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十八洞村“精準坪”。
紅網時刻記者 陳雪驊 花垣縣報道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這些年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過去一年中,共接待遊客60萬人次。
這個數據,比花垣縣境內其他幾個景區——邊城(茶峒)、古苗河、紫霞湖、黃瓜寨、大小龍洞瀑布等加在一起的遊客數量還要多。
十八洞村由4個寨子——梨子寨、竹子寨、飛蟲寨等村寨組成。新聞媒體集中報道的點,主要在梨子寨,另三個寨子,雖然距離梨子寨很近,但因媒體關注少而顯得“知名度不夠”,旅遊消費也相對較弱。
即便在“十八洞村本部”——梨子寨,也有地理位置導致的“冷熱”之別,相對來説,梨子寨東頭就比較安靜,鮮有遊客前往。
梨子寨面積小,每天前來的遊客人數可觀,景區採取了下車步行、人為延長線路等措施,參觀、遊玩的時間大多在兩小時左右。
遊客雨中游十八洞村。
記者在十八洞村蹲點採訪時,曾於上午對涉及多個省份的40名遊客就“一天遊覽時間如何分配”等問題做隨機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80%的遊客表示在參觀遊玩十八洞村後,“會去附近的矮寨大橋、芙蓉鎮、鳳凰古城等地遊玩”,另有15%的遊客表示會在寨子裏用午餐,只有5%的遊客表示會留宿一晚。
如何留住遊客的更多時間?如何擴大旅遊品牌惠及範圍?這是後扶貧時代十八洞村以及花垣縣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發展文旅業不僅對當地經濟有綜合拉動作用,還能提升一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和居民視野,也因此,在擁有山水人文旅遊資源的地區,文旅扶貧通常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目前,十八洞村已經着手對包括“十八溶洞”在內的多個景點進行開發、包裝。
雙龍村對面的掛壁公路,吸引了不少遊客。
單個旅遊景區的壯大,對周邊地區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不可小覷。鄰近十八洞村的雙龍村,境內山水資源豐富,懸崖峭壁、雲海瀑布之外,還有難得一見的掛壁公路和高山梯田,如果能將兩個村的資源嫁接整合到一塊,至少在留住遊客時間方面會有更多的謀劃空間。
而對於花垣縣來説,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但過去較長一段時間,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何藉助十八洞村的眼球效應,順勢將境內景點資源重新盤點、打造,值得好好思量。
邊城清水江一角。
例如地處三省交界的邊城(茶峒),地理優勢獨特,人文底藴厚重,完全可以與十八洞村以及縣內其它景區“捆綁”在一起,打造“養生遊”“週末兩日遊”等集羣文旅概念,充分帶動物流、餐飲、民宿、農副特產銷售等諸多產業。
可供駐足細品的景點一多,自然也便留住了遊客的時間。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