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澳島的風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休閒

南澳島圖片來自網絡

南澳島的風是甜絲絲的。

這個屬於廣東汕頭的小島,與市區遙遙相望,過去從城裏到島上,必須乘船,如果是風平浪靜的日子,倒還順利,但如果海上稍有風起,便會波濤起伏,行船常因此不得不停航。

那年我到汕頭,過海去南澳島乘坐汽車輪渡。風不大不小,乘坐的小車剛開上輪渡尚未有感覺,等到船一離岸,連車帶船就開始搖晃起來,即刻頭昏目眩。當地的一位朋友坐在前面一輛車上,特地請船員遞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兩行貼心的提醒:你們這一行北方來的朋友最好是閉上眼睛,今天風浪有些大,輪渡會像一個大搖窩。果然,接下來的幾十分鐘裏,坐在車上被搖盪着,左右上下旋轉起伏,我閉着眼睛,品味着盼望的滋味,分分秒秒地期待能早些靠岸,也不由期待那座已在人們的熱議中將要修建的跨海大橋。

好在那次上得島去,立刻就感到清涼的風撲面而來,讓人頓然精神一爽。沿着環島公路行馳的時候,碧藍浩淼的海水就在身邊,一片片金色的沙灘與海水相互映襯,人在一幅幅天然的油畫中行走。今年初秋再來汕頭,剛安頓好,聽當地朋友説有去南澳島的安排,便立刻勾起了當年的期待,不光想看橋,更想看十多年後的南澳島是什麼模樣,房子修多了,人也多了,如詩如畫的海洋沙灘是否還存有天然的寧靜。

去南澳島之前,先在汕頭參觀了海上風電產業園、科技創新合作區、汕頭華僑試驗區數字科技產業基地等等,聽着一番番詳盡的介紹,感受到汕頭這座中國最早開埠的臨海城市,在經歷百年滄桑之後,進入新時代的新格局、新變化。汕頭澄海區被譽為“玩具之城”,人們都説“世界玩具看中國,中國玩具看廣東,廣東玩具看澄海”;汕頭引入“上海電氣”,利用天時地利的海洋清潔能源風能發電,一座座銀白色的風機,像張開翅膀的大鳥,扇動在遼闊的藍色海洋上;過去臭水溝環繞的東湖村等一些鄉間,經過同心協力的整治,小溪流淌着清水,田野、山頭綠色葱蘢……

汕頭有着豐饒的地理環境資源,不同時期開發的特色產業,巧妙地利用本地優勢,成為發展的希望。這些年裏,中國人於天空、大地、海洋不斷創造奇蹟,高科技領域不僅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還創造了許多個第一;同時,藴藏在民間的創造力也處處綻放着奇妙的花朵,在汕頭,在廣東,也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風來了。

就在我們來到汕頭的那天,汕頭已發出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9號颱風“馬鞍”生成,屬於強熱帶風暴級。受颱風“馬鞍”外圍環流影響,汕頭市海陸風力加大,沿海陸地風力7~9級,海面風力將逐漸加大到8~9級,陣風11~12級,並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

風沒來之前,天氣格外酷熱,汕頭人説這是每次颱風來之前都會有的悶熱,他們早都已經習慣了。大地蒸騰着蓄勢待發,海岸旁的樹木一動不動,只有樹上的鳥兒們不時短暫地飛翔,它們匆忙地掠過海洋與田野的天空,盤旋一圈,然後又迅速地回到樹林裏,再過片刻,就又一次飛起。它們似乎在不停地探測將至的大風,而在每一次訊息都準確把握之後,仍然多有不甘,越來越急促地振翅而起,且伸長脖子和翅膀,準備迎接即將來臨的暴風雨。

大風正從遠處朝這邊趕來,像是謀劃已久地將一步步抵達。大風未曾到來之前,先是舒緩而有力地將海上的白浪送到了岸邊,層層疊疊地沸騰,一層薄薄的暗灰色,一層亮亮的白光,反覆疊加,參差錯落,人們叫它“白頭浪”。它們翻滾着揚起來,又跌下去,不停歇地前赴後繼。遠遠的,我們站在海岸上,聽不清海的咆哮,卻能感到海浪的拍打,震動着礁石,震動着海堤。

