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中國古代的風水學上,祁連山與崑崙山都是有名的龍脈,很多風水大師和盜墓高手都曾預言“祁連山下必有大墓”。如今這句預言得到了應驗,2019年,甘肅省考古隊在祁連山中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墓葬,揭開了一個消失古國塵封千年的謎團……
甘肅省天祝縣岔山村是祁連山中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村子東、西、南三面環山,從風水學上看是一處上風上水的寶地。2019年秋天,天祝縣國土局在村北的一處小山崗上進行土地整備,意外挖穿了一座大型磚室墓的墓頂,墓中深不見底,好像一個“無底洞”,現場負責人立刻將情況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後,立刻派了一支專業考古隊趕到現場,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勘探,考古隊發現這是一座大型磚室墓,由墓道、甬道、壁龕、墓室等多部分組成,從墓葬形制考古隊員初步推斷是一座唐朝時期的墓葬。雖然歷經千年,但這座大墓保存的非常完好,從來沒有被盜擾過。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發掘,墓中共清理出各類精美文物200多件,其中包括珍貴的金銀器、鎏金銅器等。
大墓主人成謎,考古隊員發現墓誌在發掘的過程中,一直有一個疑團困擾着考古隊員,這座大墓的主人是誰?為什麼要將大墓修建在祁連山深處?墓葬中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線索有很多,而最直接、最準確的就是墓誌。在這座大墓的甬道中,考古隊清理出了一方保存完好的墓誌,在墓誌蓋上刻有9個篆書大字“大周故慕容府君墓誌”。考古專家介紹,不要小看這9個字,裏面能夠解讀出很多重要的歷史信息。比如大墓的年代,“大周”是武則天稱帝時的年號,從690年到705年一共15年,而這座大墓就是此時修建的。“慕容”是墓主人的姓氏,在唐朝武則天時期,甘肅一帶的吐谷渾國王室就是慕容氏,所以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吐谷渾王室成員。
慕容鮮卑西遷,建立吐谷渾政權據《新唐書》、《宋史》等史料記載,吐谷渾是西晉到唐朝初年,在我國西北地區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吐谷渾人的祖先是遼東鮮卑慕容氏,西晉末年,遼東鮮卑單于慕容涉歸病死,嫡子慕容廆繼位成為單于,而庶出的長子慕容吐谷渾與他不和,處處受到打壓,一氣之下率領部族西遷河西走廊,建立了吐谷渾政權。之後的數百年時間裏,吐谷渾不斷髮展壯大,勢力最強時東至甘肅南部,西至新疆,北達祁連山,南到青海南部。到了隋唐時期,吐谷渾夾在吐蕃和中原王朝兩大政權之間,勢力不斷被打壓。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解決西北邊患,派遣大將軍李靖出征吐谷渾,取得大勝,吐谷渾可汗伏允自殺,新繼位的可汗慕容諾曷缽率眾歸順唐朝。李世民為了安撫吐谷渾部落,特意將弘化公主嫁給慕容諾曷缽為妻。當時唐朝和吐蕃的關係日益緊張,唐太宗本想扶持吐谷渾作為兩大勢力的緩衝地帶,可此時的吐谷渾早已沒了當年的霸氣,663年最終被吐蕃攻滅。慕容諾曷缽只能帶着弘化公主逃亡涼州地區。墓主是末代可汗之子,武則天冊封的少數民族王爺墓誌被發現之後,為了保護墓誌裏面文字的安全,考古隊並沒有在現場貿然打開,而是將墓誌帶回實驗室由考古專家打開。掀開墓誌蓋之後,一篇完整的墓誌銘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根據墓誌銘的內容,考古隊得知墓主人名叫慕容智,是吐谷渾末代可汗慕容諾曷缽與弘化公主的第三子,被武則天冊封為“大周雲麾將軍守左玉鈐衞大將軍員外置喜王”,天授二年(691)因病去世。
在解讀墓誌銘中的內容時,“大可汗陵”四個字引起了考古專家的關注,文中記載,慕容智死後,按照吐谷渾王族的喪葬制度,於同年遷葬於大可汗陵。這説明慕容智的陵墓並非獨立存在,在它的周圍應該還存在有一座“大可汗陵”,這一發現讓考古專家感到十分興奮。祁連山腹地,隱藏吐谷渾王族陵園考古專家介紹,其實這不是武威地區第一次發現吐谷渾王族陵墓,早在解放前和80年代,在祁連山腹地的武威市青咀灣和喇嘛灣,就出土了大唐金城縣主、弘化公主、青海國王慕容忠等多座墓葬。此次發現的慕容智墓與青咀灣和喇嘛灣相距大概15公里,很可能屬於同一陵園區,而“大可汗陵”應該就是陵園的首座陵墓,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對於“大可汗”指的是誰,專家表示很可能是吐谷渾政權的創立者——慕容吐谷渾,但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的考古調查和發掘。
小結:在考古發掘報告中,專家稱慕容智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吐谷渾王族墓葬,對於研究吐谷渾和西北少數民族歷史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在墓誌中出現的“大可汗陵”更是一個驚人的發現,慕容智只是一個滅國後的小王爺,陵墓就如此奢華,如果真的發現這座“大可汗陵”,那必將成為考古史上又一個奇蹟。參考文獻:《新唐書》、《宋史》、《甘肅祁連大墓發掘紀實》
祁連山發現唐代大墓,打開墓誌後,考古專家:4個字讓人感到興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9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