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西海靜美碧水繞古都

什剎海西海靜美碧水繞古都

“柳林環堤,千頃荷花、蘆葦叢叢、水鴨為羣、蟬聲鼎沸。”老舍筆下曾如此描述的北京西海,如今“俏生生”地在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裏重現着。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西城區瞭解到,近幾年來,什剎海西海通過拆除違建、疏通堵點來亮出岸線、還湖於民;通過營造約2萬平方米的水生種植區、增新500平方米野鴨島和2個約800平方米生態浮島區等來恢復濕地生態;通過調整業態、應用物聯網和視頻識別等技術,讓西海“靜”下來。

1000平方米環湖觀景棧道

零距離感受什剎海

覃大姐一家五口住在西海附近的板橋二條,“甭看離得近,原先想在岸邊遛一圈可特麻煩。走一段就得繞出去走二環輔路,然後再繞回來,來來回回折騰,現在可不一樣了!”覃大姐邊走邊眉飛色舞地説:“環湖路全打通了,順着木棧道一邊乘涼一邊欣賞美景,甭提多美了。”

2018年5月中旬起,西城區陸續對西海、後海、前海三海的環湖步道進行疏通,還湖、還路於民。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什剎海風景區環湖的七處主要堵點中,涉及西海的有3處:碧荷軒酒吧、西海魚生餐廳以及山海樓。如今,“山海樓”飯店前的水面增設了2處210平方米浮橋,成為連接西海東西兩岸的“通途”;“西海魚生”飯店關閉,水上包間烏篷船成為西海的一景;“碧荷軒”違章建築被拆除,並在原違建位置上新建一處敞軒、一處仿古亭(綠水亭)供遊人休憩。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海濕地全線共新建7處總計1000平方米的環湖觀景棧道,通過建設既方便了羣眾、提高了濕地公園的親水體驗和遊人安全,又形成了安靜舒適的環境氛圍。

恢復西海濕地生態

再現“碧水繞古都”歷史風貌

在打通堵點的同時,西海開始着手恢復濕地生態。西海濕地公園管理方——北京薊城山水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建介紹:“我們營造了約2萬平方米的水生種植區,包括荷花種植區、菖蒲蘆葦區等,還新增了500平方米的野鴨島和2個約800平方米的生態浮島區,通過豐富的水生植物羣落及多種鳥類生境的營建,共同構建出城市濕地的生態系統。”

徐建表示,公園新增水生植物50餘種,其中僅種植荷花品種就多達30餘種,“等到7月進入盛放期,那就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即使現在開花不多,但光看那些矩圓狀、橢圓形或者倒卵形的荷葉,也頗為賞心悦目!”

公園的其他水生植物還包括菖蒲、蘆葦、茨菇、菱角等,涵蓋了挺水、浮水、漂浮等多種水生植物類型,形成大面積的水生植物羣落,呈現出豐富的濕地景觀。

而新建的野鴨島及生態浮島,更是吸引了綠頭鴨、鴛鴦、翠鳥、鸊鵜、黑天鵝等諸多野生鳥類。“冬天為了讓部分水鳥留下來,我們沿湖面安裝了爆氣裝置,在改善水質的同時,還能讓部分水面不結冰,為野鴨、鸊鵜等水鳥開闢冬季覓食空間。所以,即使在冬天來到西海,仍可以觀賞到野生鳥類在西海棲息。”徐建説。

2018年10月1日,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正式對市民開放。該公園佔地總面積10.9公頃,其中水面面積7.4公頃,周邊綠地面積3.5公頃,環湖步道長1450米,成為核心區內唯一的一處城市濕地,再現“碧水繞古都”歷史風貌。

實現一鍵報警

“智慧燈杆”功能多

在西海濕地公園建設中,車輛管理也成為改造重點。徐建介紹,在首先保障周邊居民175個停車位需求的基礎上,公園結合智慧燈杆上的安防視頻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園區內的靜態交通和動態交通狀況,對在非停車區域停放的車輛進行警告並實施定位,以便於停車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實現規範停車,從而解決西海區域內停車無序的亂象。

徐建提到的“智慧燈杆”,西海濕地公園裏安裝了120根,它們集智慧安防視頻監控、城市WiFi、手機充電、基礎設施監控、智慧終端顯示屏等功能於一體,形成覆蓋公園各個角落的1082個物聯網監測點,實現了街區的無線網絡全覆蓋,市民進入公園即可享用免費WiFi。

基於智慧燈杆開發的報警、地圖、導航、社交等相關互聯網應用,不但能讓市民體驗到更加精確、便捷、人性化的城市服務,還可以讓公園管理者通過數據中心及物聯網可視化管理平台,實現什剎海區域內的遊人管理、車輛管理、設施管理、應急管理和運營管理。“比如,當遇到遊人不慎落水等緊急情況,可以通過智慧燈杆一鍵報警等。”徐建説。

文/本報記者 解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2 字。

轉載請註明: 什剎海西海靜美碧水繞古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