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在生活壓力不小的現代社會,不少人選擇通過旅遊來緩解自己的壓力,放鬆心情。現代的旅遊即是一種休閒活動又是一種經濟活動,不少地區都會發展旅遊業來發展自己的經濟。旅遊並不是近現代才有的社會性活動,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有了出門旅遊的習俗。
與現代旅遊不同,古代旅遊的實用性較強,尤其是春秋之前,一般都是在巡遊、狩獵、遊學等活動中觸發旅遊的休閒屬性。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旅遊也不再是皇室的特權,普通人也有了享受旅遊的權利
無論是現代旅遊還是古代旅遊,歸根結底都能説是遠離自己家鄉的活動。既然是遠離家鄉路途遙遠,那麼在出門前就一定要做好準備。現代旅遊前都需要好好規劃旅遊路線,準備好路上所需要的錢財和食物,以及一些必備的工具。在春秋戰國時期要放鬆的來場旅遊,除了必要的盤纏乾糧準備,玄學,那也是必須要準備的。
一、出遊前的玄學準備
當然不是説帶本有關玄學的書路上給人算命看相掙盤纏,古人的旅遊玄學的準備比帶本玄學的書要複雜的多。
1、古人出遊前需要占卜吉凶,來選擇出遊的日期以及規劃旅遊路線。
現代社會的旅遊一般都是帶好盤纏乾糧説走就走,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們則不同,在出遊之前他們還需要向上天進行占卜,看一下自己出遊的日期是否吉利,如果不吉利,那麼還需要重新選擇日期。
這種挑選日期的情況我們見得其實也很多,比如説動工動土、婚喪嫁娶都要挑日子。這可以説是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一種美好的期許。
當然春秋時期但是旅遊也是如此,古人沒有現代人這麼多的旅遊工具可以選擇,而且古人的信息獲取量較少,自己所前往的地方是什麼樣的,旅途上會遇到哪些危險都是完全不知道的。在古人的觀念裏,選擇一個好日子,就會避開很多的麻煩,保佑自己能夠出行平安。
除了選擇出遊的日期,古人占卜吉凶也為了規避路上的危險。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上就有記載商朝通過占卜來選擇行進的路線,《周易》中也有很多出遊路上規避危險的卜卦,占卜推算出來的卦象會指導旅人應該走什麼樣的路線。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也延續了這種習俗,用占卜來規劃自己的旅遊路線。
2、古人通過祭拜路神來保佑自己道路上不會遇到危險
除了占卜吉凶,古人出遊還需要祭拜路神。路神又稱“行神”或者“道神”,簡單理解就是能夠掌握人出行道路的神明。路神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繫緊密,春夏秋冬都有祭祀路神的習慣。
古人祭祀路神的方式也有很多。可以去路神的廟裏祭拜,也可以在出行前的路口上擺好祭祀的用品。當然規格高一點的儀式要複雜的很,旅人要從車的左邊上車並在車的左邊趕車一週,然後旅人下車巫祝上車,並在路上把土堆成山形,並在土山上插上象徵行神的植物,還要用公羊做祭品,焚香慮酒祭祀,最後再把土山挪走,這樣行神就會保佑自己出行無阻並且平安歸來。
路神究竟是誰還不能得知,只能推測他的原型是個喜歡出遊的人。古人祭祀路神也是希望路神能夠把自己的福氣分給自己,保佑自己平安旅行。
3、人與人之間的祝福,親友會為旅人餞行,送上自己的祝福
不論是占卜吉凶還是祭祀路神,都可以説是人與神之前的交流,除了這種在神明方面的交流,古人出行前的人對人的祝福也是必不可少的。
祭祀路神之後,親朋好友往往會為行人舉辦宴席為其餞別,一是表達自己弟弟惜別之情二是為行人送上自己的祝福,希望他能夠平安歸來。
古人的旅行很難與自己的親人隨時進行交流,告訴自己的家人自己在何處,路上如果有什麼不測那餞別就是他們相見的最後一面。這種的餞別自有一種悲傷的情感在其中,但是親友都希望旅人能夠平安歸來,所以都願意為其送上祝福,保佑他一路順風。
二、春秋戰國時期出遊前祭拜神明占卜吉凶,一方面因為風俗習慣的傳承一方面因為時代的侷限性
1、“出行遇兇”和“喻而無險”思想的流傳使得古人旅遊前要進行占卜
古人出行前進行占卜祭祀,很大原因是“出行遇兇”和“喻而無險”思想的流傳,這種思想在先秦時期就有記錄,後來又慢慢的傳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古人眼中,自然是極具危險的,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叢林、陡峭的山峯,這些自然景觀都有着一定的風險,所以出門在外常常會遇到兇險。