不一會兒,天空變得暗淡,未到黃昏時刻卻如同夜晚,大風夾帶着豆大的雨滴席捲而來,霎時間吹彎了堤上一排排榕樹、棕樹和美人蕉,風撕扯着樹的枝幹,彷彿要將它們連根拔起,雨點打在路面上、車篷上啪啪直響。暴風雨來了。然而,汕頭的好些年輕人卻沒有躲藏,我發現,沿海的公路旁這時停了好些小汽車,車的主人一個個站在大堤上,有的在對着大海拍照,有的在歡跳,還有些小孩子,在父母身邊跑來跑去,也朝着大海嗷嗷直叫。

大風達到一定級別時也必須封橋,停止一切車輛通行。3天之後,“馬鞍”漸漸歇了下來,天空與大海相連之處竟然出現了一道彩虹,許多人將拍下的照片發到了網上,還問我們,是否也見到了那道橙紅相間的彩虹。而我們這時已乘上去往南澳島的大巴車。從汕頭澄海的岸邊,很遠就可以看見聳立於港灣航道上的南澳大橋,長長的橋身在海天之間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跨越江灣海峽,經鳳嶼島,連至南澳島的長山尾。我以為上得橋來,可以仔細地看一看橋下的大海,殊不知還未定下神,大巴已經很快駛過橋面,十餘公里轉眼之間就過去了。

瞬間來到了南澳島上。

與從前相比,南澳島已在似與不似之間。

仍然是鬱鬱葱葱。南澳島可稱為汕頭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汕頭在進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堅持緊抓生態建設,“打造粵東生態屏障,建設綠色和美僑鄉”,高標準規劃森林城市建設,啓動“森林進城、森林圍城”等林業生態工程,2019年,汕頭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南澳島更是一片綠色,大面積地維護了原生態,保持了從前的清純。

南澳島的開發,其實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遠在八千年前,島上就有了人煙。從宋代開始,中國曆代皇帝都把南澳作為東南沿海的前哨而加以重視,島上有許多不同朝代留下的文物古蹟,如宋井、太子樓、8千斤古炮等,光廟宇就有30多處。有“天南法乳”之稱的疊石巖佛寺,在國內外佛教界有很大的影響。

小島的氣候、地形地貌和麪積都與香港相似,作為廣東唯一的海島縣,島上一直人煙稠密,街市繁華。現如今更是新建了一幢幢高樓。添了若干現代化的建築,也相應擴寬了街道。有許多外地人眷念南澳的風光,在此購房安居,也有島上原本住在鄉村的農民、漁民和子女進城購房,成為市民。島上最為醒目的標誌性建築,是位於青澳灣的“自然之門”,這是我國建成的11座北迴歸線標誌塔之一,正在北迴歸線與我國大陸東岸的交點處。設計師採用漢字“門”進行演變造型,又像雙手捧着一個地球,宏偉奇特,既具有中國意味,又富有現代氣質。每年夏至正午,當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時,日影將穿過“自然之門”上方圓球中心,投射地台中央,形成“立竿不見影”的奇觀。

三三兩兩的遊客來到“自然之門”下,仰望着,談論起天文地理,興趣盎然。在這座祖國南端的小島上,北迴歸線標誌的興建,使人們對大自然的奧秘更加增添了嚮往,也對地球的生態更多了珍惜。

我們走過島上的綠色山林,也來到“自然之門”旁邊,一陣海風輕輕地吹來,不是“馬鞍”來臨的狂風,而是和煦的微風,夾雜着海洋的潮潤、小島上草木的清香。被汕頭人視作市花的金鳳花,也就是鳳凰木,在這島上一片片、一叢叢,火紅地盛開着,風把它們的芳香,送出很遠很遠。(葉 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10月24日 第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