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禁足,閒讀明史。
偶見“建文二年七月,革山東濟南府歷城縣堰頭水驛”的記載。
再查楊正泰先生之《明代驛站考》及《大明會典》等史書,全然沒有堰頭驛站的蛛絲馬跡,是明實錄記載有誤還是郵史迷失蹤跡,泉城濟南是否曾存續水驛?堰頭是否是南下汶河的水路驛站?
有此疑問,不敢怠慢,隨閉關學習,瀏覽史志,隨王輝先生的遊記神遊了泉城北關之華山煙雨,探討一下泉城北關水路驛站。
據悉,南宋初年,濟南太守劉豫整疏濟水河道,在濟南華山以南筑“上濼堰”,於堰之南開挖小清河。濼水無法再流入濟水,只能注入小清河。小清河東流不遠,人們又築“下濼堰”,將小清河分流,使其一支注入大清河(濟水),“築堰以分其流,因曰堰頭”,也稱“濼口”,即今歷城區堰頭村一代。
據《讀史方輿紀要》:“堰頭鎮:府東北二十里,亦曰下濼堰,亦曰洛口,即濼水大清河處。築堰以分其流,因曰堰頭。”
明崇禎六年(1633年)之《歷乘》:“堰鎮:城東北十八里,居民稠密,為北州、縣必由之路。有巡簡司。”
由此可知,距府城18-20裏的堰頭村為南北通衢之節點,誠屬驛站設置首選之地。
早在宋代,就有沿濟水之水路存續。宋代晁補之有詩云:
殷勤趵突溪中水,
相送扁舟向汶陽。
——宋·晁補之《將別歷下二首》
此為由歷下水路南下去往汶河的文字記錄。當年,華不注山下水澤十餘里。往來舟楫便利。另據元代王輝《遊華不註記》記載:“濟南山水可遊觀者甚富,而華峯濼源為之冠。餘到官八月,湖光山色,朝夕與對,於庭户几席間,若無所睹,心有所不在焉。然每以歷居卑濕為念。或有云堰頭者,乃自昔潀引諸泉入大清河之峻口也。一鍤之力,不崇朝可徹而陸之,常欲一往而未遑也。”“遂自歷下亭登舟,亂大明湖,經會波樓下,出水門,入廢齊漕渠,所謂小清河者是也。泛灩東行約裏餘,運肘而北,水漸瀰漫,北際黃台,東連疊徑,悉為稻畦蓮蕩,水村漁舍,間錯煙際,真畫幀也。於是綠萍蕩漿,白鳥前導,北望長吟,華之風煙勝賞盡在吾目中矣。”
由此可知,元代依然自歷城縣治大明湖畔有水路通華不注山下,經堰頭驛沿濟水南下汶河,直到明永樂初期小清河淤塞前,該水路一直承擔物資運輸之重任。
建文元年,先革除堰頭閘,繼而建文二年革除堰頭水驛。此也是與河道淤塞有關不得已而為之。
綜述,濟南在明初有南下水路驛道,從而彌補了陸路驛道物資運輸的短板,堰頭村不但是北上州縣的節點,也是南下汶河的驛站。
備註:除註明外,拙文參考部分網絡圖文,謹此致謝!
壹點號 煮酒譚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