為了避開這些兇險,夏朝在青銅鼎上繪製地圖,標註出危險所在,先秦的《山海經》中也記載了當時疆域各處的危險,這些都是為了提醒遊人躲避風險。後人也發展出了用占卜的方式來提前預測風險的所在地,挑選吉日規劃路線。
“喻而無險”是指路神降下神諭,告訴行人出行沒有危險,這種神明的通知大多數由巫祝來轉告行人。古人出遊對路神的祭拜就是為了路神能夠保護自己出遊的平安。這時的人並沒有將天與人的關係分割開,所以人常常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受到天或者神來指引的。
2、古人對自然認識少征服自然能力差,使得先秦占卜、祭祀風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延續
現代人雖不能説完全的認識了世界,但是對於大自然的認識早就遠超從前,所以現代人出遊的顧慮較小。畢竟現在的地圖日益完善,很多地區都有完整細緻的記錄,現代人出遊只需要根據地區介紹和前人的經驗準備相對的工具就可以。
但是古人則不同,古人對於自然認知低,對於很多自然現象不能進行科學的解釋,就會將其歸結於神明的行為。所以古人是很畏懼神明,畏懼自然的,很怕自己行為不當會影響到神明的情緒。如果神不滿意人的行為,降下災難懲罰,那就罪過大了。所以為了規避神的憤怒,古人選擇通過占卜與神明交流,這是在先秦就有流傳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可以出去旅遊,會更親密的接觸自然。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行為不出錯,那時的人們選擇延續先秦人們的做法,通過占卜和祭祀規範自己的行為。
而且古人的信息交互沒有現代人方便,前人的經驗幾乎就是沒有,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人寫旅行體會,所以春秋時期的人也只能延續占卜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旅遊路線,規避風險。
3、古人出遊前的占卜祭祀以及餞別行為,體現出古人對於自己出遊的美好祝願
中國古人有一種濃厚的鄉土觀念,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家鄉始終是自己的歸宿,“落葉歸根”是遊子最終的選擇。這種觀念在春秋時期的旅遊上也有體現。
所謂“遊子”就是遠離家鄉,出門在外的旅人,無論他們是出門遊玩還是在他鄉生活,故鄉始終是他們的歸宿。所以無論旅人走的再遠,他們始終都要回歸家鄉。能夠平安的回到家鄉是他們一種美好的祝願,所以在出遊前,古人會選擇祭拜神明,保佑自己不出大問題,能夠平安歸來。
三、小結
任何事件都有其時代性,古人出遊前要進行占卜祭祀,這是古人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源於先人習俗的延續,源於古人對自然的敬畏,源於他們對於平安的祈求。一旦出遊前沒有進行相關的玄學活動,那麼路上很多的事情都會歸結於自己對於神明的不敬。
古時的人們還不能夠合理的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古人認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皆有靈魂,稍有不慎則為不敬,會招來災禍。所以在出遊前進行占卜祭祀,希望各路神明保佑自己順利出行。
占卜祭祀可以説是古人出遊前必須進行的一項玄學活動,一些儀式十分的繁瑣複雜,雖然只能夠給遊人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但是也限制了遊人的出遊。玄學活動會造成時間和路線的反覆選擇,這就會造成旅遊時間的浪費,使人逐漸減少旅遊的興趣。所以古人出遠門的旅遊不算太多,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離自己家鄉較近的地區遊玩。
春秋時期如果想要放鬆的旅遊,那麼旅遊前的相關準備一定要做好,尤其是玄學準備。當然我們現代旅遊亦是如此,我們雖然現在出遊前不再需要占卜祭祀,但是我們依舊需要對自己出遊的日期和路線進行選擇和規劃,根據自己旅行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旅遊工具,只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夠在旅遊中享受樂趣,放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