旅經濟使文化旅遊商品和服務價值鏈中的任意環節,均可快速抵達消費端,催生了多方資源主體共創的文旅產業發展新模式。

中傳研究報告:直播展現地方風物,助力打造“短鏈”文旅經濟
《跨媒介旅行:直播+文旅發展研究報告》

過去,旅遊地的商務資訊與遊客是脱節的,雙方信息只能在交易環節才能對接,且通常伴隨着第三方中介。如今,大眾可直接在直播中體驗風土人情,實地探店觀景的意願被激發。《報告》認為,景區、主播、遊客、商家共同參與的直播生態,不僅讓旅遊地的商品和服務在成行前可直抵消費端,也促進消費意願,還帶動線下客流轉化,有助於拓寬文旅消費場景。大眾對於風光遊覽、人文交流、居住體驗、探店打卡、美食分享、購物實錄等旅行需求,都可通過抖音生活服務得到快捷、優惠的滿足。

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院長、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主任王曉紅認為,即使圍繞同一城市,各個主播也能“求同存異”,展現各有亮點但底色一致的城市話語體系,使城市形象更加鮮活立體。主播在旅遊直播中擔任着專家、當地居民、導遊、導購和遊客等多重角色,這種多元視角的轉換有助於觀眾深入瞭解景區與文旅產品的相關信息,豐富受眾的臨場體驗,將進一步激發旅遊業的活力。

《報告》闡釋,文旅主播多維度詳細地展現農副生產模式、生態保護現狀、旅遊服務樣態,把用户從問詢人羣轉化成為行動人羣,促使用户團購下單、促成線下客流轉化。藉助生活服務,旅遊地、文旅商家、遊客等主體間的合作意願和黏性得以提升,有助於品牌服務和旅遊地建設的雙促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抖音生活服務類型的種草直播間235萬個,為消費者提供了219萬種美食選擇,71萬個休閒去處。2022年通過抖音生活服務,有296萬人在2190座山上、512萬人在2693個湖海邊留下足跡,用户通過直播間即可預訂機票、酒店以及當地的文旅文創產品等,以滿足文旅消費需求。

為提升文旅直播的質量,據瞭解,抖音生活服務此前多次發佈探店治理公告,重點打擊虛假宣傳、雲探店、錄播等行為,對內容生態進行規範,並推出商家服務分體系,幫助消費者評估商家服務質量,促進商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從“看見”美好生活,到“體驗”美好生活,打造健康的文旅直播生態是基礎,需要各方主體共創參與。《報告》建議,各地要提升文旅主播文化素養,使其能掌握創意策劃、內容生產、旅遊營銷、售後服務、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方法與技能,才可打造精品文旅品牌。旅遊地要鼓勵在地居民利用直播推廣當地特色產品,調動在地居民的參與度和創造力。平台要對內容進行合理規範,建立內容創作者、平台和在地服務商的良性互動鏈條。各方協作,才能帶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加速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傳研究報告:直播展現地方風物,助力打造“短鏈”文旅經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