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太陽文藝》這一鄉鎮刊物,已發行10多年。人民網 李芳森攝
浩浩資江水,莽莽雪峯山。
湖南安化羊角塘鎮,五座古老的山峯聳立周圍,將這個鄉鎮攬入懷中,也見證着這座梅山二都古鎮的歷史淵源。
在羊角塘鎮街道旁的村醫衞生室,村醫劉發增正奮筆疾書,為下一刊的《太陽文藝》撰文。每年兩刊,內容包羅萬象,以家鄉為主題,涵蓋小説、散文、詩詞、歌曲等;作者也是包羅萬象,以村民為主體,老師、醫生、商人、公務員,全鎮都可參與。
我們也從文字10多年的流淌裏,得知劉發增的另一重身份——太陽文藝社社長。
太陽文藝社,雖只是一個鄉鎮文藝社,但自2008年成立起,便號召村民用筆墨抒發家鄉情感,傳承當地“二都”文化。
在遊子遠方的家鄉,也撒下詩歌的種子。
村醫劉發增,也是太陽文藝社社長。人民網 李芳森攝
詩源
二都古鎮的“文藝復興”
翻開《太陽文藝》,彷彿進入了另一個羊角塘鎮。
清代兩江總督陶澍經世致用,功勳卓著,開湖湘近代文人之氣先河,書法家黃自元譽滿海內外,夏默庵詩文深得毛澤東青睞……羊角塘的歷史,不乏耀眼的文化光環。
然而,作為村醫的劉發增,在多年走家串巷中,卻發現“二都”文化的印記,卻在歲月中逐漸平淡。
“家鄉的文化需要傳承,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守護村民健康的劉發增,決心用一場“文藝復興”,充實村民的內心。
2008年,劉發增和幾位朋友一起組建了一家文藝社,社名就用鎮上五座大山最中間的那座山名——太陽。“太陽也是最具有正能量的物體。”
一方面,創始人積極撰文,也面向全鎮進行徵文;另一方面,劉發增廣泛聯繫事業有成的老鄉,希望能求取一些贊助費。
2009年5月,《太陽文藝》首刊推出,發行1000本,無償向鄉親們贈送。彼時,10000多元的打印費,還缺了近4000元,劉發增由此拿出了自己一個多月的工資。
雖時隔13年,劉發增依然保留着《太陽文藝》的首刊。封面便是羊角塘鎮重山雲霧間,冉冉升起的太陽。
對於劉發增來説,這是山村裏詩歌的源頭,也是大山裏升起的“金太陽”。
劉發增為《太陽文藝》撰文。人民網 李芳森攝
詩篇
小鎮居民的“詩意生活”
“晚風搖樹落花殘,小月明星夜正瀾。螢火磷磷穿碧葉,蛙聲陣陣出泥潭。一杯老酒添新趣,兩盞新茶滌舊煩。碌碌終生多少事,幾曾如此享清閒。”
雖是多年前的詩作,但喝過幾盞黑茶後,情感收到牽引的劉新生,也能全文誦出。
這也是太陽文藝社創辦以來,收到的第一首詩詞,刊登在《太陽文藝》首刊古韻雅吟的首篇詩作。
“村民的詩意生活,不僅在他們的筆墨下,早已與日常生活融合。”劉發增感慨道。
對於年逾古稀的盧太平來説,從沒想過,自己的名字也能印上雜誌。“雖不是青史留名,但也算得上是雁過留聲了。”
盧太平曾是大巖村的教師,羊角塘的紅色故事,曾是他課堂裏的“必修課”。
2009年2月,劉發增一次在大巖村出診時,聽説了盧太平的經歷後,便前去“考古”。“當時,盧老師給我講了夏甸烈士的故事,我就記了下來。”
村民口述,劉發增記錄,這也成了《太陽文藝》的文章來源之一。《夏甸的故事》,也由此成為《太陽文藝》當地紅色故事欄目的開篇之作。
劉發增也因此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出診時,都會在藥箱裏放上筆記本,隨時記錄村民們的好故事。
在安化縣文化振興引領鄉村振興的號召下,羊角塘鎮接連創建了音樂協會、沙裏灣龍師協會、太極拳協會等8個文藝協會組織,村民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起來。
《太陽文藝》的選題,也因為貼近村民生活,更加充實。正如寫給村民們的發刊詞所言:願《太陽文藝》,成為你永遠的心靈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