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是熱點,文旅融合是多方式全方位融合。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遊品牌,落實到一個地方,離不開“好的空間載體”。文化和旅遊“由表及內”的有機融合,依賴一定的地域空間縱深;“由內及外”的形象塑造,也需要特定的地域空間來定義。因此,文旅深度融合,需要“空間載體”意識。
文旅融合形成好的空間載體,需要精心謀劃塑造。有的文旅融合景區,看似天賦資質和歷史遺存很好,但並不意味着就可以不重謀劃。泰山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可謂典型的文旅融合“標本”。泰山作為文旅融合載體,離不開精心謀劃塑造。
新中國成立初期,因此前歷經戰亂,泰山很多地方成了禿山,郭沫若乘飛機掠過泰山時寫下“都雲青未了,我看赤無毛”的詩句。後來泰山打響了一場植樹造林戰,近萬名林業工人、農民、機關幹部、學校師生等開進深山,綠化造林。1961年,郭沫若再次造訪泰山,被變化打動,寫下“人工方峻極,綠化到山椒”的詩句。從“赤無毛”到“綠山椒”,這正是人工建設之功。
同是塑造,各有千秋。壽光建的翡翠大白菜和沂源建的紅蘋果雕塑,特別“討喜”,體現出本地農業種植特色。而有些地方一些項目有爭議,如風景區建新標識,被認為是在景色中添加“異物”,破壞“純天然”。
因此,文旅融合,塑造“好的空間載體”,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文化”和“自然風景”的比例要尊重歷史和現實。有一些景區,是文化遺產為主;有一些景區,是自然風景為主,人文風景佔少部分;還有一些景區,自然風景和人文要素都不少。“文化”和“自然風景”的比例,要尊重歷史和現實,絕不能亂搭亂建,不能讓新建築喧賓奪主。
二是“文化”和“經濟要素”要各歸其位。文旅融合離不開經濟要素,旅遊休閒必然要“吃喝玩樂住行”,但文化設施和經濟項目有各自的獨立性,一些文化古蹟,是不可複製的寶貴遺產,經濟項目須讓位於文化設施。
三是在文旅融合中,“空間載體”和“周邊環境”要相互協調。文旅融合“空間載體”總是置身於大的環境中,它和周邊環境是“一體”的。有的地方建設古城,古城內部亭台水榭美如畫,一出古城卻另一個模樣。現在很多地方提出“全域旅遊”概念,注意全域環境建設,注意景點和周邊環境的協調,這是大勢所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文旅產業成為“近者悦,遠者來”的朝陽產業,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羣眾精神需求,凝聚精神力量。(大眾日報客户端記者 周學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