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淡相宜海陵島

細雨中,車往海陵島方向開去,遠遠看見一排排養魚的網箱,隱約聽到海浪拍岸的聲音,我知道,離海陵島近了。

在濱海城市生活多年,對海是不陌生的,但對海陵島卻一直存有執念,或為浪聲如歌、銀沙如雪的十里銀灘,或為島上流傳的藍色海洋的美麗傳説……

海陵島位於陽江市西南端,因形狀像橫卧的海螺,舊名螺島。滄海桑田,地殼起伏,“海螺”升上海面露出全貌,漸漸變成一望無際的“海中丘陵”,因而得名海陵。海陵島處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近年來原本荒涼的漁島日益繁華,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也成為守望南海、閃閃發亮的“金海螺”。

入住酒店後,推開陽台的門簾,海浪撫過銀色沙灘的沙沙聲率先撞入心窩。不及一秒,接天的藍色碧波迎面而來,如藍色的輕紗籠住全身,濕潤的海風穿透薄幕,給人由外而內的沁潤和洗滌。遠遠望去,藍天和海洋的分界線模模糊糊,分不清是藍天濃郁了海水的藍,還是海洋滋養得藍色的澄澈。如果不是藍天保持寂靜,海浪持續流動,我的目光無法觸及水天相接處的温柔曲線,必將沉醉於漫無邊際的藍色中,辨不出身在何處,只明瞭心之所向。

午後,我與家人漫步於十裏銀灘。閃閃發亮的海沙是星辰漫步沙灘時留下的碎片,遊人或在沙灘上且行且笑,任由海浪滑過腳背,用細細的泡沫將腳印撫平,一切了無蹤跡,只需一路向前;或躺在葵葉搭成的草棚下,輕輕聽着海浪彈奏的樂曲,看着白雲間泄下的一米陽光,靜靜回望似水流年,心中唯餘淡淡甜意;也有勇者,坐上摩托艇,一頭扎入連綿不斷的波浪,時而躍上浪尖順勢而為,時而扎入海浪中心破浪前行,浮沉之間,細浪撲面,迷離間已忘卻人世悲歡。而我兩歲半的女兒則安靜地在沙灘邊,專注的用小鏟子和水桶,搭建着心中的城堡,臉上佈滿簡單和純粹的喜悦。

島上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博物館的立面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遠看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鷗,海洋文明和嶺南風貌相融相生,相得益彰。入館後,沿着揚帆、沉沒、探秘、出水、價值、遺珍、成果七大主題展區,沿着引導線,沉浸於聲光電影的展示中,不僅閲盡世界上發現的最大宋代沉船——“南海一號”的前世今生,也領略到千百年前中國商船揚帆起航、貨通四海的盛況,只感嘆昔日已去,盛世今朝。

博物館內一座巨大的“水晶宮”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是“南海一號”沉船遺骸的所在。“南海一號”在海陵島附近海域的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後,歲月的侵蝕、海水的浸泡、生物的擾動,讓他和船載的文物變得無比脆弱。直到2007年我國水下考古工作者率先採用沉箱整體打撈技術,讓“南海一號”沉船整體擺脱幽暗封閉的深海,水下考古工作者用里程碑式的創舉讓緣起宋代的美麗傳説永久的刻在海陵島上。一件件保存完好的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等宋代名窯的瓷器,一件件精美絕倫、帶有異域風情的金銀器……所展示的只是出土文物中的小部分,但他們身上印刻的符號,承載着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恢宏燦爛的歷史。

品味了銀灘的輕柔,絲路的厚重,自然得尋一處幽靜所在去安撫尚無着落的胃。靠海吃海,海陵島美食的主材無疑是海鮮,但它們的靈魂卻是“豆豉”所賦予的。燜、炒、煎、煮、炸……豆豉的適時加入瞬間將海鮮的美味激活,大海的味道在舌尖上無限拓展延伸、盤旋跳躍,海鮮的清甜和豆豉的濃郁交織糾纏,難捨難分卻又層次分明,入口品出滿滿的深情。面對海洋的饋贈和時光的珍藏,初時細細品味,稍後只顧大快朵頤,所有人都領悟到,放下矜持,才是對海陵島美食最大的尊重。

凡塵喧鬧,世事紛擾,每個人都需要有個適合的地方,來安放自己的靈魂。那麼,去海陵島吧!在銀灘上尋找一份寧靜,在絲路中尋找前行的方向,濃淡相宜,每一刻都是你的適意時光。

責任編輯:龔蓉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9 字。

轉載請註明: 濃淡相宜海陵島 - 楠木軒