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祖先燒紙錢是中國人長久以來雷打不變的習俗。但由於燃燒易引起火災不環保等原因,政府也或多或少地勸導過民眾放棄這個“陋習”,可傳統的力量總是強大的,民間至今仍是“紙錢晚風送,誰家又添新痛”。
不過,燒紙錢真的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嗎?
接下來你會看到:
那些年,我們不燒的紙錢
燒紙錢的起源
燒紙錢與中國世俗的格格不入
你奶奶燒紙錢前為什麼要先畫一個圈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事死如事生”,我們的祖先相信人死之後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在那邊依舊過着類似陽間的生活,因此祭祀也是“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如今才能從古代墓穴裏出土的人獸、日用器物及金銀玉器來研究當時的文化。而如今各大博物館古代區域也很大一部分展品都是墳墓裏的陪葬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越王勾踐劍。
《荀子.禮論》: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死人在另一個世界需要日用品,自然也需要花錢。在戰國前期,和死人一起下葬的錢多以玉帛為主。但這裏的玉帛並不是藏族哈達那樣的白色絲巾,而是由美石雕成的刻有王室圖案(即所謂“饕餮紋”、“獸面紋”、“羊頭”、“飛廉”)的器物,是諸侯之間都是兄弟的和平象徵。
到了秦漢時期,隨着銅錢的普及,玉帛也就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可即便是埋銅錢,平民階級也表示消費不起。況且,還有被挖祖墳的擔憂——盜墓筆記你知道吧。當然,這也是歷朝歷代貨幣能為我們所見的主要原因。
紙錢的發明,就為這羣在墳前痛哭的後人們指了條明路。
但這裏需要指出的是,陪葬與燒燬是兩個概念。紙錢的產生之初並不是用來燒的,更多是用來埋、撒、掛。清朝汪汲葵的《事物原會》曾描述當時的出殯場景:“近俗出殯,扛柩而行,令人前道,散擲紙錢,名曰「買路錢」,謂即高柴買道之遺意。”
有詩云:“紙錢紙錢誰所作,人不能用鬼行樂。一絲穿絡掛荒墳,梨花風起悲寒雲。”
那紙錢是從何時開始焚燒的呢?
一般認為焚燒紙錢和佛教的傳入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佛教是在魏晉時期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土的。其所鼓吹的靈魂不滅論、生死輪迴説和地獄説,使得祖先崇拜的中國人下至老百姓上至帝王將相都深信佛教裏彼岸世界的存在。隨之而來的還有印度版佛教葬俗儀式。
印度或中亞人認為,火是連接現世和未知世界的媒介,奉獻的供品可以通過焚燒的方式抵達彼岸。婆羅門教中的火神就有傳遞物品的能力。佛教傳入中國後,每年的盂蘭盆節寺廟裏的和尚都會將大量的紙錢和紙紮在做法事後投入爐內焚燒。施主們紛紛效仿,在世俗葬禮上也用到了紙錢和紙紮,這就是燒紙習俗的來源。
然而,這一宗教儀式在當時的中國是十分抗拒的。在儒教的士大夫們的眼裏,焚燒紙錢這種鄙陋之事是十分不合禮法大不敬之舉。是“巫覡”,是“鄙俚”。中國人歷來講究入土為安,火基本不在葬俗儀式上出現。直到現在政府推行的火葬還會受到很多老人的抗拒。
好玩的是,給先人焚燒紙錢不僅和中國傳統喪葬習俗相違和,它與佛教的教義也存在着嚴重衝突。佛教信奉輪迴轉世説,人死後都會進入輪迴,並不會以鬼魂的形式長期停留在陰間,這樣一來,我們焚燒的供品自然也不會通過焚燒的方式抵達先人的手裏。
所以,焚燒紙錢這一行為基本也就侷限於中華文化圈範圍,是中國的習俗嫁接了西域宗教的部分內容形成的一種獨特民俗。
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燒紙錢已然成為了全民運動。唐人王建就寫過“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之句。宋朝時,中國傳承千年的金屬或陶製明器(死人使用的器物)已然被付之一炬的紙人、紙馬、紙房屋等紙明器所替代。
這些紙質明器,一方面能從形式上滿足人們對供養祖先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又通過煙霧所帶來的迷離感自己在悲痛時感覺更加接近先祖。
至如今,人們雖不再相信陰間的存在,但燒紙錢依舊作為一種傳統祭祀習俗保留下來。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燒紙錢是為了讓鬼差更容易把錢捎到祖先手裏;邊燒邊唸叨是相信自己的哀思能通過紙錢的焚燒到達另一個世界;畫一個圈則是代表這圈裏所燒的紙錢是我祖先的。
但你不要忘記,在圈裏燒錢的同時,也請在圈外燒一些紙錢,來供給那些沒有後人供奉而在荒野間遊蕩的孤魂野鬼。畢竟,他們也是要過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