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注]
[俄]契訶夫
這當兒,旅客眼前展開一片平原,廣漠無垠,被一道連綿不斷的岡巒切斷。那些小山互相擠緊,爭先恐後地探出頭來,合成一片高地,在道路右邊伸展出去,直到地平線,消失在淡紫色的遠方。車子往前走了又走,卻無論如何也看不清平原從哪兒開的頭,到哪兒為止。太陽已經從城市後面探出頭來,正悄悄地、不慌不忙地幹它的活兒。起初他們前面,遠遠的,在天地相接的地方,靠近一些小墳和遠遠看去像是搖着胳膊的小人一樣的風車的地方,有一道寬闊而耀眼的黃色光帶沿地面爬着,過一會兒,這道光帶亮閃閃地來得近了一點,向右邊爬去,摟住了羣山。不知什麼温暖的東西碰到了葉果魯希卡的背脊。原來有一道光帶悄悄從後面攏過來,掠過車子和馬兒,跑過去會合另一條光帶。忽然,整個廣闊的草原抖掉清晨的朦朧,現出微笑,閃着露珠的亮光。
割下來的黑麥、雜草、大戟草、野麻,本來都曬得枯黃,有的發紅,半死不活,現在受到露水的滋潤,遇到陽光的愛撫,活轉來,又要重新開花了。小海燕在大道上面的天空中飛翔,快活地叫喚。金花鼠在青草裏互相打招呼。左邊遠遠的,不知什麼地方,田鳧在哀叫,一羣鷓鴣被馬車驚動,拍着翅膀飛起來,柔聲叫着“特爾爾爾”,向山上飛去。蚱蜢啦、蟋蟀啦、蟬啦、螻蛄啦,在草地裏發出一陣陣嘁嘁喳喳的單調樂聲。
可是過了一會兒,露水蒸發了,空氣停滯了.被欺騙的草原現出七月裏那種無精打采的樣子,青草耷拉下來,生命停止了。太陽曬着的羣山,現出一片墨綠色,遠遠看去呈淺紫色,帶着影子一樣的寧靜情調;平原,朦朦朧朧的遠方,再加上像拱頂那樣籠罩一切,在沒有樹木、沒有高山的草原上顯得十分深邃而清澄的天空,現在都顯得無邊無際,愁悶得麻木了。多麼氣悶,多麼掃興啊!馬車往前跑着,葉果魯希卡看見的卻老是那些東西:天空啦,平原啦,矮山啦。草地裏的樂聲靜止了。小海燕飛走,鷓鴣不見了。白嘴鴉閒着沒事幹,在凋萎的青草上空盤旋,它們彼此長得一樣,使得草原越發單調了。
一隻老鷹貼近地面飛翔,均勻地扇動着翅膀,忽然在空中停住,彷彿在思索生活的乏味似的,然後拍起翅膀,箭也似的飛過草原,誰也説不清它為什麼飛,它需要什麼。遠處,一架風車在搖着翼片。為了添一點變化,雜草裏偶爾閃出一塊白色的頭蓋骨或者鵝卵石。時不時地現出一塊灰色的石像,或者一棵乾枯的柳樹,樹梢上停着一隻藍色的烏鴉。一隻金花鼠橫竄過大道,隨後,在眼前跑過去,又只有雜草、矮山、白嘴鴉。可是,末後,感謝上帝,總算有一輛大車載着一捆捆的莊稼迎面駛來。大車頂上躺着一個姑娘。她帶着睡意,熱得四肢無力,抬起頭來,看一看迎面來的旅客。簡尼斯卡對她打個呵欠,栗色馬朝那些糧食伸出鼻子去。馬車吱吱嘎嘎響着,跟大車親一個嘴,帶刺的麥穗像笤帚似的掃過赫利斯托佛爾神甫的帽子。
“你把車子趕到人家身上來了,胖丫頭!”簡尼斯卡叫道,“嘿,好肥的臉蛋兒,好像給黃蜂蜇了似的!”
