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十餘米竹編“富春山居圖”首亮相 富陽將建公望兩岸文創產業基地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休閒

3月5日下午,在杭州市富陽區東洲街道黃公望村文化禮堂門口,一卷十餘米的“竹畫”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乍一看,這是一幅復刻版的《富春山居圖》。畫上重巒疊嶂,松石挺秀,雲木掩映的山間,有江流、村落、亭台、漁舟、小橋、飛泉,精正度與公望老先生的《富春山居圖》基本一致。 

湊近細看,則能發現此畫精緻之處——它以竹篾編織而成的,草黃色為底,黑色作畫,加以紅色印章,整齊細密且不失生動。

“這是我花了3年多時間精心編織完成的。”東洲街道雞籠山赤松自然村戴海泉告訴記者,這幅畫總長度11.3米,寬幅37釐米,材料取自天然粉絲竹,經過防腐、防火、防黴、防蛀處理,可以保存上百年。“用了約10萬根竹篾,每根只有0.01毫米那麼細。”

戴海泉就是這幅竹編“富春山居圖”的創作者。作為富陽區竹窗簾技藝非遺傳承人,戴海泉從事竹工藝已有52年,“我生長在《富春山居圖》的原創地和實景地,編就這幅圖是我多年的心願。”一直忙於工作,近幾年稍稍得空,戴海泉花了3年多的時間,終於完成。

“我將剩山圖和無用師卷連在一起,既展示完整畫卷,又寓意兩岸一家親。”戴海泉説。

當日,“公望兩岸•相約春天”——“浙”裏共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活動在富陽舉行,兩岸企業家、青年、藝術家們相約春天,赴龍門“走親”,遊陽陂湖踏青,黃公望村聯歡,通過兩岸合作賦能文創產業、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記者從現場獲悉,富陽區將以《富春山居圖》創作地為紐帶,以黃公望隱居地為依託,建設公望兩岸文創產業基地,並落户黃公望村,着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和文創產業融合發展。

基地分“圓緣園”“公望裏”兩個部分,其中“圓緣園”板塊,通過改造區塊內66户農户住宅,建設傅陸學藝館、兩岸研學交流中心、兩岸設計交流中心、兩岸茶文化茶博館等,打造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平台。

計劃5月20日前,“圓緣園”項目一期(傅陸學藝館)開門迎客,並將舉辦第一屆“爺爺的水稻田”兩岸音樂節、書畫展等。

預計9月,完成“公望裏”園區一期,制定多條可供參觀、遊覽的精品線路,以確保亞運會期間接待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中國作物學會特用作物專業委員會會長曾松亭博士將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名的“爺爺的水稻田”標識牌贈與富陽,並授權富陽舉辦一系列科普體驗和文學藝術公益活動。

接下去,富陽將在“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的卷首——東洲街道轄區內,種一片“爺爺的水稻田”,並籌劃舉辦“爺爺的水稻田”兩岸音樂節,以此來紀念和感恩袁隆平這位偉大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