姑娘帶着睡意微笑,動了動嘴唇,卻又躺下去了。這時候山上出現一棵孤零零的白楊樹。這是誰種的?它為什麼生在那兒?上帝才知道。要想叫眼睛離開它那苗條的身材和綠色的衣裳,卻是困難的。過了那棵白楊樹,一條條麥田從大道直伸到山頂,如同耀眼的黃地毯一樣。山坡上的麥子已經割完,捆成一束束,山麓的麥田卻剛在收割。六個割麥人站成一排,揮動鐮刀,鐮刀明晃晃地發亮,一齊合着拍子發出“夫希夫希”的聲音。從捆麥子的農婦的動作,從割麥人的臉色,從鐮刀的光芒可以看出溽暑烘烤他們,使他們透不出氣來。
一條黑狗吐出舌頭從割麥人那邊迎着馬車跑過來,多半想要吠叫一陣吧,可是跑到半路上卻站住,淡漠地看那搖着鞭子嚇唬它的簡尼斯卡。天熱得狗都不肯叫了!一個農婦直起腰來,把兩隻手放到痠痛的背上,眼睛盯緊葉果魯希卡的紅布襯衫。究竟是襯衫的紅顏色中了她的意呢,還是使她想起了她的子女,那就不知道了,總之,她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呆呆地瞧了他很久。——這個世界就靠這類人支撐着。
可是這時候麥田過去了,眼前又伸展着乾枯的平原、太陽曬着的羣山、燥熱的天空。又有一隻老鷹在地面上空飛翔。遠處,跟先前一樣,一架風車在轉動葉片,看上去仍舊像是一個小人在搖胳膊。老這麼瞧着它怪膩味的,彷彿永遠走不到它跟前似的,又彷彿它躲着馬車,往遠處跑去了。
(節選自《契訶夫小説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有改動)
【注】《草原》這部小説的相關內容是:九歲的葉果魯希卡離開母親,跟隨舅舅庫茲米巧夫(商人)外出求學,同行的還有神甫赫利斯托佛爾和車伕簡尼斯卡。選文是葉果魯希卡離家求學途中的見聞。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爭先恐後地探出頭來”,將山人格化,以顯眾小山緊密相連之態;“從城市後面探出頭來”,運用擬人手法,將太陽剛出時的情景展現於讀者眼前。
B.太陽剛出來時的草原是充滿生機的,在太陽烘曬之下的草原又是單調、乏味的:這種描寫對比鮮明,以景物的變化,來表現環境和人物形象。
C.作者似一位畫家在描繪草原景色,繪聲繪色,真實細膩,近景與遠景映照,實景與虛景交織,深沉而真實地繪製出一幅草原的風景畫和風俗畫。
D.作者採用散文化的寫作方法,多方位地組織素材,將敍事、抒情、寫人、繪景融為一體,創造了優美的意境,使小説呈現出散文甚至是抒情詩的風格。
8.文中多次寫到遠處的“風車”,請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9.契訶夫曾説:“藝術家的全部精力應當轉到兩種力量上:人與自然。”請結合文本,分析他的這種創作觀在選文中的體現。(6分)
答案:
7.(3分)C(“實景與虛景交織”的説法錯誤。)
8.(6分)
多次寫遠處的風車,交待了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體現了草原的寧靜、遼闊的特點。
寫風車不停地轉動,單調而“膩味”,襯托主人公的孤單與無聊。
寫風車“像搖着胳膊的小人”,表現了主人公離別家鄉的不捨,豐富了文章的主題意藴。
(每點2分)
9.(6分)
認識自然,草原是燥熱而又物產豐饒的,人類在這裏勞作、抗爭,獲得生存的必需。
認識自身,作者筆下草原的遼闊、單調、寧靜、充滿生機,增加人們的不同感受,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
認識世界,文中的各種普通人,他們或敏感或麻木或粗俗,還原了生活的真相。(每點2分)(或從“自然的包容性、人類的抗爭、人與自然的和諧”諸方面作答,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